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專題報導: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硝煙四起。這場牽動全球的貿易爭端因何而起?涉及了哪些核心利益?雙方手中有哪些牌?未來又會呈現怎樣的走向?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美國給中國摘帽 專家稱匯率操縱標籤"本不合理"
在新的美中貿易協定簽署之前,美國財政部將中國從匯率操縱名單中移除。分析認為,此舉更多是象徵意義。華盛頓之前指控中國監管機構讓人民幣貶值,以提高出口競爭力。
美中貿協簽署在即 專家看壞未來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定於1月15日與中國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他稱這是重大勝利,還邀請了2百多人參加在白宮舉行的簽字儀式。但白宮官員直到10日才表示,最終的中文文本尚未完成。簽署前還會不會有突發狀況?
中美貿協簽訂時間 川普又出變數
就在中國商務部證實中方代表將於1月13至15日前往華府與美方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久,美國總統川普又表示,協議也可能「稍晚一點」簽署。在貿協簽署時間的問題上,川普已經不是第一次讓中國措手不及
世銀下調全球經濟增長 貿易戰影響中國前景
世界銀行表示,2019年是自10年前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經濟增長最疲軟的一年。 2020年雖然略有改善,但仍容易受到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確定性的影響。
美糧進口衝擊中國?農業官員出面安撫
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農業部一位高級官員表示,中國不會增加進口玉米、小麥和大米的年度低關稅進口配額。
川普先發制人 中貿易代表延後訪美時程
中國貿易代表團預計於1月13日前往華府簽署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並在華府停留4日。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北京為了配合川普在新年夜透過推特發布的簽署日期,決定將出發訪美的日期延後。
德語媒體:歐洲優先!
《明鏡周刊》指出,中美兩國的貿易戰和科技戰短期內不會告終,歐盟應該利用機會從中獲益。《世界報》則關注中國軍方人員來到德國大學從事研究的現象。
德語媒體:中美月中簽署協議
《商報》認為,即使中美能在本月中旬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雙方的核心分歧仍將長期存在。
北京對川普透露出的簽約時間不置可否
本周二,美國總統川普在Twitter上表示,他會在1月15日與中國簽署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簽署儀式在白宮舉行。不過,到目前為止北京方面並未給予該日期以官方證實,至周三中國官媒亦對相關議題保持沉默。
川普:美中貿協簽署時間地點已定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發表推文指出,他會在1月15日與中國簽署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並透露訪華計劃。香港《南華早報》之前報導,中國副總理劉鶴已接受美方邀請,將率領代表團赴美參加簽署儀式。
2020年貿易戰繼續 中國與世界經濟脫節
雖然中美雙方政府都對貿易戰前景表示樂觀,並表示1月將簽署協定,但種種跡象表明,2020年雙方的爭執仍將繼續。因為雙方雖然達成初步共識,但核心問題依舊存在。
「美國優先」 對抗「中國優先」
即便美中12月中旬宣佈部分達成協議,懸而未決的問題依然數不勝數。一場貿易糾紛逐漸演變成兩個大國之間的全面較量。
川普:美中「很快」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
2019年接近尾聲之際,持續已二十個月的中美貿易爭端似乎出現轉機。美國總統川普周六宣佈,雙方將「很快」簽署第一份協議。
澤林視點:沉重的損失 - 中美就貿易爭端達成共識
川普的所謂「第一階段協議」實際上更是停火協議。澤林認為,這一協議顯示出,華盛頓面臨的壓力要比北京大得多,北京基本不會改變其工業政策。
特魯多「攪局」中美貿協 中方:「注定徒勞」
在樂觀了一個月後,中美貿易協議總算有了進一步消息,在新年年初要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在美股一片漲聲和商界叫好聲中,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卻有異議。
華為的危機感
被中美貿易戰推上風口浪尖的華為,改變了對媒體的態度。讓德國之聲走進了它最機密的地方。看一看一家被打得」千瘡百孔」的企業,是如何面對危機的。
專訪:中國經濟增長尚未走出低谷
中國官方最新公佈的經濟數據超過人們此前的預期。在貿易戰持續將近一年半的陰影下,中國經濟整體上似乎沒有繼續下滑。就此,德國之聲採訪了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宏觀經濟學者沈凌。
只要發展「品質高」無須「保6」?
儘管受到貿易戰的影響,但最近幾個月中國的多項經濟數據好於預期。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的GDP增長為6%,如果全年保持這個水準,北京就達到了自己預設的增長目標。
美稱對中出口將翻倍 貿協成敗取決於北京
美中「談妥」第一階段協議後,華盛頓喊停原定於12月15日上路的關稅。不過這個協議既沒有像北京希望的撤銷舊關稅,美國農產品購買實際總量也只是單方放話。這一劑止痛針會有多少效果?
投桃報李 中國部分暫停對美關稅
繼美方取消原定12月15日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計劃後,中國政府周日也宣佈,原定當天開征的針對美國汽車及汽車配件的報復性關稅將暫停。一天前,中美雙方宣佈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已經達成,持續了一年半的貿易戰出現了明顯緩和。
德語媒體:階段性協議 階段性勝利
中美兩國就貿易爭端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德語報刊紛紛就此刊發評論。《商報》認為,兩國都是在巨大經濟壓力之下才互相做出了讓步。《法蘭克福匯報》指出,雙方雖然對立,但好在依然保持對話和交流。
中美階段貿易協議 誰是贏家?
北京方面宣佈中美兩國就貿易爭端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之後,美方表示,預計將在一月初正式簽署協議。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透露,協議不會由川普与習近平親自簽署,而是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與中國副總理劉鶴簽字。
中美貿易爭端:第一階段協議達成!
北京政府宣佈中美兩國就貿易爭端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其內容包括中國承諾從美國進口大量產品。隨著協議達成,原定於周日開啟的中美關稅大戰也暫時偃旗息鼓。
中美初步貿協有譜 傳川普已簽署
雖然白宮目前為止都沒有做出任何正式聲明,但多名消息人士透露,中美貿易談判團隊已經達成第一階段協議,送交川普签署。更有人透露川普已經簽署。這個進展有望緩和已經進行了17個月的中美貿易戰。
研究:貿易戰讓美國人消費步子放慢
美國一家經濟研究機構的最新分析顯示,美中相互加徵關稅的行動影響到美國民眾的消費和收入水準。在汽車消費領域,這一影響尤為顯著。
談判延長 傳美延後徵收中國新一輪關稅
對中國來說,12月15日的新關稅將加劇中國經濟放緩。對美方,關稅可能引起美國消費者反彈,影響人民對政府的支持。雙方都在等對方讓步。
對美貿易繁榮 10月德國出口創紀錄
美國近些年來已成為德國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國。不過,總體而言,德國出口預計明年仍將出現回落。與此同時,美中貿易戰對在華的歐洲企業,特別是較小企業帶來衝擊。
貿易戰衝擊中國出口 對美出口尤其跌
互征關稅給中美兩國貿易帶來重創。中國11月出口增速同比下降1.1%,這是中國連續第4個月出口增速同比下滑。
北京宣佈對美外交官進行「反制」
在今年10月,美國提出新規,要求駐美的中國外交官大小行程都需通報美國政府。北京周五宣佈,對於在華美國外交官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
美方樂觀繼續談判 中方釋放善意
美國國會提出的《維吾爾人權法案》預計兩周內就會有結果,可能給貿易戰增加變數。中方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呼籲美國應當要降低關稅,同時也釋放出善意,對部分美大豆、豬肉實施關稅豁免。
中美談判千回百轉 美官員樂觀依舊
時序入冬,美國預定對中國的商品徵收新一波關稅的日期12月15日逐漸逼近了。美國媒體報導正面消息,預告中美可能在那之前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北京則再次強調,要達成該協議,必須相應降低關稅。
德語媒體:尋找新的對華政策
基民盟人權問題專家猛烈抨擊梅克爾總理的對華政策。中國對川普签署《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案》予以「溫柔」回擊。
川普:等我連任 再簽貿易協議吧
川普周二突然表示,可能要等到2020年11月的美國大選後再解決與中國的貿易爭端。此前有美國官員稱,中美距離達成協議只差「幾毫米」,而中方則表示,有關稅則沒協議。
15年來首次:香港出現財政赤字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部門宣佈,香港今年將出現近15年來的首次財政赤字,直接原因是美中貿易戰和由「反送中」運動引起的持續抗議。
官媒曝北京底線:有關稅沒貿協
中美貿易戰進入第17個月。有美國官員出面表示,雙方距離達成協議只差「幾毫米」。不過看來對北京來說,如果牽涉到美國關稅,「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雙方看來還有得談。
日韓經濟疲軟 也要降息派錢尋"寬松"
中國最新的經濟數據出人意料的展現出探底的曙光。而同時從亞洲的其它兩個重量級經濟體--日本和韓國卻傳來了令人擔憂的消息。
中美貿協拼「最後順產」 川普淡化香港問題
中美若達成初步貿易協議,將暫時化解長達16個月的貿易熱戰。但專家警告,鑑於2020的美國總統大選來臨以及第一階段貿協遇到的阻礙,後續談判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
中方說初步協議有譜 北京警告國內金融風險
中國官媒再次放出初步貿協即將達成的樂觀消息,也說還有後續第二和第三階段的談判。不過中美雙方針對降低或取消關稅尚無共識。貿易戰持續下,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也不斷增高。
中美之間 德國高管如何選邊站?
德國知名民調機構阿倫斯巴赫研究所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顯示,德國政界以及商界高層如今越發擔心,將在對立的中國與美國之間左右為難。大部分受訪者表示要「站在美國一邊」,而認為中國終將取得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的受訪者比例也達到了三分之二。
中美貿易相爭 印度珠寶業得利
中美貿易戰讓印度珠寶業從中漁利。首批外國珠寶製造商已經到印度珠寶加工基地齋普爾選址建廠。
客座評論:人權法案很可能加劇香港亂局
美國參眾兩院日前火速通過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給香港的抗爭行動提供外部支援。政論家鄧聿文認為,客觀來講,該法案可能導致香港亂局加劇。
習近平:中國不怕打貿易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希望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但中國不怕打貿易戰。如有必要,中國會「反擊」。
貿易戰影響美國經濟 更多人申請失業補助
雖然美國的失業率在9月創下50年新低,但是申請失業補助的件數在11月卻出現增長。這給美國的經濟學家提供一個警訊,在中美貿易戰還沒有結束的大背景下,經濟增長仍然充滿變數。
季辛吉:中美貿易爭端可引發一場實戰
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認為,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爭端可能會引發一場真正的戰爭。
大國較量 中美貿易戰大事記(二)
2019年以來,中美貿易談判經歷了起起伏伏。談判多次陷入停滯,又多次看起來迎來新的契機。
貿易協議延到明年? 川普考慮豁免蘋果
美國預計要在今年12月對中國進口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課征關稅,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在中國設有廠房,首當其衝。川普在參觀蘋果公司的美國工廠時,對貿易戰的前景做了最新表態。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會推遲到明年嗎?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表示,如果與北京達不成結束貿易戰的協議,美國將對中國進口產品提高關稅。果真如此,或將使這場衝擊全球經濟的爭議進一步加劇。
中美貿易協定「難產」 川普威脅再加關稅
過去,專家普遍認為彈劾案將會對川普形成壓力,迫使他加速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然而儘管彈劾案在周二進入聽證程序,中美之間盼望已久的貿易協定卻還是不見蹤影。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香港局勢驟然升級、玻利維亞總統辭職流亡海外、川普“通烏門」彈劾程序聽證會繼續進行……花3分鐘,看7張圖,速覽一周大事。
美中貿易協議最後攻堅:魔鬼藏在細節裡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和中國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可能性很高」,但同時他也強調雙方仍在一些細節問題上僵持不下。與此同時,消息人士稱華盛頓計劃將美企與華為合作的許可證再延期兩個星期。
上一頁
第10 頁,共2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