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巴黎恐怖襲擊
2015年11月13日夜間,巴黎發生一系列血腥恐怖襲擊,造成上百人死亡,在全球引起震驚和憤怒。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專訪:看不見的傷口
炸彈爆炸、血肉模糊、一片恐慌。如果成為恐怖襲擊的見證人,人們會出現哪些反應。一名突發事件心理咨詢者接受了德國之聲采terroristischen Attentats werde? Ein Notfallseelsorger erklärt.
比利時恐襲新進展 戴帽男子或落網
比利時恐襲案又出現新進展,多家比利時電視台報導,主要嫌犯之一阿布裡尼被警方逮捕,他很有可能是之前警方公佈影片中那名"戴帽子"的男子。
恐怖"搭車中心"-薩拉赫‧阿布德薩拉姆
在充分利用無界歐洲的好處方面,沒人超得過恐怖分子薩拉赫‧阿布德薩拉姆。他在申根協議區隨意驅車往來,無人幹預。布魯塞爾恐襲案的凶手中至少有一人搭過他的車。
"IS"下一目標是德國?德國官方有話說
美國和德國多家媒體報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通過網路发布一組圖片,號召德國穆斯林在德國實施類似布魯塞爾的襲擊。德國聯邦刑事調查局(BKA)發言人周四(3月31日)對上述報導做出了回應。
巴黎恐襲主嫌或在10天內被引渡至法國
26歲的法國人阿布德薩拉姆(Salah Abdeslam)是巴黎恐襲案的主嫌,其被捕後一直被拘押在比利時。現在,當地司法部門已同意將阿布德薩拉姆引渡回法國。
錯綜複雜的恐怖分子關係網
隨著調查的進行,布魯塞爾以及巴黎襲擊案的恐怖分子團伙內部的關係網正逐漸變得清晰。誰是指揮?誰製造炸彈?誰執行任務?
涉恐法國人及多名疑犯鹿特丹落網
荷蘭警方逮捕一名法國人,此人涉嫌參與策劃受「伊斯蘭國」指使的一次恐怖襲擊。在鹿特丹周日(3月27日)的突襲行動中,警方還逮捕了另外三人,並對其多處住所進行搜查。
布魯塞爾恐怖襲擊一嫌犯被捕
比利時當局周六透露,警方抓獲了一名參與布魯塞爾恐怖襲擊的嫌犯。同一天,法國方面則表示,布魯塞爾警方最近的追捕行動與在巴黎附近落網的一名嫌犯有關。
警方:布魯塞爾恐襲嫌犯曾參與巴黎恐襲
到目前為止,比利時警方已經公佈了三名布魯塞爾3‧22恐襲案嫌犯的身份,其中一人還曾參與了去年11月的巴黎系列恐襲。
巴黎恐襲主嫌落網後被起訴
巴黎恐襲主嫌之一周五在布魯塞爾落網之後,被以參與恐怖謀殺的罪名起訴。目前,比利時首都繼續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巴黎恐襲案逃犯在布魯塞爾落網
他是歐洲的頭號通緝犯,是去年11月巴黎恐襲案的主嫌。周五,阿布德薩拉姆(Salah Abdeslam)在布魯塞爾的莫倫貝克區落網。
法國受人歡迎的涂鴉
經歷了恐怖襲擊的巴黎第十三區,現在因為五彩繽紛的街頭涂鴉而散發著濃濃的藝術氣息。
德媒在「IS」洩密文件中發現巴黎恐襲者
「伊斯蘭國」收集的文件對於記者和調查人員來說無疑是一個「金礦」。
新加坡蟬聯全球最貴城市 香港緊追在後
英國知名智庫發表最新全球生活成本報告,新加坡再次蟬聯全球最昂貴城市,香港則與蘇黎世並列第二。而在歐元走低的影響下,今年唯一進入前十的歐元區城市只有巴黎。
明星閃耀的時裝大戲
2016秋冬巴黎時裝周正在進行中,吸引了無數中國明星到來,比如說帥氣十足的「春哥」、甜美動人的高圓圓。
巴黎時裝周首秀:新生代設計師「撒野」
數以千計的時尚達人匯聚巴黎,參加每年兩次的巴黎時裝周。9天的時間裡,全球超過90個知名時裝品牌將登台亮相。
中國煤炭消費量再次下滑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中國煤炭消費量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與此同時,中國人社部宣佈將分流安置180萬職工,化解鋼鐵煤炭業產能過剩問題。
專訪:空氣污染加速中國認可巴黎氣候協議
環保問題專家李莉娜向德國之聲表示,空氣污染以及與其相關的醫療成本正促使北京加大參與國際環保進程的力度。
德國新建反恐特警
巴黎連環恐襲後,歐洲多國都加強了安保。德國在過去幾個月中集訓成立了反恐特警隊。
巴黎「高定」圈兒今春流行啥?
奢華高貴的「高級定製」和價格不菲的用料:巴黎高級定製時裝周本周展示了設計師獨具匠心的高級時裝作品。來看看設計師們的最新系列。
高級定製:美的讓人心動 貴的讓人顫抖
奢華高貴、精雕細琢、夢幻唯美、價格不菲的"高級定製"又來了:2016年春季巴黎高級定製時裝周於昨日開幕。因為昂貴的價格,大多數民眾只能對"高定""圍觀"而已。不過,每年還是有財大氣粗的買家將件件華麗至極的禮服收入囊中。
「伊斯蘭國」發布最新影片
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宣傳部」近日發布一段影片,展示了據稱是去年11月參與實施巴黎恐怖襲擊案的9名聖戰者。
摩洛哥逮捕一名巴黎襲擊案嫌疑人
摩洛哥政府周一表示,一名比利時籍的巴黎恐襲嫌犯在該國被捕。去年11月巴黎恐襲案後,各國警方展開跨國搜索行動,尋找與襲擊案有關的嫌疑人。
德國仍是IS恐襲目標之一
德國內政部認為,德國發生類似巴黎恐怖襲擊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憲法保護部門則主張建立一種新的反恐「風險管理」機制。
巴黎襲擊案犯曾住德國難民營
上周四襲擊巴黎警察後被擊斃的案犯曾住在德國的雷克林豪森(Recklinghausen)市。
《查理周刊》遇襲一年
2015年1月,恐怖份子襲擊巴黎政治嘲諷雜誌《查理周刊》編輯部及一處超市,造成17人死亡。
奧朗德為查理周刊襲擊遇難者紀念牌揭幕
法國總統奧朗德周二參加了為去年1月7日和9日分別發生在《查理周刊》編輯部和一家猶太超市的襲擊事件遇難者舉行的悼念儀式
遭中國官方驅逐的法國女記者抵達巴黎
遭中國官方驅逐的法國新聞刊物《新觀察家》的前駐華女記者周五抵達巴黎。她表示,今後她還會繼續撰寫有關中國的文章。
2015年度回顧:歐洲的恐怖陰雲
20015年歐洲經歷了多次嚴重的恐怖襲擊,數百人無辜喪生,其中有法國人、土耳其人和俄羅斯人。這一系列事件的後果是,各國結成同盟,向「伊斯蘭國」宣戰。
遭中國政府驅逐的法國女記者周四夜間離京
本周四是未獲記者證延期的法國《新觀察家》駐京女記者在中國停留的最後一天。她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自己感覺這一切「非常不真實」。
恐襲陰影:在柏林跨年還安全嗎?
2015年即將進入尾聲,世界各地的大城市將會舉行熱鬧的跨年晚會,柏林布蘭登堡門前今年預計也將聚集大批跨年人潮。但在恐襲的陰影下,柏林今年大幅提升安全警戒,布魯塞爾則宣佈取消跨年活動。
2015德國網民都在谷歌上搜什麼?
巴黎恐怖襲擊、墜機和日食等話題引起了幾乎所有人的注意。
中國外交部證實法國駐京女記者未獲記者證延期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公佈的消息證實,法國《新觀察家》駐京女記者未獲記者證延期。這意味著這名女記者近期內必須離境。
法國內政部長:成功挫敗恐襲計劃
法國情報機關阻止一起預謀恐怖襲擊事件,並逮捕兩名涉案年輕男子。
法航:機上炸彈之說,一場烏龍
法國航空公司(Air France)的執行總監告訴媒體,導致法航在肯亞迫降的可疑物並非含有危險物品。肯亞内政部表示,機上的數名乘客已受到傳訊。
巴黎警方搗毀一非法華人移民團伙
據警方本周四(12月18日)消息,法國警方搗毀了一個利用一所私人商學院從事非法移民活動的華人移民團伙。迄今已有500至1000名中國人通過該團伙獲得學生簽證進入法國。
巴黎教師承認編造襲擊事件
對巴黎一名幼兒園教師的持刀襲擊事件周一成為頭條新聞。然而,檢方如今發現,這名教師編造了所謂「伊斯蘭國」支持者的這樁襲擊事件。
中國推動氣候協議 部分出於自身污染壓力
專家認為,中國推動巴黎氣候峰會達成協議,部分原因是,其自身嚴重的環境問題構成越來越大的壓力。
《蒙娜麗莎》畫作中"暗藏"另一人?
蒙娜麗莎的微笑富有神秘色彩,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畫作品。現在,一名法國研究學者聲稱,達芬奇創作的蒙娜麗莎畫作背後隱藏著另一個肖像。
巴黎氣候峰會最終通過「2度」保護協定
經過了極其艱難的沖刺階段,巴黎氣候大會終於做出了能夠影響人類未來生存狀況的決定。
法國提交氣候協議最終草案 目標限升溫2度
法國周六上午向各國與會代表提交了巴黎氣候峰會的最終草案。各國同意將升溫上限定為攝氏2度,並致力於達到1.5度的目標。目前草案正交由與會國家進行表決。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本周發生哪些大事?德國之聲匯集一周「要聞」:南北韓高級別會晤、巴黎恐襲第三名自殺襲擊者身份被確認、《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揭曉、郭廣昌案繼續發酵、屠呦呦出席諾貝爾頒獎儀式。
巴黎氣候大會:艱難的沖刺
巴黎氣候大會逐漸接近尾聲,談判桌前的各方周四舉行了徹夜暢談,將會議時間延長至周六。步履維艱的談判進入了沖刺階段。
巴黎音樂廳第三名自殺襲擊者身份被確認
法國警方確認了11月13日巴黎恐怖襲擊中在巴塔克蘭音樂廳製造血案的最後一名自殺式襲擊者的身份。
川普呼籲美國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提出,美國應該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這恐怕是到目前為止,川普极具爭議的競選宣傳過程中最具有挑釁性也是最聳人聽聞的言論。
日本成立新工作組為反恐收集情報
日本政府即將啟動一個隸屬於外務省的工作組,專門負責收集有關恐怖主義的情報。
法國極右勢力地方選舉得勝
周日的法國地方選舉以極右翼政黨民族陣線大勝、執政黨社會黨慘敗結束。
巴黎氣候大會:「如今我們已別無選擇」
195國代表周六達成了一份控制全球變暖的草案文件,這讓人們對各國結束幾十年爭論、在巴黎簽署一項歷史性協議,再燃希望。
巴黎恐襲新增兩名嫌犯 比利時"發動群眾"
比利時當局宣佈,他們正在尋找兩名巴黎恐襲新嫌犯。兩人被指是"武裝分子且具危險性",並涉嫌使用偽造身份證件,可能協助恐襲嫌犯薩拉赫‧阿布德斯拉姆( Salah Abdeslam)9月前往匈牙利。
德語媒體:北京如何刁難一名法國女記者
不久前被官媒指責在反恐問題上「搞雙重標準」的法國女記者在申請換發記者證的時候碰了釘子,《世界報》報導了她的遭遇。
上一頁
第7 頁,共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