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走後歐盟落實取消對華武禁
2005年1月23日據道瓊斯VWD報導,周五,柏林參與歐盟委員會外交政策規劃的圈內人透露,歐盟打算在今年年內取消對中國的武器禁運。
有關人士指出,取消對中國的武器禁運一事非常棘手。尤其是美國在這個問題上「非常敏感」。美國有一些集團和人士擔心中國會把進口的武器用來對付台灣,由於美國與台灣之間的協約關係,最終也是針對美國的。
這些圈內人說,因此,在取消武器禁運的同時,歐盟要搞一個「解釋攻勢」。此外還要擬定過渡階段規定,加強武器出口準則(Codex)中的限制。
這些人士還說,為了避免在美國總統布希2月訪問布魯塞爾之前就發生跨大西洋衝突,這個問題要在布希離開歐洲後才提到外交日程上來。
另據報導,與此同時,訪問中國的英國外長周五也在北京表示支持取消對中國的武器禁運。但他同時也說,歐盟關於武器出口的行為準則可以提供類似的安全保障。
英國外長在與中國同事李肇星共同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決定的結果不能導致歐盟成員國對中國出口武器的量和質的升級。「」這個準則比這個個案處理的禁令更廣泛,更強。
作為美國最忠實的盟友,英國在取消歐盟對中國武器禁運問題上的態度至關重要。訪問中國之前,英國外長斯特勞就已表示,他期待著下半年取消武器禁運,即在英國接任歐盟理事會主席國之後。
據中國媒體(比如網易)「評選」,中國最想購買的歐洲武器依次為:法國「陣風」戰鬥機,法國「幻影」戰鬥機,法德「虎」式武裝直升機,瑞典「獅鷹式」輕型戰鬥機,捷克「維拉」雷達,德國214隱形潛艇,德國豹式2A6坦克,法國偵察衛星,義大利直升機技術,義大利軍用電子技術。
中國總理溫家寶去年12月6日會見施羅德總理後表示,中國要求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絕不是急於購買歐洲國家的武器,而是反對歧視,因為互尊互信、平等互利是中歐關係的基礎。
從前景看,歐盟取消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已經是大勢所趨。取消後將有一個「過渡階段」。然而至今關於取消武禁的討論表明,這個敏感話題的過渡階段可能會很長。在未來的歐盟有關「準則」中,可能會有關於防衛性的和進攻性武器的區別。中國媒體選出的十大武器中國可能一件也得不到。關鍵在於對間接出售有何以及能有何規定。從直接的角度看,將來恐怕將在很長時間內保持一事一議。每一次議都不會容易。
但是只要取消了禁令,中國就有了獲得歐洲武器的希望。也許會出現許多「拐彎抹角」的事情。這也是為何歐洲說「準則」將比「禁令」更嚴,但美國卻不敢相信這種說法的原因吧。
(平心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