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習近平當上國家主席的政治生涯中,有兩個外交大棋盤。一個就是他的轟轟烈烈的一帶一路倡議。 近十年過去了,第一盤棋是否成功現在還無法定論。但如今的習近平又開始了他第二盤大棋。 而這盤大棋,與其說是他自己啟動的,倒不如說他是順水推舟。 而其中相當一部分的貢獻來自美國總統川普,因為他給習近平擺脫外交困局提供不少機會。跟一帶一路那盤大棋不同,這次習的設計是改變現有的政治和經濟秩序。最近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便是這一盤大棋的一部分。從政治秩序上來說,那就是要建立一個以威權國家為主體的、能跟民主陣營抗衡的世界秩序。而在經濟上,就是建立一個同樣也能跟西方金融、貿易和市場規則抗衡的、有中國參與游戲規則制定的秩序,並且能服務於上述的政治秩序。
北京在烏克蘭戰爭中的作用
而作為這盤大棋的重要一部分,那就是烏克蘭戰爭問題。 由於各種原因,習近平的心是向著莫斯科的。眾所周知,在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前,普丁特意趕到北京跟習近平會面。習近平給普丁一顆定心丸:即一旦普丁戰爭打的不順,北京是不會置之不理的。果然,普丁閃電戰的計劃失敗了,本來也許三天要結束的戰爭,打了三年俄羅斯非但沒有達到目標,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使得烏克蘭的軍事力量比以往更強。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普丁的運氣還是不壞,因為如果在沒有像中國那樣伸出手拉普丁一把的話,西方的制裁效果肯定要好不少。僅以軍工業而言,俄羅斯在沒有西方技術和零件的前提下,肯定是無法自己把軍工業迅速提升到打持久戰的地步。而正是北京提供給俄羅斯無法從西方得到精密機床等無數軍民兩用的工業品和設備,才使得莫斯科得以重振其軍工業。
普丁的好「運氣」
普丁的「好運氣」還體現在川普重新回到白宮。 這個沒有一點兒地域政治概念的美國總統,不僅自己對俄烏之間的矛盾瞭解甚少,就連他手下的官員們,也是缺乏專業能力。以致於他還自我感覺很好,以為能在24小時內把戰爭結束, 並且能成功把俄羅斯拉到美國一邊,從而跟中國分離。 而事實卻是,川普在阿拉斯加跟普丁的會面期間,幾乎成了被普丁操縱的木偶。以至於普丁得意洋洋把這次會面作為已經設計好的和平計劃來販賣。這次在天津的上合峰會上,普丁專門就此事向參會人兜售他和川普的會談內容,而把烏克蘭和歐洲國家則定性為破壞阿拉斯加和平方案。
當然,應該承認,川普這個沒有戰略思維的總統,很容易人雲亦雲。據金融時報報導,川普在最近跟歐洲領袖和烏克蘭總統的白宮閉門會議中提議,今後在烏克蘭長達1300公里的前線建立一個非軍事區,並邀請中國來參與維和部隊。而川普這一提議完全是從普丁那裡搬來的。因為普丁在阿拉斯加就如此建議。
習近平的舉棋不定
普丁當時在阿拉斯加會面時提出的中國維和部隊的建議, 並沒有事先跟北京商量,儘管在今年二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跟官方有著直接聯繫的中國參會者委婉地表述過,中國願意參加烏克蘭的維和部隊。而當時歐洲國家和烏克蘭反應並非持反對態度。
但是,在阿拉斯加會面時, 普丁顯然沒有跟北京打招呼,而自己主動提出讓中國派維和部隊。其目的很清楚,普丁深信,習近平始終不渝地站在俄羅斯的一邊。而幾個月前,外交部長王毅說的「中國不希望看到俄羅斯在烏克蘭失敗「,則更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成員,中國參加維和部隊,將對莫斯科擺脫外交孤立更有利。 而一旦俄羅斯跟烏克蘭在非軍事區發生戰事,那中國維和部隊肯定會更偏袒俄羅斯。
但中國代表在今年二月曖昧地提議時,戰局跟現在的不一樣。 現在的戰況是,烏克蘭儘管在前線由於兵力不足,不如俄軍更有優勢,但防守比進攻更容易。俄軍雖不時有領土上的進展,但總體來說,並非那麼順利。而烏軍的中程和遠程的導彈和無人機也夠普丁頭疼的。烏克蘭目前的戰略很明確,就是摧毀俄羅斯的經濟來源(即石油管道、煉油廠、軍工廠和基礎設施)從而切斷莫斯科軍事資源向前線輸送可能性。而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烏克蘭最近已經動用的自己研發的多種導彈打擊和癱瘓俄羅斯的軍工和基礎設施,特別是使得俄羅斯在最近十天內失去了近25%的汽油和柴油生產能力,以致於俄羅斯不少地方鬧起了汽油荒, 同時也影響了前線的進展。
習近平對這一切肯定很瞭解,北京不得不擔心,如果普丁依然沒有結束戰爭的意願,那烏克蘭這種做法將繼續下去。而這樣下去,俄羅斯自己的經濟崩毀就危在旦夕。習近平對此發展不是不瞭解。他不僅不願意像北北韓那樣太公開地支持俄羅斯。因為這樣會遭到西方的嚴厲制裁,而且,北京對是否派維和部隊到俄烏前線,也變得舉棋不定。因為誰知道一個經濟上快崩潰的俄羅斯,和一個不買賬的烏克蘭會如何對待這個骨子裡支持俄羅斯的維和部隊呢?
把頭埋在沙裡的鴕鳥
同理,習近平這次在天津的上合峰會宣言裡隻字不提烏克蘭戰爭,也體現了中共內心的矛盾。 因為按照普丁的意思,應該在天津宣言裡公開為他的所謂「侵略」罪名平反,而把歐洲和烏克蘭說成是和平的阻撓者,而按照莫迪的想法至少應該喊一下中止烏克蘭戰爭的口號。但習近平這次算是來了個迴避。這樣似乎誰也沒得罪。而恰恰這種沉默,也體現了習近平並不具備真正成為世界領袖的資格。
基輔狹小的外交空間
從烏克蘭方面來說, 對習近平政府的態度並不穩定。一方面,當基輔看到現在很多俄羅斯自殺無人機的重要零件來自中國,看到中國雇傭兵在前線為莫斯科打仗,同時又看到習近平和普丁如此親熱,無法抑制內心對北京的憤怒。因此,在普丁提出中國參加維和部隊後,澤倫斯基明確表示反對。 但另一方面,由於川普這個喜好威權主義國家(如俄羅斯)總統的存在,烏克蘭的外交施展的空間並不大大。
習近平的最後機會
從習近平角度來說,儘管他內心支持普丁,但卻不願意丟失今後參與烏克蘭重建的機會。中國畢竟有「廉價物美」的長處,比如以低廉的價格承包工程項目,而這也許就是習近平的機會。某種程度上,習近平也確實想今後抓住這個機會,這就是為什麼他在烏克蘭34周年獨立日那天給基輔發去了賀信。
習近平很可能還有一個很好的機會。那就是,在今後的幾個月,他的俄羅斯鄰居基礎設施和煉油設備很可能被烏克蘭的導彈破壞不少。面對如此後方被打但嘴又硬的普丁,習近平不妨站出來,規勸一下普丁停戰。一旦他能這麼做,一方面能在歐洲一改以往的形象,另一方面,對他的第二盤全球大棋的操作也很有利。
但筆者堅信,如同沒有戰略思維的川普,習近平也不具有這種政治智慧和膽量。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德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