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位於中西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簡稱德國。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德國人口約8,180萬,為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入籍人數創2000年以來新高
2023 年,來自157個國家的超過20萬人獲得了德國公民身份,創下新世紀以來的最高紀錄。從2024年6月起,成為德國公民將變得更加容易。
烏克蘭與西班牙簽署11億歐元國防協議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訪問馬德里期間與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簽署國防協議,西班牙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價值11億歐元的國防援助。德國表示將向烏克蘭增撥6000萬歐元的援助。
「外國人滾出去」:敘爾特派對影片震驚德國
上周末,一段派對影片在德國社群網站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歡渡假日的男女青年跳舞時高唱排外口號,周圍的看客卻視若無睹。
德國前軍官因向俄羅斯間提供情報獲罪
杜塞道夫一家法院判處一名前德國軍官三年半監禁,罪名是向俄羅斯使領館洩露與德國彈藥系統和飛機技術有關的文件。
G7:德財長稱援烏資金尚須討論細節 警告對華貿易戰
七國集團財長商討如何使用凍結俄羅斯央行資金利息為烏克蘭提供支持。與此同時,G7財長也尋求對中國的產能過剩作出一致回應。
德國政治動機犯罪數量達新高
2023年,德國有政治動機的犯罪案件達到新高。引人注意的是,中東局勢導致反猶主義事件的增加;對政界人士的暴力攻擊增加。
揭秘蟑螂:德國小蠊如何征服世界
長相令人惡心但卻生命力頑強:德國小蠊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蟑螂。一項研究揭示了它的起源,並重建了其在全球傳播擴張的路線。
若國際法庭下達逮捕令 德國將逮捕納坦雅胡?
支持以色列是柏林的一項重要國策,但德國同時也是國際法堅定的支持者。在國際刑事法院申請以戰爭罪等通緝以色列總理後,德國政府陷入兩難窘境。
德國基本法,生日快樂!
1949年誕生於納粹和戰爭的廢墟之上,德國基本法起初被西德設定為一種過渡憲法。直至今天,在德國人眼裡,這部憲法最受信任。
從臨時變為永久:德國《基本法》75歲了
德國的憲法《基本法》於1949 年通過並生效,75年間,它經歷了七十多次修改。原本只適用於西部,德國統一後,《基本法》的適用範圍擴大至東部,從而確立了其永久性地位。
昔日仇敵 今日盟友
德國與法國曾經是死敵,二戰後,兩國化干戈為玉帛,共同成為了歐洲穩定的基石。
挪威、西班牙、愛爾蘭宣佈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歐洲國家挪威、西班牙和愛爾蘭宣佈將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在此之前,瑞典是唯一這樣做的西歐國家。
德國執政黨議員:台灣已是獨立民主國家
儘管#德國官方自1972年起就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是此次隨德國聯邦議會代表團前往#台灣觀看總統就職典禮的執政黨議員Katrin Budde卻在接受DW專訪時反復說,台灣已經 是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
德國會議員證實 蕭美琴3月造訪德南遭柏林拒絕
出席台灣新總統就職典禮的德國聯邦議會跨黨派代表團主席魏爾胥今天在一場記者會上證實,今年3月,當時仍是臺灣候任副總統的蕭美琴曾打算從法蘭克福乘車前往位於巴伐利亞州的小城進行私人行程,雖然沒有與任何政治人物見面的計劃,但仍遭到德國外交部的拒絕。
德勒斯登雷擊致10人受傷
本周一(5月20日),德國東部的德勒斯登出現雷暴天氣,閃電擊中易北河岸,造成三名女性和七名男性受傷,並被送醫救治。
烏克蘭戰爭推高全球軍事預算 破歷史紀錄
為資助大幅增加的軍事預算,不少政府都面臨增加債務和稅收以及削減公共部門開支等問題。北約歐洲成員國今年的國防開支將達到創紀錄的3800億美元,選民們可能不買賬。
薩爾蘭遭遇世紀洪災
暴雨給位於德國西南部的薩爾蘭州造成了嚴重洪災,目前,降水量雖然有所減少,但當地情況依然嚴峻。德國總理肖爾茨也趕赴當地視察災情。
入籍德國的敘利亞難民
2022年,移民入籍德國的人數創下了本世紀新高,其中超過1/4為敘利亞移民。Munzer也是在內戰爆發後逃往德國的,如今他已經在柏林安家就業,說著一口流利德語的他最近也加入了德國國籍
俄羅斯凍結德意志銀行2.4億歐元資產
俄羅斯一家法院下令凍結德意志銀行2.4億歐元的資產。原因是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導致一座液化天然氣中轉設施的建設流產。同時被罰的還有德國商業銀行。
更多歐盟國家願意承認巴勒斯坦國 原因幾何?
西班牙和愛爾蘭帶頭推動承認巴勒斯坦作為主權國家。其他歐洲國家也紛紛跟進。各國與巴勒斯坦之間都有怎樣的聯繫?
德國人變懶了嗎?
德國人長久以來一直以勤奮、盡責、可靠和高效著稱。而現如今的工作態度又如何呢?在技術工人短缺的情況下,德國人卻比以前更懶了?
歐洲議會選舉:德國16歲年輕人也可以投票啦!
「準備好迎接第一次」——下調投票年齡至16歲後,德國將有一百多萬年輕人可以參與投票。早該如此了?
德語媒體:「美國恐懼」、「法國恐懼」和「德國恐懼」
針對美國最新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100%特殊關稅的政策,德國媒體紛紛發出譴責聲音,認為這是美國選戰期間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但在歐盟該如何應對的問題上,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LGBTQ權益排名:馬爾他第一 波蘭墊底,德國第幾?
5月17日是全球反恐同日。LGBTQ游說團體國際性少數群體(LGBTI)聯合會(ILGA)發布了歐洲同性戀權益排名。歧視仍然存在,但也有積極的發展趨勢。
選項黨政治家德東酒吧遇襲
德國極右翼選項黨一名政治家在一家酒吧遭到左翼人士言語攻擊,並被煙灰缸擊中受傷。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德國針對政界人士的暴力事件頻繁發生。
選項黨歐洲議員克拉是否收了中國的錢?
多家德國媒體報導稱,德國安全部門目前正在調查選項黨政治家克拉是否收取了中國情報部門的資金。此前,克拉的華裔助手郭姓男子已因涉嫌間諜活動被警方逮捕。
德國經濟學家:對中國電動車關稅加碼是一種政治表態
美國宣佈對中國電動車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對中國的出口經濟會造成多大影響?中國電動車出口的重要市場歐盟有會作何種反應?德國之聲就此採訪了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貿易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辛茨(Julian Hinz)。
美國提高關稅 "中國衝擊波"轉向歐洲?
一些經濟學者、商界代表警告,隨著美國對中國部分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大量中國產品可能轉而湧向歐洲。機械等行業呼籲,德國也必須保護本土企業。汽車等行業則警告,歐洲不能效仿美國的做法。
德語媒體:徵收電動車關稅 德法意見不一
周二美國宣佈,將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稅。歐盟是否也會採取跟進措施,目前並無定論。德法兩國在是否應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的問題上,意見並不統一。
德國和北歐國家討論擴建5G網路 愛立信和諾基亞受青睞
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考慮在5G網路建設中更多地使用瑞典公司愛立信和芬蘭公司諾基亞的產品。德國總理肖爾茨本周一(5月13日)與北歐國家政府首腦一起參觀了愛立信。
德國法院維持選項黨「疑似」極端組織認定
德國明斯特高級法院駁回了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對其被列為極右極端組織「嫌疑犯」的上訴。這一身份的認定使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更容易調查和監視選項黨成員或從該組織內部招募線人。
更多中俄駭客瞄準德國 攻擊所求為何?
德國IT行業聯合會Bitkom指出,在德國,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網路攻擊越來越多。該機構主席霍雷德表示,攻擊的背後往往是犯罪團伙,也有外國情報機構參與其中。有些駭客是為了勒索贖金,也有人想要對能源供應或醫院等重要基礎設施造成破壞。
缺少專業技術勞動力 德國企業損失數百億
去年德國由於缺少專業技術人員而無法填補的空缺職位多達57萬個。專家們指出,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未來幾年將步入退休年齡,德國專業技術勞動力短缺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專家們建議,「延長年長的專業人才的退休年齡」。
超過2000名伊斯蘭主義者再度在漢堡舉行遊行示威
儘管存在大量反對聲音,極端組織「穆斯林互動」仍獲准在漢堡組織舉辦了示威遊行。不過德國內政部對周六舉行的這場遊行活動採取了更嚴格的限制條件並派遣了大量警力。
德國出台31點計劃:讓所有無家可歸者有個家
為解決無家可歸者數量上升問題,德國政府於4月底發布一份「國家行動計劃」,目標是2030年前在全國範圍內消除無家可歸現象。但部分活動人士對此持懷疑態度。
「清潔能源是骯髒謊言」:抗議者反對特斯拉擴建德國工廠
周五,特斯拉位於德國的超級工廠附近一片混亂:幾百名抗議者試圖闖入廠區,並與警方發生了衝突,造成多人受傷。所謂的「干擾特斯拉」(Disrupt Tesla)行動日周末還會繼續,警方已經抽調大量警力,嚴陣以待。
德國防長訪問美國 將為烏克蘭購置三套海馬斯
正在美國訪問的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裡烏斯宣佈,德國將為烏克蘭購買三台"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皮斯托裡烏斯還向美國防長奧斯汀承諾,德國將進一步加強軍事參與。
美國超越中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數據顯示,1月至3月,德國與美國的進出口貿易額合計達到630億歐元,而德中兩國同期的進出口貿易額略低於600億歐元。
莫斯科大閱兵 普丁警告不要挑起全球衝突
蘇聯戰勝納粹德國79周年之際,普丁出席了莫斯科傳統的大閱兵活動。普丁在講話中強調,俄羅斯戰略部隊隨時處於戰備狀態。
德國政治暴力事件頻傳 DW直擊遇襲現場
一名綠黨政治家在德勒斯登遇襲,事發時正在現場進行拍攝的德國之聲攝影團隊也遭到威脅。近日德國針對政界人士的暴力事件頻傳,聯邦內政部長召開緊急峰會,討論如何防止政治暴力事件。
德國海軍啟程赴印太使命
兩艘德國軍艦啟航前往印太海域,以增強德國在該區域的軍事存在。今年晚些時候空軍也將加入。
德國接連發生政治人物遭襲案件 柏林前市長受傷
近期德國頻繁發生政治人物遭到暴力襲擊的案件。昨天柏林前市長、現任經濟參議院議員吉費在柏林一家圖書館被人用裝有硬物的書包擊中頭頸部。上周社民黨一名歐洲議會候選人在德勒斯登被一群人打到在地。德國內政部長要求加重對針對政治人物襲擊案件的懲處力度。
德國兩軍艦起航前往印太 穿越台海尚未決定
本周二(5月7日)德國向印太地區派遣了兩艘軍艦,以加強其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並應對台海和南海日益緊張的局勢。德國國防部長表示,目前尚未做出兩艦是否穿越台灣海峽的決定。
中美需求擴大,德國3月份出口意外增長
美國和中國對德國產品的需求推動了德國3月份出口出人意料地增長。但德國第一季度的整體經濟增長仍然微乎其微。
不敵競爭 歐洲汽車零件供應商面臨窮途末路
面對內燃機停產和中國競爭加劇的雙重衝擊,歐洲汽車零件供應商紛紛宣佈減產計劃,裁員人數不斷攀升,給即將舉行的歐盟大選蒙上了一層陰影。
中國 vs. 美國:誰更獲支持?
美國民調咨詢公司蓋洛普(Gallup)發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美國目前在世界大部分地區爭奪領導地位的競爭中擊敗了中國。在133個受訪國家中,美國在81個國家中佔據優勢,而中國在52個國家中佔據優勢。
政客競選遭襲後 德國多地舉行反極右翼示威
一名歐洲議員在懸掛競選海報時被打成重傷,涉嫌襲擊者是一個極右翼團伙。
專訪:馬克宏再會習近平 俄烏議題難有進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訪問歐洲三國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儘管愛麗舍宮將俄烏戰爭列入核心議題之一,但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中國問題專家Bertram Lang博士認為,在烏克蘭問題上,馬克宏難於與習近平取得進展。
強調「和平通行權」 德外長不排除軍艦穿越台海
兩艘德國軍艦即將啟程執行太平洋任務,航線尚未公佈。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強調「和平通行權」適用於台灣海峽,被解讀為不排除德方軍艦穿越台灣海峽的可能性。
德國為下一次大流行病做好準備了嗎?
世界衞生組織成員國正展開新一輪全球大流行協議談判。與此同時,德國人也在思考:德國是否從新冠大流行中學到了足夠教訓?
上一頁
第17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