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
專題報導:香港「反送中」抗議
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香港百萬民眾走上街頭。周三再度爆發抗議。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6.9香港「反送中」大遊行:「撐自由反惡法」
這個周日,香港人走上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反對特區政府提出的《逃犯條例》修訂。這可能成為香港15年以來單日規模最大的一次遊行。
一年前的今天 香港反修例示威現場回顧
一年前,逃犯條例修訂引起極大爭議,2019年6月9日,數十萬民眾走上街頭舉行抗議。當夜,示威群眾衝擊立法會大樓,與警方對峙數小時,肢體衝突造成多人輕傷。一年後,讓我們回顧一下當時的示威情況。
香港凌晨動蕩: 反修例群眾與警察爆發衝突
香港民陣宣佈遊行結束之後,大部份民眾散去,但仍有少部份民眾滯留街頭,與警察爆發衝突。民眾搬用鐵馬做路障,警察則出動胡椒噴霧驅離民眾。
「反送中」遊行規模或破香港回歸後紀錄
6月9日,香港市民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大遊行。組織者民陣表示,遊行人數超過100萬。
牆外文摘:修條例,犧牲香港誘捕台灣?
有評論認為,《逃犯條例》修訂,不只是一般政治衝突,而是涉及經濟和法律;它也不只是香港或中國的「內部事務」,更涉及台灣丶中國地位論以及歐美大國與香港的關係。
港民憂"黑暗時刻來臨" 紛紛上街"反送中"
一石激起千層浪。港府推行《逃犯條例》修訂,過去數月在社會引起極大爭議。 民陣周日舉行第三次反修例大遊行,這被視為是香港「雨傘運動」後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海外多個城市亦有聲援。
反對港府修法 法律界千人黑衣遊行
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的計劃引起的抗議範圍繼續擴大。香港近千名法律界人士周四身穿黑衣走上街頭,反對修法。
彭定康:《逃犯條例》修訂打擊香港法治
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將特區立法會修訂《逃犯條例》的計劃形容為對香港國際聲譽的「可怕打擊」。而部分香港律師計劃舉行靜默示威遊行,抗議該修法計劃。
港府再修《逃犯條例》 英加外長仍存疑
在各界壓力下,港府再修《逃犯條例》,但依然拒絕在法例中明文納入公開審訊和不能強迫認罪等權利。香港保安局長李家超表示,如真有違反公平審訊等事,港府可交涉,國際社會亦會批評。不過反對者表示,這些修改都不會改變法案「送中」的本質。
法官罕有發聲 :《逃犯條例》修訂挑戰港司法體系
3名香港法官以及12名具有影響力的商法、刑法律師代表周三(5月29日)指出,《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是對香港司法體系的一次重大挑戰,商界、政界、外交界將會遇到越來越多的麻煩。
北京力挺 《逃犯條例》修訂 民陣發起新抗議
香港特區政府《逃犯條例》修訂風波越演越烈。中聯辦、港澳辦、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先後表態支持《逃犯條例》修訂,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則要求立法會就修訂《逃犯條例》恢復二讀。民陣宣佈下月將再發起大規模遊行。
首開先例:香港本土派人士在德獲庇護
兩名香港本土派活動人士在德國獲得庇護,成為香港公民在外國獲庇護的先例。人權組織認為,這表明國際社會對香港的法治和自由失去信心。
牆外文摘:美中衝突必升級,美台建交正當時?
有評論認為,這場貿易戰,中美領導人都沒有示弱的空間,而台灣應避免成為祭品。又有評論認為,在台灣維持現狀的前提下,美國應該在維持和大陸邦交的同時,又和台灣正式建交,即一個中國兩個政府。
黃之鋒被改判 立即入獄兩個月
香港學生領袖黃之鋒本周四雖獲減刑,但須立即入獄。2018年1月被判3個月監禁後,黃之鋒提出上訴,要求改判緩刑或釋放,理由是在2014年的香港民主運動中未擔任領導角色。
逃犯條例議會陷僵局 下一步棋怎麼走?
經過周末的衝突亂局,香港立法會再上演兩派陣營攻防戰。議會劍拔弩張場,《逃犯條例》審議也陷入僵局。修法推行至今,距離港府訂下的目標日期只剩下約兩個月,到底建制派和當局會否施以更強硬手段闖關,是接下來的焦點所在。
香港《逃犯條例》引立法會衝突 民主、建制大打出手
關於《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爭議在香港不斷升級,甚至演變成了肢體衝突:民主和建制兩派議員周六在立法會「爭奪陣地」的過程中發生推撞,導致數名議員受傷。立法會秘書處宣佈下周二重新開會,選舉相關條例修例草案委員會主席。
德語媒體:北京的法律長手
剛剛過去的周日,香港再度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香港立法會擬議中的《逃犯條例》修正方案,引起一些人對香港司法獨立性的擔憂。
陳同佳殺人案 引爆反《逃犯條例》大遊行
13萬港人參與的反《逃犯條例》遊行,源於去年一宗港人在台灣殺害女友後逃回香港的案件。由於港台兩地沒有引渡協議,特區政府遂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卻引發香港各界的反對和憂慮。
香港13萬人遊行抗議修訂《逃犯條例》
香港特區政府提出《逃犯條例》修訂,在社會引起極大爭議。據抗議組織方表示,有13萬人參與遊行。政府則回應遊行人數多寡並非重點,重申修例確有實際必要,以堵塞現有法律「漏洞」。
恐修法打開引渡大門 林榮基「流亡」台灣
極具爭議的引渡法例雖然還未獲香港立法會通過,但已經有香港人決定「流亡」異鄉——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這次離開後,未必有回家的一天。
專訪:林榮基的「最後一次遊行」
香港立法會將即在本周首讀備受爭議的《逃犯條例》,過萬人在首讀前夕(3月31日)上街反對,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也是其中一人。他日前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這很可能是他最後一次現身遊行隊伍,感嘆這個條例迫使他成為香港首批「政治難民」。
香港引渡法爭議﹕一宗殺人案打開潘朵拉盒子?
中港二十多年來談不攏的引渡安排,卻因為一宗在台灣發生的殺人案忽然破局。面對本地與國際,不同政治光譜對逃犯條例修訂的質疑聲音,港府稍為讓步但仍無法平息爭議,而且計劃用幾個月時間立法實施。
上一頁
第5 頁,共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