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安倍晉三
日本政治人物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再見里約!安倍晉三扮超級瑪麗"東京見"
因寨卡病毒、奧運村設施簡陋、運動員失竊等事件--之前不被看好的里約奧運在雨中閉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化身電玩形象接棒里約。
戰敗71周年,安倍向靖國神社送祭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戰敗無條件投降。而每逢戰敗紀念日,這幾個問題都頗受外界關注:日本當權者是否在這一天參拜靖國神社?在講話中是否道歉?中、韓又作何表態?
安倍任命新防衛大臣 曾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周三任命稻田朋美為防衛大臣。具有濃厚民族主義色彩的稻田朋美是安倍的親信盟友,她曾多次參拜具有爭議的靖國神社。法新社指出,這一任命或令中國和韓國感到不安。
日本國會上院選舉 自民黨明顯獲勝
在日本國會上院的選舉中,安倍首相領導的自民黨獲得明顯優勢。這是否意味著已掃清了修憲的障礙?
日本議會大選:安倍能否得償所願?
周日舉行的日本參議院選舉中,首相安倍晉三有望進一步擴大執政黨在議會中的多數優勢。
歷史性訪問:歐巴馬為廣島獻上花圈
即將卸任的歐巴馬是歷史上第一個訪問日本廣島的美國總統。1945年8月,這個城市被美軍投放的原子彈夷為平地。如今歐巴馬呼籲全球各國都應該徹底放棄核武器。
G7峰會開幕 七國首腦齊聚伊勢神宮
2016年七國峰會在日本伊勢志摩正式開幕,在一場頗為別開生面的「開幕式」後,各國領袖將對一系列棘手問題展開討論,其中包括北京高度關注的南中國海議題。
安倍:英國退出歐盟將「人氣大減」
到訪倫敦的日本首相安倍周四發出警告:退出歐盟會給英國帶來負面影響。同一天,倫敦舉行市長選舉。穆斯林議員薩迪克‧汗是有望贏得選舉的大熱門。周四在英國多地舉行的地方選舉也受人關注。
日外相4年半首訪華 中日「相向而行」?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時隔4年半首次訪華,受到中、日媒體的廣泛關注。普遍認為,岸田此行意在修復關係、推動合作。
日本震區食品嚴重短缺
日本熊本縣連續發生強烈地震後,由於餘震不斷,救援工作進展艱難,目前災民的食品供應已出現問題。
日經濟再生大臣含淚辭職
日相安倍晉三及其「安倍經濟學」再受重創。安倍的親信甘利明因受到腐敗指控而宣佈辭職。
不滿慰安婦協議 日右翼要安倍「切腹謝罪」
日韓就「慰安婦」問題達成歷史性協議後,北京表示將對東京是否言行如一拭目以待。數百名日本極右翼人士周二在首相官邸前抗議相關協議,要求政府撤回決定,並批評安倍的決定是「叛國」行為。
日本外相將訪韓 力爭解決慰安婦問題
繼11月日韓首腦會談就盡早解決「慰安婦」問題達成共識後,日本外交大臣岸田文雄下周將訪韓進一步磋商。據稱,日本擬建一項政府基金,擴大對原「慰安婦」的援助。
安倍赴新德里會「知己」莫迪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五赴印度訪問,與同屬保守派的政界「知己」莫迪舉行會談,同時計劃推動兩國在多個領域的合作,這其中就包括在印度修建「新干線」高鐵。
日本「新干線」挺進印度
日本媒體報導稱,日本將承建印度第一條高鐵線路。而在地區競爭對手中國向各國大力推銷高鐵項目的情況下,這一舉動尤為引人注目。
日本仍向難民緊閉大門
在為難民提供援助資金的問題上,日本非常慷慨。但談到接受難民,該國卻仍然繼續執行苛刻的政策。
德語媒體:"經濟是粘合劑"
中斷3年半後,韓中日恢復舉行三國領導人峰會。德語媒體紛紛予以報導併發表評論,指出經濟最終成為三國致力於緩和東北亞局勢、改善相互間關係的最大動因。
澤林視點:三邊峰會喚起希望
中、日、韓峰會明顯反映出誰和誰是搭檔及其原因。這樣的峰會今後將和從前一樣每年舉行一次。本台專欄作者澤林(Frank Sieren)認為,這是邁出的重要一步。
李克強首爾會安倍 籲日本正視和反省歷史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日在首爾會晤,雙方同意採取措施改善中日關係。安倍周一則與韓國總統朴槿惠談及南海議題,並同意及早解決慰安婦問題。
中斷三年重啟的峰會 象徵大於實質
韓國總統朴槿惠、日本首相安倍和中國總理李克強在首爾舉行三國領導人峰會,就加強合作達成共識。
李克強抵首爾 中韓「戰略磋商」
中國總理李克強今天抵達首爾,與韓國總統朴槿惠會晤,並出席韓中日三國領導人會議。李、朴達成共識,「深化中韓雙邊戰略層面交流」。
外交平衡?-朴槿惠重申願單獨會晤安倍
本周日起,韓中日三國峰會在首爾舉行。與北京關係良好的韓國總統朴槿惠今天重申,也願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單獨會談,顯示韓方有意在日中間保持外交平衡。不過,朴槿惠強調,「慰安婦」問題必須列入雙邊峰會議題。
安倍率經濟高層出訪蒙古及中亞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四開始其蒙古以及中亞5國之行,希望借此機會推動同這個資源豐富地區的貿易往來。
日本兩名內閣大臣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內閣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和法務大臣岩城光英周日先後參拜靖國神社。這是第三次安倍改組內閣上台後,首次有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
安倍不拜靖國神社但獻供品 中日韓峰會舉行在即
日本媒體報導稱,該國首相安倍晉三周六向當天開始秋季例行大祭的靖國神社獻上了名為「真榊」的供品,並透露中、日、韓三方首腦會談將於下月舉行。
習近平"笑"了?日本"信使"邀其赴日賞櫻
聯合執政的日本公明黨主席山口那津男在北京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面後的轉天,日本表示,希望改善同北京的緊張關係,並邀請習近平明年訪日。
安倍呼籲日中關係「向前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見了來訪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呼籲兩國關係不要「過度聚焦不幸的歷史」。
日中就推進對話和修復關係達成一致
正在東京訪問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周二會見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雙方一致同意為推進高層對話、修復雙邊關係做出努力。
安倍內閣洗牌 重要班底留任要職
安倍內閣重新洗牌,與安倍關係緊密的盟友留任重要職務。在推出備受爭議的新安保法導致支持率下降後,安倍此次打出安全牌,重新將焦點放在經濟上。
安倍:TPP將開啟亞洲「新世紀」
歷時5年的TPP談判於周一結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這個全球最大貿易區的建立將開啟亞洲「新世紀」,並希望中國有朝一日能參與TPP。
安保法通過後安倍內閣人氣下降
日本參議院周末通過了備受爭議的安保法案後,本周一公佈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安倍內閣的民眾支持率明顯下滑。超六成被調人都表示反對這項法案。
北京嚴斥東京改變軍事安全路線
日本國會參議院當地時間19日凌晨表決通過新安保法案,引起中國方面強烈反應。中方稱,新安保法案的被通過,標誌著日本軍事安全路線出現重大變化,突破了和平憲法限制,中方將"密切關注"日方下步舉動。
日本參議院通過安保法 放寬對軍隊限制
在經歷連日的爭論後,日本參議院周六凌晨通過了備受爭議的安保法,放寬日本憲法對軍隊的限制,允許自衛隊在盟友有難時在海外參與軍事行動。
日本國會參議院特別委員會通過安保法案
日本國會參議院特別委員會周四通過安保法案。執政黨與在野黨在參議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別委員會展開激辯,有代表們拳腳互毆,場面混亂。
東京12萬人抗議安倍新安保法
日本東京周日十多萬人在國會周圍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反對為日本軍隊海外作戰進行立法。路透社的評論認為,這是日本民眾對安倍政府新安保政策不信任的最新動向。
新數據重擊安倍經濟學
「安倍經濟學」推行兩年後,日本最新通膨和消費需求數據顯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加大財政支出的措施除了導致政府債務增加外毫無建樹。
歐巴馬向安倍說Sorry
美國總統歐巴馬向日本政府表示歉意。此前維基解密公佈的文件顯示,華盛頓方面曾對日本政府及企業開展過間諜行動。
專訪:意料之中的拒絕
在戰爭紀念日之際,日中關係因歷史和現實矛盾凸顯艱難。日本問題專家蒂滕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
日本確認安倍晉三將不出席中國二戰紀念活動
日本內閣官防長官菅義偉周一表示,首相安倍晉三將不出席9月初在中國舉行的二戰紀念活動。中國計劃在9月3日舉行閱兵式,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除了中國軍隊,俄羅斯、蒙古等國也將派兵參加閱兵。
日媒調查顯示多數人贊成停止道歉
日本《讀賣新聞》一項調查顯示,多數受訪者認同,未來不應再為戰爭過去道歉。不過,受訪者對首相安倍晉三的二戰紀念日講話褒貶不一。
第二季度日本經濟萎縮
日本GDP今年第二季度出現下滑,這是2014年下半年來的第一次。
安倍講話受多國關注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日本反復重申對過去戰爭的深刻反省和由衷歉意,歷屆內閣的這一立場今後也不會動搖。他說,不應要求未來的世代必須道歉,但日本人仍必須直面歷史。各國對他發表的講話做出回應。
評論:時間流逝,罪責永存!
Alexander Freund
在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的聲明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儘管作出了一些反省表示,但依然沒有真正的和解姿態。德國之聲記者Alexander Freund認為,其實大家本來也不指望持保守民族主義立場的安倍晉三能夠作出真正的道歉姿態。
二戰話題:日本前政要都說了些什麼?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就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發表聲明,對日本二戰行為表示「深刻」反省和歉意。深受日本20世紀軍國主義之害的中、韓等亞洲鄰國予以高度關注。兩國警告說,如果安倍不能像多名前首相那樣深刻懺悔和道歉,勢將嚴重損害日本對外關係。
日媒:安倍終戰70年講話將提「道歉」
據日本公共電視台NHK報導,首相安倍晉三在二戰結束70周年講話中,將提及「道歉」、「侵略」等字眼。
長崎舉行原爆70周年和平紀念活動
日本長崎市民眾周日紀念遭美國投放原子彈70周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多國代表皆出席了在長崎和平公園舉行的紀念活動。
評論:創造和平的不是軍備而是和解
70年前美軍向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是一種犯罪行為。這一行為將日本從一個戰爭加害國變成了一個受害國。德國之聲評論員Alexander Freund認為,日本為了顯示和平的意願就必須正視歷史。
日本首相有多大誠意「反省」二戰?
隨著二戰結束70周年紀念日漸漸來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這一天發表講話中的具體措辭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安倍幕僚稱「日本不應屈從外方壓力」
安倍的一名幕僚近日表示,日本不應讓其他國家將日本的戰爭過往作為外交資本。
安倍用另類公關為新《安保法》造勢
路透社報導指出,日本首相安倍利用電視節目、社群網站甚至動畫片的方式為自己更為大膽的防衛政策做宣傳,爭取民眾的認可,不過到目前為止,這些措施還看不到收效。
上一頁
第4 頁,共1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