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廠爆裁員潮 景氣難以逢春
從大眾、福特、奧迪到博世、蒂森克虜伯還有德意志銀行,多家知名德國大企業在過去幾個月裡相繼宣佈大規模裁員計劃。除了汽車製造業之外,其它多個重要產業也被陰影籠罩,經濟復甦難現生機。
大眾汽車計劃關閉德國三處工廠
大眾汽車的職工委員會2024年10月28日大眾總部沃爾夫斯堡(Wolfsburg)的一場員工訊息發布會上宣佈,大眾汽車董事會計劃關閉在德國10座工廠的至少三座,並裁員數千人,所有大眾員工要做好減薪的準備。大眾目前在德國有近12萬名員工,其中約一半在沃爾夫斯堡。今年9月,大眾資方單方面宣佈終止遵守了30多年的對員工的就業崗位保障,自2025年中期將不再排除因業務原因裁員的可能性。
福特宣佈在歐洲裁員14%
美國福特汽車日前宣佈將裁減14%的歐洲員工,理由是近年來電動車需求疲軟、歐洲政府對電動車轉型的支持力度不夠以及來自獲得補貼的中國對手的競爭。福特管理層計劃在2027年底前在德國裁減2900個崗位,其中幾乎全部位於科隆。目前,該公司在德國約有1.2萬個崗位。在2024年11月27日的員工大會上,工會代表向員工通報,部分生產領域可能會被外包或出售。
博世:全球裁員5500人
德國技術與服務公司博世(Bosch)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減少其汽車部門多達5500個工作崗位,其中約一半在德國。博世指出,全球汽車銷量停滯,汽車行業的工廠產能過剩與銷售前景不匹配,以及向電動化和軟體控制車輛的轉型比預期更慢。此外,博世還計劃通過縮減德國部分員工的每周工時來降低成本,這一決定將影響約1萬名員工。
蒂森克虜伯的裁員風暴
德國重工業巨頭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的鋼鐵部門計劃在未來幾年內裁減約1.1萬個崗位。目前其員工總數約為2.7萬人。根據公該司的聲明,到2030年將削減約5000個崗位,同時通過外包和業務出售減少6000個職位。其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將人員成本平均降低10%。行業工會IG Metall對此表示將「進行激烈反抗」。
舍弗勒集團削減數千個工作崗位
德國汽車零件供應商舍弗勒集團(Schaffler)在與緯湃科技(Vitesco)合並一個月後,宣佈將在歐洲裁減4700個工作崗位,其中德國將裁員2800人,相當於其全球員工總數的約3.1%。據該公司表示,此次裁員將涉及德國的10座工廠和歐洲其他5座工廠,其中兩處歐洲工廠將完全關閉。舍弗勒在合並後,全球雇員人數約12萬人。
采埃孚削減員工工時
汽車供應商采埃孚(ZF)2024年7月就已宣佈希望在未來四年內在德國裁員1.1萬至1.4萬人。目前該公司在德國的員工人數為5.4萬人。鑑於目前市場狀況,這家位於巴登符騰堡的企業已不得不在德國多個據點採取措施,10月便宣佈將縮減其施韋因富特廠(Schweinfurt)員工的工作時間。此舉旨在減少產能過剩的問題,同時避免裁員。
奧迪:在德國裁員7500人
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品牌奧迪2025年3月宣佈將在德國裁員7500人,理由是德國汽車業面臨「巨大挑戰」,面對著電動汽車需求放緩和來自中國日益激烈的競爭。此次裁員涉及奧迪在德國的行政和研發部門,不包括生產部門。預計至少到2029年底,裁員將通過自願離職和合同到期不續約的方式實現。
西門子:全球裁員6000,其中2850在德國
德國西門子集團3月18日發布公告,宣佈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6000餘人,其中德國本土裁員約2850人,以應對部分業務部門需求低迷挑戰,提升企業競爭力。此次裁員主要涉及數字化工業部門的自動化業務,該部門將在2027財年末前全球裁員約5600人。電動汽車充電部門也將在2025財年末前全球裁員約450人。
德意志銀行:削減2000個崗位
德國最大的銀行——德意志銀行首席執行官塞溫(Christian Sewing)3月19日在倫敦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在利潤下滑的背景下,德意志銀行計劃縮減支行業務,在相關部門裁員約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