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群島與中國達成五年海底探礦協議,引紐西蘭關切
2025年2月2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庫克群島政府本周六(2月22日)宣佈,已與中國達成一項為期五年的協議,合作勘探和研究該國的海底礦產資源。
該協議是在庫克群島總理布朗(Mark Brown)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簽署的。協議副本顯示,協議涵蓋了在「海底礦產資源勘探和研究」方面的合作。
根據協議,雙方將成立聯合委員會監督這一合作,內容包括海底礦產相關的培訓和技術轉讓、後勤支持,以及深海生態系統研究。
庫克群島政府表示,這份2月14日與中國簽署的協議僅是一項諒解備忘錄,並未涉及對任何勘探或採礦許可進行授予。
庫克群島總理布朗此前已公佈了他本月在中國訪問期間簽署的一項更廣泛的夥伴關係協議。周六,總理辦公室又公佈了另外三項協議:海底礦產協議、海事產業協議,以及一項價值2000萬人民幣的中國發展援助贈款。
庫克群島總理布朗表示,海底礦產協議是他在中國簽署的更廣泛合作協議的一部分,旨在促進兩國在貿易、投資和海底礦產領域的合作。
「我們的海底礦產部門仍處於嚴格的監管、監督之下,確保所有決策透明,並符合庫克群島及其人民的最佳利益。」 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引紐西蘭政府不滿
該協議於本月早些時候簽署,但庫克島總理布朗此前拒絕透露協議內容,令紐西蘭非常不滿。紐西蘭政府指責庫克群島,在與中國達成更廣泛的夥伴協議時未與其磋商,缺乏透明度。紐西蘭要求共享布朗訪華期間簽署的所有協議。
庫克群島是自治國家,擁有約1.7萬人口,與紐西蘭保持「自由聯合」(free association)關係。紐西蘭向其提供財政援助,並在外交和國防事務上提供支持。庫克群島居民擁有紐西蘭國籍。
紐西蘭政府表示,作為紐西蘭王國的一部分,庫克群島在涉及安全或國防事務時,必須與紐西蘭進行協商。
「只要庫克群島在憲法上仍與紐西蘭保有聯繫,我們就希望庫克群島政府不會尋求只有完全獨立國家才能獲得的權益,例如單獨護照和公民身份,或加入聯合國或大英國協。」 彼得斯強調,「此外,我們不希望庫克群島推行與紐西蘭利益嚴重不符的政策。」
紐西蘭外交部長彼得斯(Winston Peters)對該協議表示擔憂,並稱紐西蘭對協議細節「一無所知」。他在周四的講話中呼籲「重新調整」(reset)紐西蘭與庫克群島的關係。
彼得斯發言人表示:「我們注意到庫克群島與中國政府今天公佈了進一步的協議。」 他補充道,「我們將評估協議內容,重點關注其對紐西蘭、庫克群島人民以及對紐西蘭王國的影響。」
庫克群島政府表示,已簽署「四項關鍵協議」,包括雙邊合作的總體框架。其他協議涵蓋了在藍色經濟(海洋經濟)、海底礦物資源的勘探與研究以及經濟和技術方面進行合作。其在聲明中表示:「這些協議反映了庫克群島持續致力於推動國際夥伴關係,以支持國家發展和區域韌性。」
海底資源勘探
庫克群島政府已向三家公司發放了海底礦產資源的勘探許可證,以尋找富含鎳和鈷等多金屬結核(海底礦產資源,大小與馬鈴薯相當),這些金屬可用於製造電動汽車電池。
庫克群島政府已於2022年發放了為期五年的勘探許可證,但表示,在對環境及其他影響進行評估前,不會決定是否開采這些礦藏資源。
儘管如此,布朗總理已開始大力宣傳這一可能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可能帶來的好處。他表示,庫克群島需要「通過一切可能的收入來源」來保護自己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
西方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影響力擴張感到不安
紐西蘭及其包括澳洲和美國在內的盟友國家,對中國在戰略意義重大的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外交、經濟和軍事影響力感到不安,亦擔心中國可能藉機在該地區建立軍事存在。過去三年,中國已與多個太平洋島國簽署了一系列防務、貿易和金融協議。
但布朗堅稱,他與中國簽署的夥伴關係協議不會影響庫克群島與紐西蘭及其他合作夥伴的關係。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