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專題報導: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硝煙四起。這場牽動全球的貿易爭端因何而起?涉及了哪些核心利益?雙方手中有哪些牌?未來又會呈現怎樣的走向?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英媒:中國軍演迫使拜登考慮擱置取消中國關稅決定
中國10日宣佈結束於台灣周圍的大規模軍演後,路透社獨家報導稱,軍演迫使拜登政府思考是否擱置取消部分中國進口商品關稅的想法。對此,白宮否認拜登已作出相關決定。
Ifo經濟研究所: 與中國貿易戰將使德方損失慘重
德國著名的Ifo經濟研究所表示,若和中國發生貿易對抗,德方所受經濟損失將是英國脫歐帶來損失的6倍,而最大輸家會是汽車產業 。
再次著眼「中國芯」:美國正醞釀新限制措施
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稱,美國考慮收緊對中國記憶體晶片製造商的出口,禁止對行業領頭羊「長江存儲」出口用於製造先進NAND閃存晶片的設備。若這一舉措得到批准,將是美國針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最新打壓。
白宮證實拜習本週通話 台灣與俄烏戰爭為談話重點
美國白宮26日證實拜登與習近平預計將在28日舉行電話會議,內容可能涉及台灣、俄烏戰爭以及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但一名白宮官員強調,拜登尚未針對如何處理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做出決定。
打擊中國晶片產業 美國施壓ASML擴大出口禁令
美國試圖打擊中國晶片產業崛起。彭博的報導引述知情人士,指華盛頓已向荷蘭施壓,要求其禁止半導體製造設備大廠阿斯麥(ASML)向中國出售生產晶片所需的關鍵設備。消息一出,ASML股價應聲下跌。
美媒:拜登最快本週取消部分對華關稅
多家外媒引述知情消息報導,美國最快可能本週宣佈取消部分對華關稅,不過由於拜登政府內部嚴重分歧,加上為了制衡與北京的貿易關係,該決定仍存在變數,拜登也可能為此祭出妥協方案。
美國對取消部分對中關稅有分歧? 戴琪稱緩解通膨有限
白宮對於是否撤部分對中關稅出現意見分歧,美國貿易代表戴琪22日出席聽證會時,表明對中關稅是「重要籌碼」,可以提高美國經濟中長期競爭力,對於緩解當前美國面臨的高通膨效果有限。
消息人士: G7峰會前白宮不會更動對華關稅措施
熟悉內情人士稱,出於抑制國內通膨考慮,有意部分改變對中國商品關稅政策的美國總統拜登不會在七國集團(G7)下周德國峰會前作出決定。
耶倫:川普時代部分對中關稅「毫無戰略意義」
俄烏戰爭和新冠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大亂,使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8.6%,創40年來新高。繼美聯儲(Fed)在上週宣佈升息,拜登政府也考慮移除部分對中關稅,甚至停止徵收聯邦汽油稅,藉此緩解通膨壓力。
美國通膨何解?戴琪:應審慎處理中美貿易關係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6日表示,通膨是個複雜議題,拜登政府在對抗通膨時,不該只專注於透過中國關稅來解決問題。她也重申,華府必須以一種深思熟慮的方式處理中美貿易關係。
美商務部長 : 華府研究取消部分對華關稅以抗通膨
面對幾十年來最高的通膨,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週日透露,拜登政府正研究取消部分川普執政時期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此外,她還認為,晶片短缺的情況可能延續至2024。
澳洲商界期待恢復中澳關係 華人不敢太樂觀
澳洲新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 )和工黨政府的上台,重燃了包含中國政府在內,許多人認為可以改善中澳關係的契機,但中澳貿易戰會結束嗎?
受不了高通膨?拜登:考慮取消對中國部分關稅
美國正面臨40年來最嚴重的通膨問題。美國總統拜登週二(5月11日)表示,白宮正考慮削弱川普時代的對華懲罰性措施,甚至「完全取消」,解決通膨是他的「首要之務」。美中關稅貿易戰有望因此迎來轉折點嗎?
美考慮取消對華關稅 共和黨也「叛離」川普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透露,正在考慮取消川普时期引入的對華懲罰性關稅,以應對美國高企的通膨率。白宮方面還建議北京方面也對等取消部分對美關稅。與此同時,共和黨人也開始呼籲降低對華關稅。
美考慮降低對華徵稅 關稅戰有望稍緩?
自美國前總統川普執政期間開打的中美關稅戰持續多年,白宮顧問週四(4月21日)透露風聲,可望在部分非戰略性的中國商品上降低徵稅。
客座評論:世界正在形成兩大集團的對抗
俄烏戰爭已近兩個月。政論家鄧聿文認為,該戰爭帶來的一大戰略後果是在全球加速促進兩大對抗集團的形成,讓世界重新步入冷戰格局。它的某種帶有標識性的訊號,就是最近召開的北約外長會議首次將其亞太夥伴納入,並表示要應對「中國影響力」。
「印太經濟框架」納台灣? 美又「戰略模糊」
台灣多次表達加入美方「印太經濟框架」的期待,但顯然這個議題除了經濟考量,還有政治上的顧慮。中國方面又是如何看待美方這個新的經濟戰略?
美國重新豁免352項中國進口商品關稅
這些豁免措施在2020年底失效,現在將延長至2022年底。美國政府原本研議549項豁免,但最終只有352項獲批,有哪些商品取得豁免?
研究:俄羅斯在貿易戰中的損失會遠大於西方
根據一項研究結果,從長遠看,俄羅斯在貿易戰中的損失將明顯大於美國及其盟友。俄羅斯經濟總產值每年將比貿易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減少將近10%。
德語媒體:戰狼外交令中國受損
長時間以來,北京同華盛頓和布魯塞爾一直爭端不斷,而對於這種緊張關係的產生,中國的戰狼外交官們可以說"功不可沒"。
美國商會稱拜登考慮對中國另啟貿易調查
美國商會透露,拜登考慮對中國啟動貿易調查,並可能對華會實施新的關稅。與此同時,美國還可能和歐洲和其他盟友更緊密合作,向中國要求為國際企業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中美貿易戰:數據曝北京採購承諾存巨大缺口
美國公佈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的採購遠不及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的承諾,美國官員呼籲中國採取「具體行動」,對此中國如何回應?中美下一步會如何談判?
客座評論:美國經濟會面臨貨幣財政雙收縮嗎?
美國的經濟年度報告出爐了,作為依然的世界頭號經濟體,美國經濟的未來走向自然會有全球性的影響。中國經濟學者沈凌繼續幾年來的習慣,對比一下中美之間的差距,展望一下未來的發展趨勢。
爭端纏訟十年 WTO允許中國反制美關稅
只要遵守嚴格的條件,國際貿易規則允許使用反傾銷稅,而若有爭端,案件往往會被提交至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構。這次的決定是世貿組織第二次允許中國,對被認為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的美國反傾銷稅進行報復。
美跨黨派議員呼籲政府豁免中國商品關稅
拜登19日才說因為中國沒有達到貿易協定採購目標,要解除關稅「還早」。20日141名來自不同黨派的議員就提出不同的想法。這是跟總統唱反調?
德語媒體:奧運車隊經過時請屏住呼吸
立陶宛同中國之間關係緊張,德國企業夾在中間兩頭犯難。《明鏡周刊》關注這一「危險的先例」。《南德意志報》發表的雜文調侃中國「零容忍」防疫策略,「如果有奧運的車輛從身邊經過,(北京)市民最好屏住呼吸並把目光垂下來」。
客座評論:疫情時代的中國高科技公司還會好嗎?
貿易關稅戰還未結束,新冠疫情依然綿延不斷: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高科技頭部公司前景如何?在與美國同行的比較中,又處於怎樣的地位?經濟學者沈凌對此進行了一番審視。
2022年美中關係將走向何方?
美國和中國陷入日益嚴重的經濟和地緣政治之爭,這樣的競爭關係預期會在明年繼續加劇。
2022年中美關係主軸:「緊張管控」
德國之聲專訪獨立學者吳強,他表示,中美在2021年於許多領域都持續深化雙邊對抗,也指出,中美雙邊關係2022年會以「緊張管控」的主軸持續發展。
北京採購承諾快到期 專家:2022美中經貿對抗持續
據稱上個月拜習會前,北京曾誓言「要購買美國能運過來的任何東西」。但中美貿易協議即將在12月31日到期,北京採購量還差40%。這會影響到美中未來一年的經貿關係嗎?
阻北京軍事發展 美又雙叒叕拉黑中企
出於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考慮,美國在貿易黑名單上新增了27個來自中國、日本、巴基斯坦和新加坡的實體。但8家中企格外引人注目。
澳媒:抵制北京冬奧 澳洲拟不派官員參加
澳媒披露,澳洲将不派官員參加北京冬奧會,但這並不影響運動員參賽,澳洲尚未對此做出回應,當地媒體稱,當局仍在等待盟友美國政府做出是否抵制北京冬奧的最後決定。
韓國半導體商欲改造中國晶片廠 美國反對
路透社報導,韓國半導體公司SK海力士欲將荷蘭ASML的關鍵設備導入其在中國無錫的工廠,然而美國對此反對。SK海力士擔心,這將影響其與三星、美光等業界對手的競爭。
路透社: 中國駐美大使館施壓美企反對涉華議案
據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中國駐美大使館最近幾周向美國的高管、企業和商業團體施壓,要求他們在美國國會反對與中國相關的議案。
封堵華為、中興設備 拜登簽署《安全設備法案》
自2019年起,美國政府多次對華為、中興等中國通訊設備商祭出禁令,如今終於正式通過參眾議院表決,立法禁止被點名的中國通訊商向美申請新設備許可證,要在美國國內根絕華為等中國設備。
美中貿易協議:中國未達標 戴琪仍稱談判有進展
距離2021年結束剩不到兩個月,中國僅達貿易協議承諾目標的六成。外界關心中國若未履行承諾,華府會有什麼行動,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對此發表談話。
六中全會之際 看習近平的一盤大棋
儘管之前坊間有各種中國政治高層激烈內鬥,反習力量孤注一擲,威脅習近平統治權威的傳言流出。但從目前情況來看,2021年11月8日開始的中共六中全會,將會進一步鞏固習近平的統治地位。DW為您整理,掌權後的習近平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劉鶴與耶倫通話 雙方強調各自關切點
中國商務部網站新聞稿稱,雙方就宏觀經濟形勢、多雙邊領域合作進行了務實、坦誠、建設性的交流。美國財政部指出,耶倫在會談中 "坦率提出了關切問題"。
民調:不足半數美國人相信軍事實力強於中國
今年七月美國智庫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相信美國更具軍事優勢的受訪者已不足半數,不過,相信中國軍事實力強於美國的則只有18%。
牆外文摘:中國攻台,要有就是一個大動作
有評論認為,中國對台灣的外島採取軍事行動,政治代價和經濟代價都是很大的。如果一下子拿下台灣,它得到的東西就非常大。所以,中國對台的軍事動作應該不會是蠶食性的,而是要有就是一個大動作。
美中貿易代表通話 就雙邊經貿關係「坦誠交流」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通話,就華盛頓認為不公平的中國商業行為進行討論。這是中美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自雙邊關係在川普任內受損後第二次對話。
中美試圖重建溝通渠道 楊潔篪赴瑞士會見沙利文
據知情人士向《南華早報》透露,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和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本周將在瑞士舉行會談。針對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的對華貿易政策演講,官媒《環球時報》刊發社評呼籲「考慮用非貿易戰脅迫方式與中國共商解決問題」。
美國商會: 美企對中國業務恢復樂觀
美國商會與普華永道9月23日公佈的最新年度調查顯示,美國企業對中國業務的樂觀程度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準,達到3年來的最高點。不過,美企依然對中國嚴苛的防疫措施持保留態度,也對北京近期加大經濟監管力度感到不安。
中國挑戰美國太陽能板關稅 遭世貿組織駁回
世界貿易組織駁回了中國對美國限制太陽能電池板進口措施提起的訴訟,原因為何?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中美應「排除干擾、聚焦合作」
中國新任駐美大使秦剛表示,中國從來沒有挑戰和取代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但他同時也敦促美方「不要觸碰和挑戰中方的紅線」。
美媒:美國財長葉倫考慮訪問中國
彭博社12日在報導中稱,美國財長葉倫考慮出訪中國,雖然財政部尚未證實,但這可能是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美中兩國官員首次舉行面對面的經濟會談。此舉有可能緩解美中關係嗎?
美國商界呼籲拜登重啟對華貿易談判
包括美國商會、全美零售業協會在內的30餘家商界組織8月5日公開致信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財政部長耶倫,要求削減進口關稅、重啟美中貿易談判。這些組織強調,針對中國商品的懲罰性關稅正在拖累美國經濟。
中國6月份進出口強勁 下半年貿易可能放緩
雖然中國6月份進出口貿易還是比同期連年增長,但中國海關總署預告,下半年的經濟數字還是會受到世界疫情等不穩定因素影響。
客座評論:拜登主義——沒有川普的川普抗中路線
拜登擔任美國總統以來,美中關係迄今為止並未出現明顯變化。時事評論家鄧聿文認為,「拜登主義」對華政策全盤繼承了川普的全面抗中路線,並在許多方面還有強化。
美中貿易談判代表首通話 不同調?
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美國貿易代表一直沒有與中國就貿易戰後續繼續溝通,現在終於通上話了,媒體分析,就聲明來看,雙方仍有分歧。
上一頁
第7 頁,共2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