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位於中西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簡稱德國。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德國人口約8,180萬,為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創新高 車廠人權隱憂仍受關注
儘管德國政府呼籲企業減少對中國的投資,但從數據看來,德企對華投資仍在去年創下新高。不過專家發現,許多中小企業正尋求減少與中國的生意往來,甚至徹底退出中國市場;與此同時,德國車企再傳使用新疆強迫勞動,也讓德企在華業務的人權隱憂,再度浮上檯面。
德語媒體:中國是萬惡之源嗎?
巴斯夫撤出新疆後,德國大眾面臨巨大壓力。《萊茵郵報》明確提出,任何德國企業都不應該以任何形勢參與侵犯人權甚至從中獲利。《經濟周刊》則指出,中國必須在兩年內解決好經濟結構性問題,否則全球經濟都將跌入衰退的深淵。
拜登批川普涉北約言論可恥 德軍費增加創紀錄
拜登周二批評川普上周「鼓勵」俄羅斯入侵北約成員的表態是可恥、危險的。北約則在今天宣佈,2024年將有三分之二成員國達到國防開支佔GDP的2%的目標,其中也包括近期大幅增加軍費的德國。
中國險些被美國摘走"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頭銜
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仍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對美國的領先優勢僅剩下區區7億歐元。德國工商會預計,至遲到2025年,美國就會取代中國的地位。"德國製造"最受歡迎的出口產品仍是汽車及零件。
德國狂歡節遊行 德式創意諷刺政客時事
德國科隆等西部城市每年狂歡節的重頭戲:玫瑰星期一花車大遊行盛大登場。今年的花車主題也多與新聞時事相關。許多參與者借此機會,以創意大肆諷刺政治家和各國領導人。
德國人如何找對象?
不少人好奇德國人都是怎麼找對象和談戀愛? 德國情侶們最重視什麼? 第一次約會誰買單? 讓我們跟著德國人米歇爾,看看他怎麼跟心儀對象約會。
歐元流通逾20年 德國人仍囤積上百億馬克
許多人還收藏著德國馬克捨不得換新鈔。根據統計,目前還有120多億馬克未被兌換成歐元。你手上也有德國馬克嗎?
德語媒體:德國政府對華立場有改變嗎?
德國總理肖爾茨將於4月中訪華,有消息稱,經濟部長哈貝克也考慮六七月份訪華。這些跡像是否顯示,德國政府對華立場有所變化?中國歡慶龍年,然而經濟形勢卻難以用龍騰虎躍來形容。
德國政界呼籲大眾傚法巴斯夫撤出新疆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上周宣佈撤出中國新疆的決定後,德國聯合政府的執政黨派人士對此表示歡迎,並呼籲大眾汽車也採取同樣的步驟。
德國人初婚年齡創記錄
德國人首次結婚時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高,大有一結婚就成"老夫老妻"的勢頭。與此同時,德國統計署發布的數據還顯示,過去20年離婚率總體一直在下降,婚姻存續時間則在延長。
德媒調查中國電商如何偷逃關稅
中國電商平台如Temu、Schein和AliExpress大部分商品免關稅運往歐洲。每年的包裹數量多達十億件。西南德意志電台(SWR)調查顯示,一些電商利用歐洲的關稅和稅收漏洞。
聯合國北韓報告:武器出口、駭客與奢侈品
一份聯合國專家機密報告顯示,北韓去年大幅擴大進口,其中包括被禁運的奢侈品,如德國汽車。此外,該報告也包含北韓向莫斯科運送武器的線索,顯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正在擴大與俄羅斯領導人普丁的新聯盟。
擔心人權問題 巴斯夫撤出新疆合資股份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集團2月9日宣佈,將從位於新疆的兩家合資企業中撤出股份。此前,巴斯夫在新疆的當地合資夥伴遭到人權組織的指控,其員工被疑直接參與打壓少數民族的行動。長年關注新疆議題的鄭國恩、包瑞翰等人呼籲,德國大眾也必須撤出新疆。
美國或將超車中國 成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由於中對德、德對中出口皆減少,再加上德國對美出口持續增加,美國可能在2025年超車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不過,美國會是比中國更可靠的夥伴嗎?
德媒:德國總理肖爾茨4月將訪問中國
據《法蘭克福匯報》報導,德國總理肖爾茨將於4月15日-16日率領一個德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中國。這將是德國政府出台中國戰略,強調中國同時為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後,德國總理首次訪問中國。
德國外貿疲軟引擔憂 經合組織下調歐元區經濟預測
德國去年出口下降1.4%,進口下降9.7%。根據經合組織最新預測,世界經濟今年將增長2.9%,美國經濟增長2.1%,但歐元區增長率只有0.6%。
反對右翼極端主義 柏林周末15萬人大遊行
約15萬人本周六聚集在柏林,參與反對右翼極端主義的「我們是防火牆」遊行,這是自今年1月中旬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反右翼示威。在弗萊堡、德勒斯登和紐倫堡等城市也有數萬人參與同一系列的抗議活動。
德國出國留學人數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德國出國留學的人數曾一度下滑。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留學人數已經基本同疫情前2019年持平。
人工荒? AI上!
人員短缺導致許多公司更加依賴自動化作業。歐洲最大的本土線上零售商——總部位於漢堡的Otto集團,現在正與更多美國人工智慧公司合作。
股市暴跌遭民憤 官媒贊歌引譏諷
中國股市慘跌引發市場哀嚎之際,《人民日報》文章《「整個國家都洋溢著樂觀向上的氛圍」》引爆網路。被採訪的德國人是誰?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緣何成「股民哭牆」?
外國專業人才:種族主義是德國日常
從國外來到德國的技術專業人才希望獲得什麼?他們在德國的經歷如何?經合組織一項針對3萬人的調查給出了答案。
艱難達成:德國聯邦議會通過財政預算
經過數周延遲,德國聯邦議會終於通過了2024年度的財政預算。為了填補一項經費缺口,改採取的節約措施中包括逐步取消農業柴油補貼。不久前,這曾引發農民抗議浪潮。
德國進入「罷工季」?
最近,德國火車司機多次舉行罷工。本周,德國還將上演機場安檢人員的大罷工和短程公共運輸系統的大罷工。
德國全國公共交通行業罷工一天
德國的罷工浪潮風起雲湧:繼火車司機、機場安檢人員之後,本周五,數十個德國城鎮的公共交通業員工也宣佈罷工。此次罷工行動,令那些依賴公共運輸的上班族和學生叫苦不迭。
德國開始每周4天制試點項目
工時更短,薪水更多,效率更高。從今年2月起,德國45家企業開始嘗試一周4天工作制,該項目半年後進行評估。
安保人員罷工 德國11個機場周四基本癱瘓
德國11個機場的安保人員本周四罷工一天。據機場協會ADV稱,超過1100個航班可能取消或延誤。
德國經銷商柏林開設比亞迪門市
德國經銷商Sternauto在柏林新開設專賣店,展示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在德國銷售的五款車型,這是比亞迪迅速進軍歐洲競爭對手地盤的最新跡象。
IMF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3.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周二將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3.1%,中國經濟今年有望實現4.6%的增長,歐洲則陰雲不散,德國更是墊底。
德國經濟正處於衰退邊緣
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德國GDP環比下降0.3%。經濟研究所Ifo預測,今年第一季度可能再度下滑0.2%。德國多家經濟聯合會共同要求聯邦政府必須採取措施促進經濟復甦。
客座評論:「馴服利維坦」與馬英九的「海棠血淚」
華裔德籍漢學家呂恆君認為,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在大選前的訪談中就兩岸關係「必須相信習近平」的論斷,是對蔣經國政治遺產的忠實繼承,其中不乏充滿悲憫與希冀的深厚人性。如何回應中國大陸,好比文明世界如何馴服極權主義這頭「利維坦巨獸」。
德國人眼中的鐵木(Temu)
近日,中國電商拼多多的海外版「鐵木」(Temu)宣佈將對美國和歐洲的賣家開放。在德國,該消息再次引起各方對這一網購平台的強烈關注。鐵木在德國擴張迅速,但德國工商大會、消費者保護中心等則對在該平台購物發出警告。
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今起停產兩周
由於紅海衝突擾亂航運,造成特斯拉德國生產供應鏈出現缺口。從今天起,位於柏林附近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停產兩周。
澤倫斯基:若美停止對烏援助 望德能加大作為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近日在接受德國一檔時事訪談節目採訪時表示,他不會要求德國總理將目前生活在德國但符合烏克蘭徵兵標準的烏克蘭人遣返回國,但他希望德國能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他還希望德國在援助烏克蘭的問題上能加大作為。
德國暫停資助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
繼美國等國之後,德國也在本周末宣佈暫停向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與工程處提供資金。此前,以色列指控該機構12名員工參與了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發動的襲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8日宣佈解僱其中9人,同時呼籲出資國應保證該機構能繼續運作。
惜字如金的德國總理肖爾茨
在面對極右翼勢力時,德國總理肖爾茨明確表態反對。但是在許多其他議題上,他卻過度沉默。不少分析人士認為,肖爾茨總理溝通欠佳,執政聯盟內部爭吵不斷。事實上,肖爾茨總理的民意支持度已經屢探新低。
事實核查:如何計算示威遊行的參加者人數?
連日來,德國各地都爆發了反對右翼極端主義和德國選擇黨的示威活動,但具體有多少人參與存在爭議。 如何才能知道示威者人數呢?
德語媒體:中國經濟讓德國面臨大麻煩
《德國編輯部網路》擔心,早在幾十年前就力推電動車轉型的中國汽車產業,很快就會讓德國老牌車企難以招架。《世界報》則警告,隨著中國經濟下挫,享受了幾十年「中國崛起紅利」的德國經濟也將迎來艱難歲月。
德最大貿易夥伴地位不保?中國或讓位給美國
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然而,由於中國經濟的不景氣、德企採取新策略等多個因素,2024年,中國可能將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的地位讓給其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國。
猶太大屠殺國際紀念日的由來
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在波蘭的奧斯維辛解放了一個納粹關押猶太人等群體的集中營。如今,許多國家都將這個日子定為猶太大屠殺紀念日。
歷史永遠不要重演: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場所
1月27日是緬懷大屠殺受難者國際紀念日。1945年的這一天,蘇聯軍隊解放了奧斯維辛納粹死亡集中營。2005年11月,聯合國大會指定1月27日為緬懷大屠殺遇難者的國際紀念日。
德語媒體:中國引領汽車革命
汽車工業已經經歷過兩次重大變革:福特引入的流水線技術使汽車走進了千家萬戶,而豐田開啟的"即時生產模式"大幅提升了車輛生產效率和品質。那麼,電池驅動和人工智慧是否會給汽車工業帶來一場新的革命呢?
德國出口商情緒低落
對於德國出口行業來說,開年的局勢並不樂觀。他們對今後幾個月業務走勢的期待值仍在繼續下滑。德國產品的兩大買家,美國和中國經濟形勢欠佳,是德國出口業務不景氣的主要原因。
德語媒體:多數德國企業不打算離開中國
儘管同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不斷加劇,地緣政治的風險與日俱增,但最新一項民調顯示,大多數德國企業並不願意從中國撤出。
非政府組織:德國旅行社在新疆人權問題上助紂為虐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正在討論中國的人權狀況。除香港民主運動遭到殘暴打壓之外,非政府組織還對一些歐洲旅行社提供新疆旅行項目的做法提出了批評。
川普上台將考驗歐美關係 德國、歐洲做好準備了嗎?
美國大選出現川普与拜登對決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歐洲正未雨綢繆,為川普上台做準備。
中國的創新能力讓在華德企承受壓力
八成以上的在華德企承認中國目前的經濟表現呈下降趨勢,但64%認為是暫時的,1-3年內將會反彈。一半受訪德企認為,中國企業將在5年內成為行業領頭羊。九成在華德企沒有撤離計劃。
為什麼會有罷工?
罷工已成為德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為什麼就算罷工期間沒有薪水,員工仍願意參與?哪個國家是世界罷工冠軍?
火車司機又大罷工! 德國鐵路運輸全面癱瘓
因勞資談判破裂,周三開始,德國火車司機開始為期六天的罷工行動。專家警告稱,此次罷工行動將給德國經濟帶來嚴重的衝擊。
德國憲法法院:取消極右翼祖國黨政府津貼
德國憲法法院裁定,極右翼政黨祖國黨(前國家民主黨)不應獲得政府津貼。這一裁決可能會影響對極右翼政黨選項黨(AfD)的合憲爭議。
德國汽車工業的一線希望?
德國在電動車領域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製造商, 一些德國汽車品牌現在正在採用一種與汽車生產毫不相關的新策略,這能帶領它們度過轉型危機嗎?
上一頁
第22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