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紡織"專業鎮"成污染重地
2010年11月30日黑藍色河水隔離工業園
刺鼻的氣味、河水的惡臭及工業園內的垃圾污染是新塘和谷饒鎮留給綠色和平環保專家們的深刻印象。曾多次到訪兩地的該組織污染防治項目主任趙琰談起此行仍記憶尤深:
"當時我們到達生產牛仔褲的新塘鎮時看到,河流的顏色在很多時候是牛仔褲的顏色-- 藍黑色的。而像谷饒那個地方,我每次去都感覺那裡河水的顏色都有微妙的變化。因為當地是紡織印染行業,所以每次排污的顏色都不一樣。而且我們夏天去的時候,那個味道真的是非常的臭。實際上,當地群眾對水的臭味也有很大怨言。"
從2010年4月到10月,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經過耗時半年的調查,走訪了當地群眾和企業的幾十位員工,並以圖片和數據的方式展示了廣東省牛仔褲和內衣生產陣地-- 新塘和谷饒的環境現狀。
「性感之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被稱為"時尚之地"的新塘每年生產的牛仔褲佔全國牛仔服產量的60%以上,佔全國出口量的40%。而以"性感之都"著稱的谷饒鎮裡,全鎮內衣行業的從業人員為7.5萬人,約有3000多家與內衣生產有關的企業,佔全鎮所有企業比例的80%。
在綠色和平提供的圖片中人們還能看到:當地製衣廠的廣告牌在街巷內隨處可見;工人們帶著口罩在臭水溝中打撈打磨牛仔褲的石塊和廢布;還有在製衣車間內,全家人一起上陣的工作情景。一個不足7歲的孩子每天為剪牛仔褲的線頭,獲得每條1毛5的工錢。面對低廉的薪水和付出的健康,工人們也很無奈。甚至有當地工人流傳說,"做漂染行業的工人將來無法生育。"趙琰介紹說:
"裡邊很多工人都是外地來的民工。他們一個月的收入大概是1千到2千元。但這個收入對他們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其他選擇,即使是當地環境並不理想,他們也亟需獲得這份工作。"
潛在有毒致癌物質
重金屬是紡織行業中經常使用和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質。在紡織品生產過程中會對健康和環境造成潛在危害。其中的重金屬種類包括:銅、鉛、貢等元素。長期生活在被重金屬污染的環境中,容易導致癌症、肺病及神經系統的損傷。
地方政府疏於監管?
谷饒鎮的一個修車店老闆對綠色和平的研究員描述說,"污水排放出來的氣體不僅對工人的身體有害,而且還會腐蝕電視線,電視看不了多久就模糊不清了。"可這並不是專家們在新塘和谷饒看見的個別現象。
三十年來,紡織產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產業的支柱企業。據統計,從2003年到2008年,中國全國的紡織工業總產值持續5%以上的增長。然而,該行業在為中國帶來大量外貿訂單的同時,也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趙琰表示,與歐盟國家相比,中國對紡織品行業的政策規定還存在著差距,
"在這方面,歐盟出台了一個名為'紡織品生態標準'的指令。其中主要針對減少整個紡織產業生產環節中對水環境的污染,以及對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進行削減和限制。因此與國際上比較先進的法規相比,中國還存在一定的欠缺。"
趙琰認為,各地方政府應擔負起更多社會責任,通過對企業的監管,保證中國1.7億紡織人的生活和工作健康。
作者:嚴嚴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