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專題報導:新冠疫情與疫苗
關於新冠疫苗的最新消息都在這裡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疫情打擊蔡英文信任度 專家:恐影響地方選舉
在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之際,總統蔡英文的信任度也自2019年11月以來首次低於50%。專家分析,這波疫情帶來的政治效應,恐怕會延續至2022的地方選舉。
德語媒體:中國疫苗外交並非無私
德國《商報》關注中國對全球出口新冠疫苗已遙遙領先,遠超過美國和歐盟。《法蘭克福匯報》則注意到,亟需疫苗的台灣四處求助,卻不願接受來自中國大陸的援助。
德國取消疫苗接種排序:現實依舊很骨感
從6月7日開始,德國取消新冠疫苗接種排序規定,理論上大家都可以接種疫苗了。但問題是:疫苗太少,很多老年人和基礎病患者還在排隊。政策通報與現實操作之間有著巨大差距。
美參議員乘軍機訪台捐贈疫苗 北京堅決反對
美國三位參議員6月6日上午訪台三小時,宣佈將捐贈台灣75萬劑疫苗作為援助。美方表示,不會讓台灣在疫情中孤軍奮戰。此舉引起北京不滿。
中國與東協建立對話30周年:東南亞對中態度為何?
今年是中國與東協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6月7日至8日中國外長王毅將與東協各國外長舉行會議,過去數十年中國與東協關係越趨緊密,各國態度如何?
新冠危機:防疫成功是怎樣變得危險起來的
當防疫措施發揮作用時,它同時可能成為一個問題:成功的預防措施會使得疫情看起來不那麼嚴重,一些人因此覺得,這種病毒實際上並不危險,採取嚴格防疫措施是沒有意義。防禦措施的成功有時會激起社會的不信任,甚至是排斥情緒。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這一周,「六四」迎來了第32個紀念日。中國迎來了「三孩」政策。廣東迎來了抗疫情警報。華為用戶迎來了「鴻蒙」。除此之外,過去的一周還有哪些大新聞和我們迎面而來?德國之聲為您一一梳理。
中國批准科興疫苗對兒童青少年緊急使用
中國科興公司董事長尹衛東周五(6月4日)接受中國央視(CCTV)採訪時說,中國已批准在3至17歲的人群中緊急使用科興生物的新冠疫苗。何時向年輕群體提供疫苗取決於衞生部門制定的疫苗接種策略。
台灣新冠疫苗荒 美日伸援手
在傳出日本要供應台灣新冠疫苗後,多家日媒3日報導,日本將供應124萬劑的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給台灣,預計4日下午抵台。此外,台灣也將與其他亞洲國家一同獲得美國分發的新冠疫苗。
街訪台灣人:會打「國產疫苗」嗎?
台灣新冠疫情持續升溫,5月11日至今新增本土病例已逾8000人,累計死亡人數超越SARS時期。目前疫苗接種率僅約2%,當局急購國外疫苗,以及兩款未完成第二期試驗的「國產疫苗」,本月底將開展大規模接種計劃,期望每周施打百萬劑。德國之聲在「重災區」新北市進行街頭訪問,瞭解民眾的看法。
南非讚世衛核准科興疫苗 國藥喊話供貨全球
南非總統2日表示世衛核准科興疫苗是「關鍵的一步」,並再次呼籲製藥商放棄新冠疫苗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同日,中國國藥集團宣佈,可望在下半年提供全球超過10億劑疫苗。
世衛核准中國科興疫苗作緊急使用
世界衞生組織1日核准了中國的科興疫苗做緊急用途,這也讓科興繼中國國藥的疫苗後,成為第二支被國際機構批准緊急使用的中國新冠疫苗。現在科興可以被用於低收入國家的COVAX計劃。
疫情緩解! 德國降低疫情風險等級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周二將德國的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評估從 「非常高」下調到「高」。目前,德國所有聯邦州「7日內每10萬人新增病例指數僅略高於35。不過德國衞生部長施潘告誡人們不要掉以輕心,表示「我們仍然處於疫情期」。
廣州疫情跨市傳染 佛山也半封城
廣東省疫情來勢洶洶,其中廣州出現印度變種病毒株,深圳出現英國變種病毒株。廣州、佛山多區已實施封閉管理,部分市內交通停駛,航空業也受衝擊。
台灣購千萬「二期」國產疫苗 在野黨質疑安全性
台灣疫情持續蔓延,但僅約1%人口接種疫苗,疫苗供應嚴重不足。當局30日證實已向國內疫苗廠商採購1000萬劑疫苗,惟相關措施引來在野黨的質疑。
譚德塞博士的艱難戰鬥
世衛組織需拿出新冠抗疫戰政績。然而,迄今,世衛疫苗接種計劃展不順。在5月24日至6月1日的世衛大會上,該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替自己辯護—— 他也在為自己世衛大會上,該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替自己辯護—— 他也在為自己的職位而戰。
何處尋疫苗?蕭美琴爭取美國 郭台銘放眼德國
鴻海創始人郭台銘表示,有意申請進口500萬劑德國BNT疫苗,直運台灣。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則在美台高層會談中向美方表達了對疫苗的急迫需求。目前,台灣正設法緩解染疫數量激增的局面。
香港鼓勵疫苗接種出奇招 地產商推「打針抽樓」
香港民眾「疫苗猶豫」的情形嚴重,有房地產業者出奇招,宣佈捐出價值千萬港元的全新住宅單位,提供接種新冠疫苗的香港居民抽獎。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打針送樓」是否能提高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
事實核查:應該讓孩子接種新冠疫苗嗎?
繼加拿大和美國之後,歐盟現在也批准為12至15歲的少年兒童接種BioNTech/輝瑞公司的疫苗。其他疫苗也有望盡快獲得批准。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接種疫苗呢?
研究:國藥兩款疫苗保護力超過70%
根據發表在美國醫學雜誌上的最新研究,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兩款疫苗保護力均超過70%。但一些專家指出,這份研究的受測者主要為年輕男性,女性樣本明顯不足。
外行人也能開快篩站?德國疫情催生出的「新商機」
在德國,開間快篩站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容易。無需相關知識背景,外行人只要上網完成課程,就能申請經營快篩中心,而且輕鬆就能獲得到政府補貼。這是否成為了牟取暴利的新途徑?
台灣的疫苗危機何時才能解除?
台灣過去一年多是防疫模範生,卻在近幾周出現破口而導致確診人數快速上升。台灣政府為此除了延長第三級警戒,並緊急調配醫療資源之外,也積極尋求疫苗供應。然而,疫苗採購對台灣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台灣政府希望10月能讓60%人口打到疫苗。
快熬到頭了?德新冠感染降到警戒值以下
德國新冠感染率的一個重要指標——過去7天每十萬人發病率終於重新降到了50以下,這是去年10月20日以來的首次。
台北醫院醫生工會警告「醫療崩潰在即」
台北市醫院工會在臉書上警告台北「醫療即將崩壞」。市長柯文哲也表示,跟印度相比,台灣死亡人數可能才要開始。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聲稱,中國「沒在打的(疫苗)我們有點興趣,他們在打的,我們不敢用」。 蔡英文則提到疫苗簽約因「中國的介入」而延遲。
未來如何預防瘟疫大流行?
如何預防今後的瘟疫大流行?這是世衛組織年度會議的核心議題。但許多發展中國家眼下關心的卻是另一個更緊迫問題:無法獲得新冠疫苗。然而,在不少發達國家,已開始為重症率並不高的青少年接種疫苗。
如何才能讓人們自願接種疫苗?
免費大麻、彩票還有不朽文書:世界各地的人們受到五花八門的鼓勵,去接種新冠疫苗。其實,採用這些手段有其嚴肅背景。
不只「疫苗外交」台灣拉美邦交國的「究極選擇」
過去幾個月,台灣友邦巴拉圭因中國「疫苗外交」誘惑出現轉向北京靠攏的跡象。但專家告訴德國之聲,一旦巴國出現政權轉移,這個可能性將再次浮現。
復星醫藥:願將德國BNT疫苗供應台灣
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擁有德國BioNTech新冠疫苗獨家代理權的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日前表示,有意願將疫苗服務於台灣同胞。但台灣衛福部長則回應說,沒有收到任何相關申請。
全球健康峰會:日本替台灣發聲
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全球健康峰會上表示,支持台灣以世衛觀察員身份參與WHA。德國總理梅克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則在峰會上許諾,會捐贈更多疫苗給有需要的國家。
「鐵一般」的聯盟:文在寅美國之行收獲頗豐
韓國總統文在寅訪美之際,美國總統拜登強調,兩國對北韓核武計劃非常關注,要求必須有一個外交解決方案。兩國領導人還同意取消有關韓國導彈研發的剩餘限制。文在寅的安全顧問指出,這意味著韓國恢復 "導彈主權 "。
歐盟七月啟用疫苗證書 承諾捐一億劑疫苗
歐盟國家已就歐洲範圍內的新冠疫苗接種、測試和康復證明等疫苗證書相關細節達成一致,這將讓之後的旅行更為便利。此外,歐盟本週五也承諾最晚在2021年年底前,向較貧窮國家捐贈一億劑新冠疫苗,以幫助這些國家更快從此次疫情中恢復。
美韓峰會聚焦北韓 抗中與否有分歧
韓國總統文在寅19日開始展開訪美行程,預定於21日在華府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雙方預期將聚焦朝鮮半島局勢,並討論如何在其他領域展開廣泛合作。
德國一周大小事
德國新冠新增感染率有下降趨勢;部分地區推出給兒童的「棒棒糖」PCR測試;聯邦家庭部長因「抄襲門」請辭;騎自行車戴安全帽的德國人越來越多啦!一起來看看本周德國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小事。
金門縣呼籲向中國大陸購買疫苗 陳時中:"很難啦"
台灣金門縣長呼籲准許金門向中國大陸購買新冠疫苗。台灣衛福部長表示,可以提出申請,但強調「大概很難,(因為)大家對中國疫苗都不是那麼有信心」。今天台灣行政院宣佈,從COVAX平台購買的40萬劑韓國產阿斯利康疫苗運抵台灣不久後可以開始施打接種。
專訪:台灣疫情再起的關鍵因素
過去一周,台灣境內突然增加了超過900例的新冠本土案例,這也迫使台灣政府必須推出一系列的緊急措施。專家認為,台灣過去一年在防疫上的成功,在許多方面,可能使台灣大意失荊州。
都可以打了?德國6月7日起取消接種排序
在德國,16歲以上的人很快都將有資格接種疫苗。不過,聯邦衞生部長強調,至人人都能輪上,還需要一定時間。
新冠疫情如何能降級為「大號流感」?
新冠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疫苗接種的推進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極不平衡。這場肆虐全球、連綿一年有餘的疫情,究竟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結束?
台灣疫情惡化 外交官盼爭取更多疫苗
在台灣本土新冠疫情持續惡化後,新北市17日率先表示已逐步將防疫警備調整至「准第四級」,呼籲民眾做好心理準備。此外,駐美代表蕭美琴也說,將極力爭取美國6月底向海外釋出的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2.0」就要來了?
全球大部分人還在等待接種第一針新冠疫苗。不過,藥企們早已開始著手研發新一代疫苗,以便更好對抗變種病毒。
防疫「優等生」台灣為何深陷疫苗短缺困境
被看作是全球防疫模範的台灣最近幾天突然疫情大爆發,確診病例迅速攀升。本周一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已多達333例。由於從今年3月開放疫苗施打至今,台灣的疫苗接種率十分低,不足1%,這也為台灣控制這一波疫情的進一步擴大帶來了諸多問題和挑戰。
明年就應重新接種新冠疫苗?
有德國專家提醒,接種新冠疫苗後的免疫力將持續半年左右。此外,義大利的一項大規模研究表明,接種第一劑疫苗5周後便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
阿拉斯加偏遠地區如何防疫?
一名醫師在阿拉斯加育空堡發起了疫苗施打活動,在團隊的努力下,當地原住民接種了新冠疫苗,近期已沒有新增病例。
富國兒童再等等!世衛呼籲先向窮國提供疫苗
鑑於新冠疫苗目前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世界衞生組織呼籲富國先向貧困國家捐贈疫苗,而不是現在就忙於給本國兒童接種。
台灣本土感染數持續上升 疫苗施打一位難求
台灣三天內一共新增了58名本土確診患者,北部地區進行大規模消毒。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由於確診者足跡尚待調查,因此暫不升級第三級警戒。此次疫情升溫也使各大醫院疫苗施打預約一位難求。
歐洲四分之一成年人口抵制疫苗
當有足夠的新冠疫苗供給時,歐盟仍有一部分成年人不願接種,對疫苗猶豫不決的程度似乎與他們使用社交媒體的習慣有關。
豁免新冠疫苗專利?中方表示願配合WTO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支持豁免疫苗智慧財產權這一提議,對此,歐盟持懷疑態度。中國商務部表示,中方支持WTO關於新冠疫苗等抗疫物資智慧財產權豁免提案進入文本磋商階段。
俄羅斯批准動物新冠疫苗
世界衞生組織警告,動物可能攜帶新冠病毒並傳染給人類。芬蘭和美國研究人員正開發相關疫苗,但俄羅斯已經領先了一步,批准了全球第一款給動物的新冠疫苗。
德國入境檢疫新規:已接種疫苗者無需隔離
對於渡假返回者和其他入境者,疫情下入境德國的條件有所放寬。新規包括:已完成疫苗接種者或新冠康復者毋須隔離, 但有一種情況時例外。
台灣社區感染激增 防疫優等生會否「破功」?
台灣周三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案例共16人,其中有3例感染源待釐清。前一天,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台灣正式進入社區感染,將防疫措施全面升級。
部份解封 德國民眾出門透氣
德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陽光普照。由於疫情減緩,加上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已接種疫苗,一些地區的限制措施得以放鬆,戶外餐飲和啤酒花園也重新開放。
上一頁
第7 頁,共1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