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位於中西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簡稱德國。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德國人口約8,180萬,為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調查:消費者最信任德國品牌的電動車
根據咨詢公司BearingPoint進行的一項調查,德國車商被普遍認為生產的電動汽車品質最高,而這一認知不侷限於德國本土。
德國取代日本成為最大債權國 德國專家:未必是積極訊號
連續34年穩居最大債權國地位的日本,如今讓位於德國。日本財務省周二宣佈了這一消息。但德國經濟學家指出,這意味著德國自身的投資吸引力不足,並且國外資產也存在地緣政治風險,比如在中國。
德國總理:以色列對加薩襲擊無法正當化
面對加薩人道危機加劇,德國總理梅爾茨罕見強硬表態,批評以色列對加薩的攻擊已經難以用打擊哈馬斯作為正當理由。德國聯邦政府打算加大對以色列的政治壓力;也有社民黨議員主張停止供武給以色列,避免德國的裝備被用來擴大人道危機。
漢堡持刀傷人案:精神病患行兇 難民見義勇為
上周五,漢堡火車站發生持刀襲擊事件,造成至少18人受傷。當時,一名敘利亞難民上前幫助制服了作案者。
停電威脅中 戛納電影節順利落幕
雖然遭遇全城停電,第78屆戛納電影節仍然順利落幕,伊朗異議導演賈法‧帕納希憑借《那只是個意外》贏得金棕櫚獎。而中國電影,在本屆電影節上也有所斬獲。
哈佛不讓讀了?香港:歡迎來港繼續深造
在美政府宣佈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背景下,港府方面最新表示,香港歡迎這些受到美國招生政策影響的國際學生。德國也表示願成為學術「燈塔」。畢竟,無論是對於香港還是德國,這都是吸引學術人才的絕佳機會。
德國欲建成歐洲最強常規軍
德國總理梅爾茨宣佈,要在2031年前將聯邦國防軍打造成「歐洲最強的常規軍隊」。隨著德國國防預算可能躍升至GDP的5%,整個歐洲的軍備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調查:德國聯邦國防軍裡有多少極右翼分子?
一份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德國聯邦國防軍士兵中持有「持續的極右翼極端主義態度」的比例不到1%。但是,這份報告的可信度受到質疑。
德國在電池專利競賽中落後亞洲
德國專利局年度報告顯示,韓國、中國、日本在關鍵電池技術領域專利申請數大幅領先德國。
一周內第三起持刀傷人!漢堡火車站女嫌犯被捕
據警方稱,在漢堡中央火車站發生的襲擊事件中,有18人受傷,一些人傷勢嚴重。一名39歲德國籍的女性嫌犯被逮捕。這是一周內德國發生的第三起持刀傷人事件,此前兩起事件分別發生在德國西部城市的一家酒吧和柏林的一所小學。
德國在北約東翼部署裝甲旅 梅爾茨訪立陶宛
德國聯邦國防軍在立陶宛成立新的第45裝甲旅。總理梅爾茨前往維爾紐斯參加慶祝活動。
華盛頓槍殺案後 德國提高猶太社區安全警戒
華盛頓發生以色列外交官遇襲事件後,德國政治家呼籲政府採取更有力措施,應對反猶主義背景的暴力。
就任後首通電話 梅爾茨向習近平發出呼籲
新就任的德國總理梅爾茨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本周五通電話,他呼籲習近平支持西方為烏克蘭停火所做的努力。此外,梅爾茨和習近平均強調了兩國經濟關係的重要性。
德財長在G7:美關稅威脅大西洋兩岸就業與經濟
世界最富有的七個民主國家財政部長經過兩天的磋商後,得以放下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嚴重分歧,一致同意應對全球「經濟不平衡」——暗指中國的貿易措施。德國財長克林拜爾表示,與美國財長貝森特進行了良好的對話。
邊檢阻礙自由通行 居民狀告德國政府
為了減少移民非法入境,新上任的德國政府高調宣佈並開始實施更嚴格的邊境檢查。生活在德國與波蘭邊境城市的民眾對這一措施怎麼看?
德國主教會議呼籲為中國信徒祈禱
每年5月24日,天主教會在世界範圍內為中國的教會祈禱。今年,德國主教會議呼籲為「在壓迫中仍滿懷盼望的中國信徒」禱告,稱其「勇氣和創造力是值得欽佩的」。
德國經濟恐陷入三年停滯 歐盟委員會下調增長預期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上升、中美貿易緊張持續的大背景下,歐盟委員會最新發布的春季經濟預測顯示,德國經濟2025年將陷入零增長,連續第三年停滯不前。儘管國內消費和投資有所改善,但出口疲軟、對外依賴性高及國際環境動蕩仍嚴重拖累德國經濟的整體表現。
德國人年均工時在經合組織中排名倒數第三 僅高於法國比利時
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IW)最新發布的調查,德國勞動者2023年人均年均工作時間為1036小時,在經合組織國家中排倒數第三,僅比法國和比利時略高。該研究機構稱,在德國真正工作至法定退休年齡的人數偏少。
川普挥關稅大錘 德國車企惴惴不安
川普政府告別數十年貿易慣例,威脅加徵的高額關稅留下深深的印痕。德國車企目前只能觀望,並希望還有一點點轉機。
非法入境德國的移民數量銳減
德國警方數據顯示,過去兩年,非法入境德國的移民數量大幅下降。德國新政府一上任即呼籲加強邊境檢查,拒阻無證移民。
美國將放鬆制裁 敘利亞有望迎來投資潮
T川普宣布將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大馬士革一片歡呼。不過,制裁多快能夠解除呢?敘利亞經濟比戰前縮水了85%,百廢待興。新領導層面臨著重建國家的艱巨任務。
德國新總理:將堅決敦促中國為解決烏克蘭問題做出貢獻
德國新任總理梅爾茨於本周三首次在聯邦議院發表政府聲明,明確將繼續對烏克蘭的支持,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指責前任政府在移民問題上的失控,並強調與中國既是德國的制度性競爭對手,也是經濟領域重要合作夥伴。
能源價格居高 德國企業面臨「開工即虧本」
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正深陷衰退,尤其是能源密集型企業,在德國幾乎無法進行不虧本的生產。對德國新政府而言,改變現狀已是迫在眉睫。
德國、以色列建交60周年:加薩戰爭陰影下的慶祝
60年前,德國、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絕非理所當然:二戰結束才剛剛過去20年。如今,兩國紀念這一戰後關係的重啟,而加薩戰爭投下陰影。
德國首次在邊境拒絕避難申請者入境
自德國新任總理梅爾茨上台並加強邊境管控以來,僅兩天內已有19名申請避難者被拒絕入境。民調顯示,約三分之二的德國人支持實行永久邊境管制。
客座評論:白煙與鐘聲——良十四世的改革與挑戰
呂恆君
5月8日,美國籍樞機羅伯特‧普雷沃斯特被選為羅馬天主教會新任教宗,封號為良十四世。華裔德籍漢學家呂恆君從德國天主教會啟動的改革進程「共議之路」與《梵中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兩個敏感議題出發,分析良十四世即將面對的核心挑戰。
統計:德國人四分之一收入用於住房
在德國,住房正成為沉重的經濟負擔。最新統計顯示,德國人平均將近四分之一的收入用於住房相關開銷,遠高於歐盟平均水準。德國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批評,這一趨勢正加劇社會貧困,並呼籲實施全國租金上限與擴大公益住房比例。
太陽能產業方興未艾 德國總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
根據德國太陽能產業協會的數據,德國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已經突破1億千瓦,排名全球第四,位列中國、美國、印度之後。在全球範圍內,太陽能發電今後幾年也將維持兩位數增速。
德國憲保局將選擇黨認定為「極右」出於政治動機?
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近日將德國選擇黨認定為極右翼組織,此舉引發熱議。德國選擇黨指責這一決定出於政治動機,旨在「打壓並排斥反對派。」 評估報告保密的做法也引發了批評,面對質疑,憲法保衛局如何回應?
103歲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弗裡德蘭德逝世
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瑪格特‧弗裡德蘭德(Margot Friedländer)於5月9日逝世,享嵩壽103歲。
德國新總理與英、法、波領導人共赴烏克蘭
剛剛上任的德國新總理默爾茨,在到訪法國、波蘭、歐盟總部後,又與其他歐洲國家領導人一同前往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晤,表示要加大援烏力度、並要求俄羅斯盡快同意停火。
憲法保衛局就德國選擇黨再發聲
在法院裁決之前,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將不再公開將德國選擇黨(AfD)稱為「極右翼勢力」。AfD主席魏德爾將此稱為選擇黨及民主的一項初步勝利。
德國總統:反對俄羅斯的歷史謊言
在紀念歐洲二戰結束80周年的講話中,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批評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散佈「歷史謊言」;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強調烏克蘭在解放歐洲擺脫納粹統治中的作用。
北溪2號破產清算在即 美方或成接盤者?
北溪2號即將在5月9日迎來裁定破產的最後期限,德國政府仍遲遲未提出阻止其破產的方案。與此同時,一位與川普政府關係密切的美商被曝有意接手北溪2號,引發對其控制權可能落入美國之手、甚至淪為美俄歐地緣政治棋子的擔憂。
長平觀察:戰敗日與解放日,打江山與坐江山
長平
八十年前的今天(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並獲得解放。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分析了中共的相關宣傳話術。
1945年5月8日:二戰後德國的零時刻
從1939年秋到1945年5月8日,六年的殺害、毀壞、驅逐與飢饉,終於在歐洲戰場上宣告終結。德國戰敗。此後,德國走過一條從分裂到統一的道路。
從廢墟到重建:二戰中德國被毀城市的今昔
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了六年,戰爭結束時,德國許多城市化為廢墟。比如,在科隆,95%的老城區被摧毀,科隆大教堂則奇跡般地幾乎完好無損。而在德勒斯登,著名的聖母教堂只剩一片廢墟。
德國新總理梅爾茨:從政壇失意者到保守派領軍人物
在首輪投票中梅爾茨未能得到議院的多數確認,第二輪投票後才如願當選德國總理。正如他的政治生涯,貼蕩起伏充滿變數,從梅克爾時代的失意政客到2022年成功奪回黨主席之位。如今在全球動蕩的大環境下,他能否率領德國擺脫衰退、重返穩定與繁榮的軌道?
首輪破天荒 次輪終過關:梅爾茨當選德國總理
在首輪投票史無前例的未能確認執政聯盟推舉的總理人選後,德國聯邦議院於當天下午緊急修改議事規則,立即舉行第二輪投票。基民盟主席梅爾茨成功獲得總理所需多數票,當選為德國第十任聯邦總理。
議會二度投票 梅爾茨終驚險當選德國總理
5月5日,在經歷了上午的首輪投票失敗之後,69歲的保守派政治人物梅爾茨終於在下午的第二輪聯邦議會投票中正式當選為德國總理,接替當了3年半總理的肖爾茨。
客座評論:習近平五四的「囑托「能解決中國的問題嗎?
張俊華
面對著地區差別,城鄉的不平等,青年失業率的攀高,中國需要一個果斷和全面的制度改革,從而改變落後地區的醫療、退休金和教育資源的分配。但習近平似乎還是停留在毛澤東那種的思想動員水準上。這必然導致上述的問題無法得到根本的解決。
戰後德國首次:梅爾茨在總理選舉首輪投票中落選
基民盟主席梅爾茨在第一輪投票中未能獲得所需多數票,未能當選德國聯邦總理。這是聯邦德國歷史上首次有總理候選人在聯合政府談判成功後未能在議會中贏得足夠多信任票。綠黨議員警告「不要幸災樂禍」,選擇黨稱「這對德國來說是美好的一天」。
二戰終戰80周年:1945年5月8日 戰後德國零時刻
從1939年秋到1945年5月8日,六年的殺害、毀壞、驅逐與飢饉,終於在歐洲戰場上宣告終結。德國戰敗。此後,德國走過一條從分裂到統一的道路。
德語媒體:比亞迪的成功秘訣
媒體看中國
上周結束的上海車展仍是德語媒體的熱議話題。《南德意志報》評論稱,德國汽車工業要想奪回霸主地位,新一屆政府必須出台提振措施,以鼓勵技術創新和改善市場環境。《世界報》長篇報導,介紹了中國電動車企業比亞迪成功背後的秘密。
德國新內閣出爐:誰和中國有過交集?
繼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之後,社民黨本周一也公佈了其部長人選名單。將來領導德國的除了候任總理梅爾茨之外還有哪些人?哪些部長與中國打過交道?哪個部長的仕途堪稱勵志故事?
拜仁慕尼黑如何重奪德甲冠軍
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第34次捧起德甲冠軍獎杯——在上賽季痛失冠軍之後。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有哪些?誰是這一賽季的功臣?
德國48%受訪公民支持取締AfD
在負責國內事務的德國情報機構上周五(5月2日)正式將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定性為「右翼極端主義組織」後,最新民調顯示,近一半的德國受訪公民表示支持取締該黨。
資源再透支 德國又雙叒叕要寅吃卯糧
今年剛過三分之一,德國已經耗盡年度自然資源額度。這已經是德國連續多年在5月初就進入了「透支模式」。
德國另類選擇黨被定為極右翼 美國務卿怒斥「暴政」
德國憲法保衛局將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列為極端組織,隨即遭到來自大西洋彼岸的強烈批評。德國外交部也迅速對美國國務卿的指責作出回應。
德國為何跌出新聞自由度排行榜前10?
在無國界記者組織最新發布的新聞自由度排行榜上,德國名列第11位,跌出前十名,屬於「狀況尚可」之列,而非「優良」。共有7個國家躋身優良之列,依次為挪威、愛沙尼亞、荷蘭、瑞典、芬蘭、丹麥和愛爾蘭。
上一頁
第4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