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專題報導: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硝煙四起。這場牽動全球的貿易爭端因何而起?涉及了哪些核心利益?雙方手中有哪些牌?未來又會呈現怎樣的走向?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美貿易戰何時平息?世界各國都著急
中美雙方將在下周重啟新一輪貿易談判,能否盡快達成協議備受關注。德國經濟部長和馬來西亞貿易部長都在北京訪問期間表示,中美貿易戰已經給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希望兩個經濟大國能夠及早平息衝突。
「惡名市場名單」出爐 拼多多首次上榜
新一輪美中貿易談判下星期展開,智慧財產權問題繼續是雙方重點處理的分歧。就在談判前夕,美國公佈年度「惡名市場名單」,中國再多一家大型電商榜上有名。
川普预告習近平來訪 中美貿易否極泰來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在白宮的員工「家庭日」發表簡短談話,透露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將在近期訪美的訊息。 此消息一出,各界都在猜測是否持續了將近一年的貿易戰終將有解。
中美將設「執法辦公室」監督貿易談判成果
美國總統川普上一次在媒體面前論及貿易談判進展,口氣充滿樂觀,雖然比之前承諾的晚,但仍相信貿易談判在四周內能抵達終點,與習近平舉行簽約峰會作結。 但是這個美好的想像卻被美國財務長姆努欽拉回現實。
華盛頓不滿談判進度 中美貿易協議仍有變數
中美貿易代表團在經歷九次會晤後,傳出美國仍對特定議題的談判進度不是特別滿意,並認為這些議題妨礙雙方終結貿易戰。
川普会見劉鶴 預告達成「空前」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再與中國代表劉鶴見面,雙方維持著一貫的禮貌與樂觀態度,預示著貿易談判已經接近尾聲。 習近平雖然沒有親身參與會議,但卻透過新華網表達了讓談判文本達成初步結論的希望。
貿易談判第九輪 川普刘鶴再相逢
中美第九輪貿易談判在華府揭開序幕,美方對首天成果感到樂觀,進入最關鍵議題。接下來第二天的戲碼更吸引眼球,川普和劉鶴會再度交手。
中美貿易談判:「積極訊號」背後的舉步維艱
在北京,美方談判團隊與中方完成了第八輪磋商。儘管雙方均稱談判取得進展,然而海湖莊園簽署「停戰」協議一直未有定論。究竟是哪些因素讓中美在不時「釋放出積極訊號」的同時,始終難以達成最後的共識?
外商投資法通過後首談判 美國是否「回禮」?
今日展開的貿易談判,是中美雙方在外商投資法通過後第一次見面。美國是否會念在中國誠意十足的情份上,放鬆其他方面的堅持,迎來和諧結局?
關稅戰促中國經濟改革?
川普用關稅的大棒推行「美國優先」的政策,引起企業界、各盟國政府以及美國國會兩黨成員的不滿。但這一政策的一個附帶效應卻得到川普反對者的支持:敦促中國改變現有的貿易政策。
中美貿易再談判 川普:關稅短期不變
預告即將落幕的中美貿易戰現在因為川普不放棄關稅威脅而生變。這會不會使得貿易談判觸礁,雙方最後還是收回承諾相背而行呢?
德語媒體:經濟奇跡的終結
中國人大會議上發布了2019年經濟增長目標,同以往相比,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正在明顯變緩,而民間的不安情緒也變得更為突出。
中國通過《外商投資法》 商界半信半疑
中國人大會議以壓倒性的同意票數一致通過了《外商投資法》,訂明年1月起施行。這個火速通過的法案能否真正回應外資企業提出的問題,進而帶動中美貿易談判的突破?
慢工出細活? 中美簽約峰會再延一個月
打了8個月的貿易戰終於迎來了簽約橋段。然而,萬眾矚目的三月底「簽約峰會」卻傳出需要再往後延。美國高官表示,工作很多,欲速則不達。
中國央行:不把匯率當槍使
在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強調,中美雙方都不能將匯率用於競爭性目的。他同時也透露,在匯率議題上,貿易爭端中的中美雙方已經在許多「關鍵和重要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德語媒體:誰說戰爭只有輸家?
中美貿易爭端到底促使中國作出了怎樣的讓步?北京當局又究竟應當怎樣來應對中國經濟降溫?這些都是今年全國人大會議的重要議題,也是德語報刊評論版周末關注的焦點。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華為狀告美國政府違憲;中國兩會召開;中美貿易談判繼續膠著;委內瑞拉危機升級——為您回顧一周要聞。
歐盟高官警示川普不要搞垮了世貿體系
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對華盛頓發出警告。
美貿易逆差不減反增 創十年新高
華盛頓頻頻向外界釋出中美貿易談判的正面消息,但最新數據顯示,關稅戰似乎難以撼動美國對外貿易逆差。 特別是美國幾個頭號目標﹕中國、歐盟和墨西哥,逆差不減反增。
德語媒體:能捉老鼠的貓去哪兒了?
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周二開幕,德語報刊紛紛就此發表了評論。其中,經濟增長目標的下調,成為最受關注話題。
專家 : 「減稅降費」只是把負擔延到未來
中國人大公佈2019年度的經濟增長目標6-6.5%,迎來三十年來最低點。 但是經濟學家沈凌認為這項調整大致符合長期趨勢,並不意外。 反而是當局大力宣傳的「減稅降費」中,暗藏著對經濟發展更深遠的威脅。
川普威脅取消印度和土耳其的最惠國待遇
華盛頓將取消對土耳其和印度最惠國待遇。
美國經濟壓力山大 貿易戰邁入終局
根據報導,中美貿易戰在2018年使美國公司和消費者每月損失44億美元。隨之而來的關稅戰帶來的損失其實對於出口商傷害不大,而是轉嫁到國內商品和消費者身上。
美媒﹕美中將達成重大貿易協議
有關中美貿易休戰的各方消息不斷傳出。但是到底要多久才能完全解決根本分歧,還有關稅存在的必要性各有不同討論。熱戰過後是否會進入冷戰,或是持續悶燒暗鬥? 誰又是最後的贏家?
牆外文摘:中美貿易戰,專制更佔優勢?
有評論認為,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川普对解決真正的中國問題感興趣。在與川普及其團隊打交道時,專制國家比遵循法治的民主國家更有優勢。
只談經濟 莫談政治
中國全國政協會議、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在即。中美貿易戰陰影下的經濟議題預計將成為今年「兩會」的核心。分析人士同時也指出,由於習近平當局對言論的管控日趨嚴厲,因此,本屆會議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很難再對經濟以外的話題發表看法。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美朝峰會、印巴衝突、委內瑞拉……本周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如果您忙到連讀新聞的時間都沒有,不妨花上不到一分鐘時間,看看這7張圖。
中美「清戰場」費時 貿易關稅威脅深遠
美國貿易代表向國內的眾議員表示,就算貿易休戰,美國短時間內也不會放下手上的重要「兵器」。中國駐美大使也對媒體表示,中國達成美國貿易要求需5到10年。
德語媒體:歐洲的反思和川普的「套路」
歐洲應如何看待「亦敵亦友」的中國?中美貿易戰背景下,歐盟應如何自我定位?川普宣布延長「停火」期限,是貿易談判真有進展,還是他一貫的「作秀」套路?
川普喊「簽約峰會」 中美談判細節攻防
貿易止戰在即?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不斷對外放話說「可能」、「接近」、「有望」終結中美貿易爭端。不過有鑑於之前的經驗,恐怕魔鬼還藏在細節裡。
德語媒體:如何破解中國這個難題
《新蘇黎世報》評論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发推稱與中國在結構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恐怕難有真材實料。奧地利《皇冠報》稱,維也納雖對華為有顧慮,但與華盛頓程度不同。
牆外文摘:中美貿易戰,台灣打什麼牌?
有評論認為,中美貿易戰兩強相爭之際,台灣不必擔心被利用,而是要打好自己的牌。另有評論認為,允許第三方介入的兩岸和平協議是一個值得考慮到選項。
德語媒體:歷史重演和「紅色細節」
面對目前西方國家對以華為為首的中國企業普遍的懷疑態度,德語媒體關注了德國學術界的另一種聲音。同時有德國媒體指出,美國如今對中國的各種指責,其實有史可鑑。
喜見談判推進 川普宣布延後對中加稅
川普曾在會晤中向劉鶴說,「本輪高級別經貿磋商取得巨大進展,同時仍有不少工作需要完成」,因此將磋商延長兩天。總計四天的談判長跑下來,川普终於宣佈了重大消息: 將延後關稅期限。
「牆」漏縫了麼?
從2月19日起,中國大陸的網民突然發現,無須「翻牆」就能訪問部分以往被封鎖的美國主要英語新聞網站。外界猜測這與正在進行中的中美貿易爭端談判有關。
中美醞釀諒解備忘錄 談判小步前進
中美貿易談判繼續:本周四,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與中國副總理劉鶴在華盛頓加入高級別的談判。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雙方在此前的談判中達成了一些一致。
客座評論:一個崛起大國的虛弱
第六輪中美貿易談判剛剛在北京結束。政論作家白信認為,這實在是一場很不對等的大國談判,暴露了中國虛弱的一面,破解了中國作為一個新興崛起大國的神話。
貿易戰:川普称或推遲最後期限
中美雙方在北京的貿易談判結束,雙方都釋放出積極的反饋,並首次提出將取得的共識寫入諒解備忘錄。談判下周在華盛頓繼續。川普称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真正協議」的達成,如果必要情況下他會考慮延長加徵關稅的期限。
德語媒體:「舊秩序」與「大革命」
中美貿易爭端是否會讓中國經濟元氣大傷?中國會不會像當年日本那樣陷入長期低迷?面對中國模式的挑戰,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是否還有生命力?周五的德語報刊評論版,探討了這些與中國有關的話題。
德國2018年勉強躲過經濟蕭條
高投資、低失業:看到這樣的景象,人們可能會覺得德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但聯邦統計署最新公佈的數字卻預示著相反的趨勢。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還能不能保住經濟上行?
牆外文摘:習近平班底幼稚低能?
有評論認為,劉鶴率領的赴美代表團經驗不足,談判無能。不僅如此,在國內主政的習家軍表現同樣棋差一著。
澤林視點:普遍嫌疑
弗朗克‧澤林認為,華為事件的教訓是完全清楚的:世界亟需一個獨立於國家利益、創造透明度的國際電訊機構。
川普:貿易休戰期結束前不會有川習會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表示,在截至3月1日的中美貿易休戰期到期前,他沒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打算。
專訪:「這並不僅僅是一場貿易戰」
美國與中國就貿易戰達成的90天「停火期」只剩三個星期,雙方在接下來的時間內是否能達成協議?經濟學者克普利認為,美中矛盾根深蒂固,雙方分歧絕非僅存於貿易領域。目前而言,延長「停火期限」是最有可能的選項。
貿易戰中神速立法 外國企業壓力山大
為了對美國在貿易戰中的要求有所回應,中國當局如今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出外商投資法。這也給已經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帶來了難題。它們擔心,中國政府留給他們評估並針對現有法律草案提出修改意見的時間太少了。
德國電信提議建安全認證機制 審核5G網路
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目前正處於中美爭端的漩渦中心。德國的安全專家們對於這一來自中國的企業也起了擔憂。德國的網路營運商們正在尋求解決該問題的務實方案。
專訪:中美貿易戰發展取決2月特金會
中美貿易談判中,雙方都說取得重大進展。真的是這樣嗎?德國之聲專訪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他提供了深入的解析。
談判有進展無協議 特習料將再會晤
美中兩國高層官員星期四結束了兩天的貿易談判。除了北京購買更多美國黃豆外,雙方達成了什麼共識?為什麼談不出一個協議? 川普为何又說想要見習近平?
中國欲釋放善意 美國70問質疑中國補貼
中國副總理劉鶴在華盛頓與美進行經貿談判之際,中方加速釋放讓步訊號。據中國官媒報導,3月5日舉行的全國人代會上將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彰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而同一天,紐約世貿組織內流傳著一份質疑中國隱瞞補貼計劃的美方文件。
華為公主困金色牢籠 孟晚舟引渡審判推遲
美國不斷強調孟晚舟案與中美貿易爭端無關,但是「談判籌碼」一說滿天飛。新一輪的談判中,會不會因為美國起訴華為和要求引渡孟晚舟而出現變數?
上一頁
第17 頁,共2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