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貪污案
2002年7月24日涉嫌違法轉移逾億元人民幣到香港的《廣州日報》前總編輯何向芹,將於近日被正式起訴;何向芹背後的廣州市委宣傳部長、有「中國最年輕的報社社長「之稱的原《廣州日報》社長黎元江目前也已被"雙規"。
在中國新聞界,從八十年代末開始,很多人就都知道黎元江這個名字。當時,他是廣州市委宣傳部的一名處級幹部,年僅三十多歲,但卻已初顯才華。1990年,不到四十歲的黎元江以廣州市委候補委員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的身份兼任《廣州日報》總編輯,後升任市委宣傳部長兼《廣州日報》社長。
上任後,他大膽改革,大量刊登攸關普通民眾生活、揭露官場或社會醜惡現象的報導,並在全國首先發起送報上門服務,因而廣受歡迎,致使廣州日報發行量和廣告量直線上升,10年裡,該報發行量由20幾萬份發展到160多萬份;廣告收入由幾千萬元,發展到12億多元,業績領先於全國的報業同行。
最後,《廣州日報》被中共中央特批為中國第一家報業集團,統帥旗下十幾家子報、雜誌、和出版社,黎元江本人也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被授予廣東省優秀中青年社會科學家稱號,並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
然而,就是這個被收入中國新聞教科書的傳奇人物,在每年為《廣州日報》帶來十幾億收入的同時,也開始大量侵吞國有財產。
據透露,黎元江和他的情人、後來被提拔為《廣州日報》總編輯的何向芹,幾年來貪污受賄達數十億元港幣,並將大量贓款存放海外,各自的子女都送到海外,而黎元江、何向芹本人則每年以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港澳或歐美逍遙。據稱,以黎元江貪污十幾億的數目來看,他的罪行已夠被槍斃的資格;但黎元江為了逃避罪責,有意供認出他與七個女人的權色交易故事,企圖矇混過關。
據海外媒體透露,除黎元江、何向芹兩人外,這一案件還直接牽涉到黎元江的在中央高層的靠山,因而在審理過程中一波三折。黎元江、何向芹等人的案件其實早在半年前便已敗露,黎元江被迫放棄一直兼任的廣州日報社長一職,改由前廣州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張德安接任。
據透露,張德安出任《廣州日報》社長後,黎元江曾讓其親信編輯故意在《廣州日報》上誤登出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的的經文詩句,試圖嫁禍於張德安,造成轟動一時的政治事件。只是,此事並未將張德安扳倒,反倒是將黎元江的親信編輯送進了監獄。
在雙方交鋒半年之後,終於黎元江的情人何向芹也被接解除了《廣州日報》總編輯,何向芹職務,改由經濟日報報業集團屬下的《名牌時報》總編輯薛曉鋒取代。當地圈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中共廣東省委和廣州市委在高層壓力下,已決心放棄黎元江這個由他們精心培養起來的新聞界典型,從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中共宣傳口左派人物的勢力不穩。
有報導說,黎元江、何向芹等人每逢佳節赴京城,都要向京城大員送大禮。短短數年間,黎元江、何向芹奉上的獻禮已高達數百萬元人民幣。
因此,海外有輿論評論道,與其說《廣州日報》大案是中國新聞界迄今最大的貪污腐敗案,還不如說是中國宣傳主管部門腐敗之風開始整束的一個開始。尤其是借著反腐敗之風,左派要員在中共十六大上的走向,值得人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