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位於中西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簡稱德國。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德國人口約8,180萬,為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防長: "個人操作不當"導致電話會議遭竊聽
德國空軍高層有關金牛座導彈的一次內部電話會議遭俄羅斯竊聽的事件曝光後,德國國防部長表示,德國軍隊的通訊系統是安全的,此次竊聽事件純屬"個人操作不當"而引發。
德國女議員比例全球排名下跌 中國排第幾?
德國聯邦議院中,女性議員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但在最新的國際排名中卻滑落至第47位。中國則以略高於四分之一的人大女性代表的比例排名第89,接近全球各國的平均值。位於榜首的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一個非洲國家。
委內瑞拉總統指責DW是 「納粹」媒體
在德國之聲發表了關於委內瑞拉腐敗問題的報導之後,委內瑞拉兩家主要有線電視營運商停播了德國之聲的節目。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指責德國之聲參與了反對其政府的「媒體運動」。
在慕尼黑高唱法西斯歌曲 拉齊奧球迷被捕
歐冠聯賽一場賽事前夜,部分羅馬拉齊奧球迷在慕尼黑著名的皇家啤酒屋聚會,並高唱法西斯歌曲及行"納粹軍禮"。這在德國是被禁止的。警方逮捕了一名18歲男子。
德國開年來罷工密集是為何?
一段時間來,德國交通領域的罷工接連不斷,涉及鐵路、航空、短程客運等領域,給公眾出行帶來很大不便。罷工如此密集,原因何在?關於罷工,德國有哪些法規?德國政府為何置身事外?
德國特斯拉工廠又出事!極端分子縱火致停產
本周二,布蘭登堡部分地區因輸電設施著火造成停電,事發地附近的特斯拉工廠已經宣佈停產。目前,已有左翼極端分子聲稱實施縱火。一段時間以來,特斯拉的擴建計劃招致了環保人士和當地居民的反對。
"竊聽門"繼續發酵 德防長呼籲各方保持鎮靜
德國軍方就是否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導彈的內部討論遭俄羅斯情報部門竊聽的事件曝光之後,德國國防部長呼籲各方保持鎮定,不要中了克里姆林宮的離間計。
在德國行醫的外國醫生數量創下歷史紀錄
過去10年間,在德國行醫的外國醫生數量翻了一番。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德國國內醫生數量嚴重不足。但德國醫學協會的人員認為,「外國同事的德語水準不足,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大問題」。
德國警方大規模搜捕前「紅軍旅」成員未果
本周日,德國警方出動大量警力在柏林搜捕前左翼恐怖組織「紅軍旅」的兩名仍然在逃的成員。雖然在搜捕行動中有數名男子被捕,但是經核對身份發現他們都不是被通緝的前「紅軍旅」成員。上周一名女性成員被捕,在此之前她已經被通緝30多年。
德國防部承認遭俄竊聽 肖爾茨總理備受質疑
德國聯邦國防部昨天承認了空軍內部對烏克蘭供應「金牛座」巡航導彈的機密談話遭到了竊聽。俄羅斯媒體公開的竊聽內容顯示,德國空軍認為提供「金牛座」並不需要德國士兵入境烏克蘭。這明顯與肖爾茨總理此前的說法不符。
擺脫對華依賴 德國電池回收商出奇招
在生產汽車電池方面,歐盟高度依賴來自中國的原材料,這也是歐盟實現能源轉型的一個重大軟肋。而要改變這一現狀,對廢舊電池加以回收利用應該是唯一的選擇。
事實核查:膳食補充劑是一場營養騙局嗎?
維生素D、鐵、Omega-3(脂肪酸):膳食補充劑市場如今蓬勃發展,並在社群網站上被廣泛宣傳。然而,膳食補充劑領域幾乎不受監控——並且其承諾的保健效果往往不實。
研究:德國乃至全球公司破產數量將大幅增加
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怡(Allianz Trade)公佈的一份最新的破產研究報告顯示,預計今年德國乃至全球的公司破產數量可能會大幅增加。
軍隊高層通訊疑遭俄竊聽 德國開展調查
俄羅斯是否監聽了德國軍隊高層內部關於或在烏克蘭部署「金牛座」導彈的對話?德國正在進行調查。事件令德國政界人士震驚,綠黨籍議員諾茨指出,問題的關鍵是,這是一次性事件還是結構性的安全問題。也有政治人士認為,俄此舉有特殊意圖。
德意志銀行擬向中國房企世茂提清算訴訟
路透社報導稱,德意志銀行準備在香港向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世茂集團提出清算訴訟。2022年,世茂未能償還到期的10億美元債券,價值117億美元的外債被視為違約。
周五大停擺:德國公共運輸罷工與氣候運動聯手
Verdi工會組織的公共交通罷工與「未來星期五」氣候運動聯手行動,在德國全國範圍內舉行抗議活動。公共交通服務周五(3月1日)基本停擺,許多地方將持續罷工到周六凌晨。
為何德國經濟疲軟,股市卻連創新高?
德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達克斯指數卻連續創下歷史新高。專家指出,達克斯指數跟德國經濟表現關係不大,甚至具有反相關性——正是經濟持續疲軟造就了歷史性的大牛市。
德語媒體:西線靜悄悄-為何許多西方企業不再向中國投資
一名在中國生產30年的德國中型企業主說,如今"整個氛圍不對了"。一方面,投資條件鮮有改善;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形勢堪憂。不過,也有大企業經理人認為,他們比中國問題專家更聰明。
德語媒體:對Temu和Shein說不
Temu、Shein和阿裡快遞等來自中國的電商正在歐美快速擴張。上述企業瘋狂的促銷戰略,令歐美本土企業叫苦不迭。有鑑於此,要求德國政府出台措施制止不公平競爭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德國軍艦被指誤擊美國無人機 所幸沒打中
據報導,一艘德國軍艦在紅海差點擊落一架美軍無人機,所幸由於「技術缺陷」,兩枚導彈未能擊中目標,而是墜入海中。軍方官員認為,參與葉門周邊地區各種任務的盟國之間的協調「需要改進」。
政府領導人漲薪 德國人怎麼看?
與經濟界的高管相比,德國政府領導人的薪水收入不算很高。不過聽說政府官員馬上要漲薪水,不少德國民眾還是表達了不滿。背景是德國正遇財政預算困境,公共支出捉襟見肘。
歐盟避難申請個案增加20%
去年,在歐盟、瑞士和挪威境內提出的避難申請總數再度超過百萬,對比前一年漲幅明顯。大多數的避難申請者來自敘利亞和阿富汗。而避難的主要目的地則是德國。
解碼中國:經濟下行陰影下的兩會
在中國經濟疲軟壓力下,中國總理李強將在全國人大上面臨嚴峻問題。但他表現出樂觀態度。而德國也希望繼續從中國市場獲益。
「雇傭駭客」、公安部、境外華人——德國專家談安洵事件
柏林墨卡托中國中心專家赫買迪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安洵公司洩密文件很好地呈現出中國的確有了一個新的「工業領域」--雇傭駭客。
中國遊客欲參觀德國軍用運輸機遭拒引風波
中國多個航空博主在微博上指責德國軍人和空中巴士公司工作人員在新加坡航展上禁止中國國籍遊客進入空中巴士A400M運輸機內參觀。空中巴士迅速發表聲明回應「及時改進了參觀流程,確保該架飛機面向所有到場觀眾開放」。
德語媒體:"東方明珠"風光不再
曾經何時,香港因其自由和寬松的氛圍被譽為"東方之珠"。然而,現如今,隨著反對派鋃鐺入獄,社會精英遠走他鄉,自由和寬松正在被蕭條和肅殺的氛圍所取代。
安永:中國企業在歐洲收購持續下降
十年前,歐洲曾出現本國產業被中國企業搶購的擔憂。然而,大舉收購的情況並未發生 — 部分原因是出於政治上的不信任。
DW記者現場直擊比亞迪電動車登陸歐洲
比亞迪的BYD Explorer No.1將5000輛電動汽車運抵歐洲布萊梅(Bremen),港口CEO說,以前出口量佔8成,進口2成,現在兩個數字接近平衡。中國汽車有政府的權力和資金支持,低價引進歐美市場後,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中國或將延遲退休 男女退休年齡均調至65歲
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今年可能會在「兩會」期間公佈調整退休年齡的政策。65歲可能是調整後的最終結果,且男女會趨於同齡。社群網站上很多中國網友對這一可能出現的政策變動表示不滿。有網友表示,「一邊瘋狂裁員一邊延遲退休,很是魔幻」。
為何德國的烏克蘭難民 只有少數人在工作?
為了躲避戰爭,超過一百萬烏克蘭人逃到了德國。他們中只有很少的人在工作。這是因為他們可以依靠德國較好的社會福利生活?還是另有原因?
暖冬裡的歐洲滑雪場
今年冬季,歐洲大多數地區降雪極少,這種天氣令大多數滑雪場叫苦不迭。大多數雪道都已經關閉,只有少數幾家依靠人造雪勉強維持。
德國經濟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在長達數十年裡,德國都被視為歐洲的模範國家、歐洲經濟的引擎。如今,德國仍然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但卻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德國是否像一些新聞頭條所宣稱的那樣,再次成為了「歐洲病夫」?
恢復義務兵役制?德國各方意見不一
德國聯邦國防軍正在努力增加兵力,以應對俄羅斯的威脅。在是否恢復義務兵役制以及如何恢復的問題上,各方意見不一。哪一種徵兵模式更適合德國呢?
難敵中國價格競爭 歐洲最大光伏組件廠關門
瑞士太陽能光伏組件生產商Meyer Burger宣佈,將關閉在德國東部的生產廠。面對中國競爭對手無法比擬的價格優勢和德國政府扶持光伏產業的政策遲遲難以出台,這家公司計劃將產能遷往美國。
還是德國製造好?德領先機器人公司撤出中國
據德國《商報》獨家報導,擁有領先技術的德國機器人初創企業Neura Robotics將不再繼續在中國製造機器人,而把生產遷回德國。
德國政府下調2024年經濟預測 尋找新戰略
德國政府將2024年經濟增長預測從先前的1.3%降低為區區0.2%。全球需求疲軟、地緣政治不安定和通膨抑制消費影響了德國經濟從衰退中復甦的預期。不過,德國經濟展望中也有積極的一面。
客座評論: 中國人應學著像德國人一樣消費
中國經濟學家沈凌認為,中國人應學著像德國人一樣消費,像美國人一樣投資。他指出,中國經濟想要內循環再平衡,一個重要的手段應該是大力發展服務業,促進人們消費。讓高強度的996降下來,回到八小時工作制的原有軌道。
研究:烏克蘭戰爭讓德國經濟損失數千億歐元
烏克蘭戰爭持續至今即將滿兩周年。經濟學家的研究表明,這場戰爭給德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歐元。
市民公投說不,特斯拉德國工廠擴建遇阻
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所在地方的居民在一次公民問卷調查中,以壓倒多數反對特斯拉的大規模擴建計劃。特斯拉在德國擴大產能的前景被打上了一個問號。
德國聯邦議院委員會:阿富汗使命「戰略失敗」
在2001年9‧11事件後,德國在近20年的時間裡累計派出9.3萬名德國士兵參加了阿富汗使命。如今,德國聯邦議院設立的一個研究委員會發表的中期報告評估認為,多國進行的這項成本最高、犧牲最多的危機行動最終以「戰略失敗」告終。
納瓦爾尼之死:德國主張對俄進一步制裁
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爾尼上周突然死於獄中,引發國際社會的震動。德國表示將推動歐盟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德國外交部還召見了俄羅斯大使表達抗議。
歐盟批准紅海海軍使命 德國預計派遣黑森艦
歐盟外長批准向紅海派出軍艦以及空中預警系統,為商船保駕護航,防止受到葉門胡塞武裝的攻擊。參加使命的德國海軍上將卡克表示,這是"數十年來德國海軍最嚴峻的使命"。
歐盟難題:就業率創新高,不干全職成潮流
中國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歐洲發達國家的企業找不到工人——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不喜歡全職工作,而是將更多的時間用來享受生活。不用全職工作他們的收入也足以養家餬口。政府和企業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全職工作更有吸引力呢?
德國人都怎麼渡假?
德國人渡假都喜歡做什麼? 是悠哉躺在沙灘上曬太陽,還是天沒亮就起床跑行程? 德國人真的會穿襪子配涼鞋嗎? 讓我們跟著平凡的德國人米歇爾一起瞭解德國文化。
建築商破產了,購房者該怎麼辦?
貸款利息上揚、建築成本飆升:在德國各地,已經有大量建築商宣佈破產。對於購買者來說,運氣好些的或許還能得到一套毛坯房,運氣差的恐怕就難免傾家蕩產了。當然也有最終圓了新房夢的幸運者。
德語媒體:德國願為新疆人權付出多大代價?
圍繞德國大眾是否應撤出新疆,德語報刊繼續展開激辯。《人民之聲報》認為,德國正面臨艱難抉擇:要麼為了人權事業而大幅犧牲經濟福祉,要麼就繼續依靠專制政權。《南德意志報》則指出,德國企業現在撤出新疆並不太會遭到北京的嚴厲懲罰。
澤倫斯基訪問柏林 德烏簽署安全協議
本周五,德國總理肖爾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簽署了一份安全協議,柏林承諾提供安全協助以及長期的支援。同一天,澤倫斯基還計劃與法國總統馬克宏簽署一份安全協議。
德國車企大陸集團宣佈裁員7150人
德國汽車供應商大陸集團宣佈,計劃2025年前在全球範圍內裁員7150人。德國政府準備在下周發布的報告中將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僅為0.2%。
日本名義GDP跌至第四 德國成第三大經濟體
儘管2023年全年經濟增長率達1.9%,日本的名義GDP仍低於德國,從而讓出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但德國經濟並不景氣,去年下降了0.3%。
德國汽車製造商落後了嗎?
德國作為汽車大國屹立不搖數十年,但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大眾、賓士、寶馬等汽車大廠似乎正被其他國家的競爭者超越。德國的汽車製造商是否已經大幅落後外國競爭對手?
上一頁
第21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