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巴黎恐怖襲擊
2015年11月13日夜間,巴黎發生一系列血腥恐怖襲擊,造成上百人死亡,在全球引起震驚和憤怒。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國巨債難收 窮國還不出錢怎麼辦?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5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國目前是世界上低收入國家最大的債權國。巨債更隨著疫情影響逐漸出現呆賬。更麻煩的是,這些債務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和外交兩難。
二戰後最大跌幅 疫情下今年碳排放料降6%
這是新冠疫情下的好消息,但專家認為只屬短暫性質,氣候變化仍是全球一大威脅。其中一份最新報告稱,2019年是歐洲史上最熱一年,格陵蘭冰川融化加速令人擔憂。
馬克宏:修復巴黎聖母院「五年計劃」不變
巴黎聖母院火災一周年之際,法國總統馬克宏發表影片講話,表示儘管目前因為疫情而暫停修復工程,但是之前提出的五年內完成修復的目標不變。2019年4月15日晚,一場大火給這座世界聞名的歷史建築造成嚴重損毀。
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已一年 重建何時開始?
2019年4月15日,舉世聞名的巴黎聖母院被燒毀。從那時起,專家們一直在忙於重建的準備工作。但何時開始仍不清楚。
「報復色情」影片醜聞衝擊法國政壇
影片醜聞曝光事件發生以來,巴黎連日大亂:馬克宏最中意的巴黎市長候選人洗手不幹了;一名女候選人準備接手。然而,這位行醫出生的女政治家又能有何作為。
法國政府妥協:先不提延遲退休年齡
在全國抗議浪潮不斷的壓力下,法國政府表示同意暫緩推行提高法定退休年齡的改革計劃。與此同時,巴黎和各大城市的罷工示威活動仍在持續。
罷工使法國人今年無法平安過聖誕
節日期間亦無休止:法國國內反對退休制度改革的罷工行動方興未艾,首都巴黎的公共交通甚至全面癱瘓。歌劇院舞蹈團街頭獻藝聲援。
歐委會通過《綠色協議》 會員國支持為成敗關鍵
在歐盟委員會簽署了《歐盟綠色協議》後,主席馮.德萊恩也在第一時間讃揚歐洲將成為全球首個達到氣候中性的地區,並稱這是歐盟帶頭對抗氣候變遷的第一步,也表示此行動是歐盟新的發展策略。
俄烏巴黎談判 雙方年底前停火
在德法主持的巴黎首腦會議上,俄羅斯和烏克蘭就恢復烏克蘭東部的和平上取得了進展。雙方除停火外,還同意交換戰俘。這種「諾曼底模式」也成為俄烏破冰關鍵。
德語媒體: 敦親睦鄰的重要性
《南德意志報》指出,大眾公司在烏魯木齊與武裝警察的密切合作令人質疑。《法蘭克福匯報》則撰文稱,氣候保護已經不再被中國政府視為優先事項。
二氧化碳也能賺錢?
二氧化碳是排名第一的氣候殺手。與此同時,它又是不可或缺的氣體。如今有新技術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擁有龐大的市場潛力。
德語媒體:美印「退群」 北京「躺贏」
印度退出RCEP貿易協定、美國正式啟動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程序,引發了德語報刊的高度關注。《商報》認為,印度「退群」將放任中國獨霸亞洲。《法蘭克福匯報》指出,美國退出氣候協定,正在把盟友推向中國懷抱。
氣候危機!超萬名科學家拉響警報
1.1萬多名科學家在一份共同報告中發出警告稱,氣候轉變速度快於迄今的想像,若不能止住氣候變化,人類將面臨黯淡未來。
美國正式啟動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程序
川普总統領導下的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華盛頓啟動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難以承受之殤 歷數遭遇火災的知名古跡
日本國寶級文物沖繩首裡城周四凌晨遭遇大火,主要建築被付之一炬。過去幾年,全球各地有多處世界文化遺產遭到「火吻」。
巴黎阻止巴爾干兩國啟動入盟談判
歐盟已答應北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舉行入盟談判,但法國認為2國沒有滿足入盟談判的先決條件。德國和其他支持兩國入盟的歐盟國家受到指責。
巴黎警局血案凶手或受極端思想蠱惑
法國檢方表示,巴黎警察總局襲擊案的兇犯或受到極端伊斯蘭思想影響。這名兇犯曾在法國警局情報部門工作多年。在該血案後,法國計劃出台預防性措施。
持刀人襲擊巴黎警察總局 5人死亡
位於巴黎市中心的警察總局周四發生慘案:5死多傷。而就在一天前,數萬名法國警察因無法繼續忍受超負荷運轉,上街要求改善工作條件。
多項遊行活動同時進行 巴黎戒備「黃背心」
這個周末,有多個不同主題的遊行以及「歐洲遺產日」等活動同時在巴黎舉行。警方高度戒備,嚴防「黃背心」抗議者擾亂局面,已經出動了催淚彈驅散人群,以防止暴力事件發生。
旅遊破壞環境 還能去遠方嗎?
面對氣候變遷危機,旅遊記者Paul Sullivan反思了自己的工作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傷害,並得出結論:我們必須減少旅遊。
川普自誇「環保尖兵」 反對者批欺騙選民
隨著極端氣候事件增加,就連首重經濟發展的中國都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開始著重氣候政策。但是美國總統川普却認為美國已經做得夠好,不必犧牲經濟也可以達到「領先全球」的環境保育成就。
巴黎聖母院重建遙遙無期
火災兩個月後,巴黎聖母院如何重建問題依舊未能澄清。與此同時,一些有志於標新立異的建築師提出了腦洞大開的設想構思。
G20通過聯合聲明 爭議話題依舊「暗流湧動 」
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表示,在日本大版舉行的G20峰會上,重要工業國家的領導人最終就會議的聯合聲明達成一致。
陰影下的巴黎航空展
全球最大的航空航天展周一在巴黎開幕。這裡向來是空中巴士和波音的競爭擂台,但今年的話題除了波音的安全問題,還有貿易戰的陰影。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巴黎聖母院火災;「台版川普”郭台銘宣佈參選總統;華為仍在風口浪尖……為您回顧一周要聞。
專訪:巴黎聖母院重建亟缺專業人手
失火之後兩天,巴黎聖母院就籌集到了足夠的重建款。歐洲大教堂建築工匠協會主席Wolfgang Zehetner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重建能否成功的關鍵是能否找到足夠的專業人手。
黃背心:幫助巴黎聖母院,也請幫助窮人!
在很多黃背心運動參與者看來,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發生的事情,證明了他們對法國貧富差異的看法。也有好消息傳來:生活在教堂頂部的20萬只蜜蜂倖免於難。
評論:支持「歐洲之心」無可厚非
超級富豪為重建巴黎聖母院提供的慷慨捐助引來責難的聲音。有人批評說,這些錢該用於應對貧困和災難。德國之聲主編 Ines Pohl認為,這類批評忽視了巴黎聖母院的象徵意義。
從上帝視角看大火前後巴黎聖母院
曾經的巴黎聖母院已經成為歷史。幸運的是一場大火並沒有摧毀它的主體。借助無人機視角,我們更能全方位的窺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馬克宏誓言五年內重建聖母院
法國總統馬克宏宣佈將募資重建周一遭大火重創的巴黎聖母院。 兩名法國億萬富翁及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立即宣佈捐贈大筆資金,協助重建聖母院。
塞納河畔的濃煙:巴黎聖母院部分焚毀
舉世聞名的巴黎聖母院塔尖在大火中被毀,塔樓和鐘樓倖存,大教堂內部狀況好於預期。
巴黎聖母院大火撲滅 標誌尖塔倒塌
法國官方表示,雖然大火肆虐,但在警消人員努力下,至少保存了聖母院的基本結構,法國總統馬克宏則誓言要重建此中世紀建築傑作。現在大火已經完全被撲滅。
埃菲爾鐵塔建成130周年
巴黎埃菲爾鐵塔建於130年前。如今它是巴黎城市的象徵。
流亡與寫作:米蘭‧昆德拉90歲
以布拉格之春為背景,他教會我們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從1975年起,這位作家生活在法國。昆德拉生活於兩個世界、兩種語言中,向世人奉獻出偉大作品。
中歐領導人巴黎四方會:「對手」是一種讚美
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梅克爾、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在法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舉行會晤,給習近平歐洲之行畫上句號。之後,梅克爾和習近平還作了短暫「私聊」。
德法開闢溝通新渠道 首場聯合議會現分歧
德國和法國進一步深化兩國關係,並共同成立了聯合議會。現在,兩國100名議員在巴黎參加首次聯合議會會議。但是雙方之間存在明顯的意見分歧。
巴黎住宅樓大火 十人死亡
巴黎一棟八層住宅樓凌晨發生大火,10名居民喪生。警方認為這可能是一起縱火案。
巴黎街頭:「紅圍巾」挑戰「黃背心」
「要民主,不要革命」:數千人帶著紅色圍巾走上巴黎街頭,反對法國「黃背心」運動中出現的暴力行為。
巴黎市中心發生爆炸多人受傷
在巴黎「黃背心」抗議活動開始前不久,安全力量也已經進入戒備狀態。就在此時這個大都市的市中心發生爆炸,也有人說是發生意外事故。
保護氣候終於邁出一步! 波蘭氣候大會取得共識
持續兩個星期的艱苦談判終於取得了成果:在本周六晚間,來自各個國家的領導在波蘭卡托維茲舉行的氣候大會上就巴黎氣候協定實施的細則達成共識,這份計劃的核心內容是透明度規則和各國要履行匯報義務。
「黃背心」 抗議進入第五輪
法國的緊張局勢繼續加劇: 成千上萬的 「黃背心」 再次舉行抗議政府的示威活動。 警方出動大批警力,集會尚未開始便有多人被逮捕。
示威變騷亂 法國政府尋求對話
法國"黃背心"示威活動發生暴力行為之後,馬克宏總統指示法國總理會見示威活動的代表。馬克宏總統還視察了被損壞的凱旋門。
波蘭氣候會議開幕 《巴黎協定》執行細節受關注
聯合國一年一度的氣候會議COP24周日在波蘭的卡托維茲(Katowice)展開,來自全球195國的代表將用兩周時間,試圖替《 巴黎氣候協定》 擬出執行細節。
法國當局強硬對待「黃背心運動」
起初是抗議高稅收、高油價,後來則演變成延續數周的暴力騷亂。本周末,法國巴黎等地又發生新一輪的騷亂。總統馬克宏本周日前往巴黎的凱旋門,查看現場形勢。法國內政部則在醞釀實施緊急狀態。
COP24氣候大會緣何重要?
第二四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將在波蘭舉行,目標是拯救《巴黎協定》。專家指出,各國必須共同找出應對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現實趕不上理想 減碳力度應加強五倍
聯合國環境署報告顯示,2017年的減碳成果與目標的差距再度擴大。而且,世界上的頭20個經濟體沒有人兌現他們的減碳承諾。
"熒黃背心"巴黎抗議 法國警方動用催淚瓦斯
席捲法國各地的抗議活動抵達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示威者對新燃油稅和馬克宏的政策感到不滿。抗議者與警方發出衝突,後者動用催淚瓦斯驅散人群。
法國數萬人示威 抗議油價上漲
法國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反對政府提高汽油稅的計劃。在法國東南部舉行的抗議活動中,發生了一起意外死亡事件。
專訪:五四運動與暴民政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周年之際,歐洲媒體出現了大量對一戰歷史的回顧、反思。中國雖為參戰國之一,但很多人感覺一戰離中國很遙遠。歷史學家袁偉時指出,其實一戰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
氣候變遷加劇 法國籲全球加快腳步
在要不要出錢應對氣候變遷上面,各國政治人物時常違背做過的承諾,而每個人都為此付出了代價。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這是因為人們缺乏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者」。
上一頁
第4 頁,共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