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特裡奧尼退出,歐盟避免一場大尷尬
2004年10月31日布特裡奧尼周六(10月30日)在羅馬宣佈:「我願意退到一邊,為巴羅佐組閣鋪平道路。」他祝福巴羅佐的新內閣取得成功,「因為歐洲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委員會。」周三(10月27日),巴羅佐在議會表決前的最後一分鐘決定暫時撤回內閣組成人事提案,從而避免了提案遭到否決。
由25人組成的歐盟委員會的委員名單由歐盟各國政府提出,最受爭議的是負責司法與內務的義大利委員布特裡奧尼。篤信天主教的布特裡奧尼公開表示,同性戀是一種罪惡,並認為婦女的領域是在廚房,因此歐盟議會調查委員會認為他不具備歐盟委員會委員的資格,歐洲議會中的多數議員表示將對他投反對票。布特裡奧尼拒絕撤回候選人資格,新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也力挺布特裡奧尼入局,一場歐盟制度上的危機一觸即發。
布特裡奧尼在用義大利語、法語、英語和德語四種語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他是歐洲議會整人運動和膚淺的媒體戰役的無辜犧牲品。他引用法國哲學家熱內.基拉的話說,人類共同體時不時感受到一種自我淨化的沖動,並因此而需要一個無辜的犧牲品,「這一次碰巧把我抓去當了替罪羊,因此我沒有什麼太多好抱怨的」。布特裡奧尼是義大利貝魯斯科尼內閣的歐洲事務部長,他也是教皇保羅二世的好朋友。
布特裡奧尼的退出讓巴羅佐長舒了一口氣,但是歐盟委員會新班子的人選問題並沒有因此而結束。新內閣候選班子中還有三位人選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他們是來自匈牙利的拉茲洛.科瓦奇、來自拉托維亞的英格麗達.烏德瑞和來自荷蘭的耐麗.克洛斯。據羅馬外交界人事透露,義大利政府想為布特裡奧尼找幾個同時落水墊背的,貝魯斯科尼也曾表示希望巴羅佐對新內閣進行名單大調整。外交人士普遍認為,荷蘭的耐麗.克洛斯最有可能成為利益平衡的犧牲品,失去反壟斷委員會委員的職位。
現在,貝魯斯科尼必須重新任命一位歐盟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媒體普遍預測他的現任外交部長弗拉蒂尼將頂替布特裡奧尼進入歐盟內閣,而現任義大利副總理費尼將可能接過外交部長的職位。媒體還猜測,貝魯斯科尼很可能不得不改組義大利政府內閣,布特裡奧尼是否還繼續留任歐洲事務部長還是個未知數。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貝魯斯科尼不得不對布特裡奧尼表示疏遠,在10月27日的原定歐洲議會表決前曾電話請求布特裡奧尼急流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