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媒體評莫斯科事件
2002年10月28日法蘭克福匯報著重評價了俄羅斯領導層的表現,文章寫道:
「俄羅斯沒有屈服。普丁表示:這一事件充分表明,俄羅斯是不會屈服的。然而,儘管人們對數百名人質獲救感到欣慰,但是,麻醉氣體畢竟奪去了一百多名無辜平民的生命。
「而且,死亡人數仍然呈上升之勢。俄羅斯領導層的做法讓人痛心地感到,他們把國家利益置於公民的生命之上。在俄羅斯,一個人的生命毫無價值,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痛心的事實。」
世界報對俄羅斯領導層持較為肯定的態度,世界報寫道:
「普丁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他不採取強制手段,也許到頭來兩手空空,死者達800人之眾;採取強硬手段,也是拿人質的生命作賭注。普丁在強大的時間壓力下採取了行動,而且是正確的行動。
「儘管人質的死亡人數招致了批評,但是,對旁觀者來說,批評是廉價的。綁架者明確表示,他們是抱著有去無回的想法來到莫斯科的。在911事件後,我們必須估計到伊斯蘭恐怖分子的這一點,因此,普丁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
柏林的「日報」對俄羅斯總統的施政風格作了評價。文章寫道:
「對政治家普丁來說,強大是最為重要的。儘管車臣的戰爭以及他的整個安全政策明顯失敗了,但是,普丁和他的媒體專家顯然成功地維護了普丁作為一個強人的形象。但是,俄羅斯的安全防衛其實有名無實。莫斯科人質事件表明,恐怖分子可以在俄羅斯自由行動。如果普丁繼續按照暴力和反暴力的邏輯行動,那麼,恐怖分子下一次也許就佔領了克里姆林宮。」
圖林根匯報將目光投向車臣衝突。
「如果把車臣衝突交給俄羅斯政治家和極端分子兩方去處理的話,車臣衝突將不會有解決的辦法。只有通過一種途徑才能走出仇恨的困境,那就是,車臣必須繼續歸屬俄羅斯,同時也要加與國際社會的干預。不是由北約負責,而是由歐洲安全和合作組織負責。
「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護平民百姓,重新建立和平的生活。但是,這只是說到從外部給予保障和援助。這將引起俄羅斯和伊斯蘭方面的反對。西方也將受到壓力。但是,如果真正想對恐怖主義採取行動,那麼,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柏林日報也認為,解決車臣衝突的辦法不是車臣獨立。文章寫道:
「車臣戰爭再次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在莫斯科,人們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其中一個建議是讓車臣完全獨立。但是,這將帶來些什麼呢?我們將看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建立又一個基地。」
商報的文章寫道:
「車臣衝突是一個非常深刻的政治衝突,因此,如果人們願意,這個問題也應當可以通過政治途徑解決。這場人質危機向西方清楚地表明,西方犯下了很大的錯誤。
「在莫斯科方面加入反恐聯盟後,西方不再對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的行為加以指責。這是一個致命的訊號。希望普丁現在能夠傾聽一下人民的聲音。民意調查顯示,俄羅斯人民已經厭倦了戰爭。他們並不想採取報復行動。他們只是希望結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