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安倍晉三
日本政治人物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遲疑的日本政府 憤怒的日本民眾
日本國內批評聲音指責首相安倍晉三在疫情之下,不顧及民眾安全,將維護經濟和東京奧運會放在優先位置。隨著日本國內確診病例的增加,安倍的民調支持率也在下降。
居家防疫短片挨轟 安倍民望下跌
日本陷於疫情苦戰,部分地區早前已宣佈進入緊急狀態。首相安倍晉三被指反應遲鈍,民望下降,他日前上傳的防疫影片更引發爭議。
日本政府: 暫無計劃實施緊急狀態
儘管感染病例不斷增加,安倍晉三首相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但日本政府發言人周一仍表示,該國暫無從四月起實施緊急狀態的計劃。
肺炎疫情下的中日關係:蜜月中走鋼索
楊潔篪炫風訪日,為習近平可能於4月出訪鋪路。然而近來日本對中國釋出善意,在日本國內激起正反兩極的評價。安倍內閣的支持度,也在一個月內持續下滑。在如何處理對華關係問題上,安倍內閣無異於正在走鋼索。
應對未來戰爭 日本宣佈成立太空部隊
日本首相安倍周日在紀念日美安保條約簽署60周年時宣稱,將在與美國的合作下成立太空部隊,保障日本軍隊在太空的防禦及部署能力。雖然沒有明確提及中國,但日本太空部隊的假想敵已經比較明確。
中日韓成都峰會 不是「三國演義」?
中國總理李克強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韓國總統文在寅12月24日在中國四川省會成都舉行峰會,聚焦北韓核問題與區域經濟合作。媒體報導稱,安倍特別強調,中日韓三國「並非三國時代的魏、吳、蜀」。
東亞三國會晤 年終尋找和解
改善雙邊關係是本次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晤的首要目標。北韓問題也是會議的中心議題。
川普与安倍簽署新貿易協定
川普感到很開心:為了促進貿易,他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簽署了新的貿易協定。此舉尤其令美國農場主感到高興。
日本參議院改選 自民黨取得勝利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政府雖然在參議院改選中取得勝利,但席次仍然沒有達到推動修憲的門檻。這位日本首相一直提倡的修憲計劃可能又要再繼續延宕下去。
習近平會安倍、文在寅 中日關係"回到正軌"
中日兩國首腦在大阪舉行會晤。共同社報導稱,二人確認日中關係"回到了正常軌道"。安倍邀請習近平明年春季訪日,習近平表示"這是個極好的想法"。習近平還與韓國總統文在寅磋商了北韓問題。
安倍與川普“同框」的這四天
美國總統川普结束對日本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貿易、北韓是主要議程。此外,川普也與新登基的德仁天皇、皇後雅子會晤。
川普访日: 見遭北韓綁架者家屬
與日本領導人正式會晤後,美國總統川普本周一與遭到北韓綁架日本平民的親屬舉行了會面。
川普访日:看相撲 打高爾夫 談貿易戰
雖然美日之間的貿易談判相當艱難,川普在訪問日本的第二天卻「忙中偷閒」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打了一場高爾夫球,並向相撲比賽選手頒獎。儘管如此,貿易爭端的話題依然揮之不去。
安倍接待川普:面子給足 利益算盡
安倍晉三擺出盛情難卻的友誼姿態示好美國總統川普,以贏得日本在中美貿易爭端等問題上的獨立空間。這個策略看上去可能奏效。
北韓試射新型導向武器 金正恩: 意義重大
北韓官媒朝中社周四報導,北韓測試了一項擁有強大彈頭的導向武器,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也親自現身視察。
安倍:「我從來沒說我沒有這樣做」
本周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拒絕評價有關他提名美國總統川普获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消息。儘管如此,安倍也強調,他並沒有否認這一消息。
日本頒新法擴大引進外國勞工
日本通過新法引進更多外國勞工,以解決國內勞動力短缺問題。批評者認為新法將會影響日本社會凝聚力,而且不能保障勞工權利。
「慰安婦」不再稱「慰安婦」日本報紙引憤怒
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英語報紙《日本時報》宣佈不再使用「慰安婦」(comfort woman)一詞,對二戰中被迫在悲慘條件下做工的人也不再使用「強制勞工」一詞。此舉引起強烈憤慨,被指企圖篡改歷史。
日本重啟沖繩美軍新基地建設 引發當地抗議
日本突然恢復在沖繩縣北部的新軍事基地建設,預料將引發新一波當地居民抗議,沖繩縣知事是否會「地方槓中央」,也成為焦點。
安倍盼俄還四島 強調美國不駐軍
在《美日安保條約》的規範下,一旦日本取得新的領土,就會開啟美國是否有權派駐軍隊的討論。 安倍晉三對普丁的一席話,究竟是否有助於談判推進?
澤林視點:寒冰消融 旭日昇起
經多年外交冰凍期,日中兩國重又相向而行。與此同時,東京致力於與新德里結盟。德國之聲專欄作者Frank Sieren認為,亞洲正出現全方位戰略移位。
應對中國崛起 日、印有意推進雙邊合作
在中國不斷崛起的背景下,印度總理莫迪和日本首相安倍周一(10月29日)在東京表示,兩國致力於進一步強化雙邊經濟、安全合作。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川普政敵收到炸彈包裹、北約大型軍演在挪威啟動、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剛剛過去的一周,哪些新聞最受關注?
評論:中日回暖藏玄機 東亞格局再洗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順利完成訪華行程,本台評論員Martin Fritz認為,這次中日之間7年來首次峰會是為加強亞洲和平與繁榮邁出的積極一步。
會晤安倍 習近平表示會考慮訪日
安倍晉三因為這一趟訪問,成為七年來首次正式訪問中國的日本首相,簽訂協議更是難得之舉。習近平還在會談中贊賞安倍晉三「近年來改善中日關係的積極意願」。
攜手抱團取暖 中日關係回暖
中日兩國的最高領導人,已經連續7年時間未曾進行互訪。本周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到訪北京,並在接下來兩天多行程中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會晤。這是否標誌著兩國關係的正式回暖?東亞兩大國的互動,又受到了哪些內因和外因的牽制和推動?
川普阴影下的中日峰會
從許多層面看,中國和日本其實都是對手。不過,在美國四處點燃貿易戰烽火的北京之下,中日兩國不得不暫時擱置爭議,聯手應對。本周,兩國首腦將在北京首次舉行峰會。
安倍本周訪華 日中關係進一步正常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周訪問北京,這是七年來日相首次正式訪華。約500名日本商界人士將陪同前往。
安倍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
據日本媒體周三報導,日本右翼保守黨政府領導人安倍晉三( Shinzo Abe)再次向有爭議的靖國神社供奉祭品。
中美遇冷 中日解凍?安倍向北京拋出橄欖枝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欲促成日中關係和解,將於10月底訪華。而在川普似乎要對中國發動新的貿易「冷戰」之際,安倍此舉頗受中方歡迎。
蓬佩奧與安倍晉三協調對朝政策
開啟亞洲之行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六在東京會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確認這兩個盟友的共同對朝立場。蓬佩奧明天將抵平壤訪問,對朝施壓、放棄核武。
安倍晉三三選連任 中日關係會出現一池春水?
安倍晉三連任自民黨總裁,中方對此表示祝賀,更期待10月的安倍訪華行程。而日本資深記者認為,安倍期盼與中國合作,解決兩項「北韓問題」。
安倍:願同金正恩面對面
繼「習金會」、「川金會」之後,金正恩同另一個重要國家領導人的會晤已列上議事日程。這樣一次峰會對長期以來對平壤採取強硬路線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來說將是一次立場轉向。
自民黨首「三連任」 安倍創歷史紀錄
在修改自民黨總裁"任期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之後,安倍晉三在周四的黨內選舉中不出意料地贏得勝利,並將由此成為日本歷史上執政之間最長的首相。他在接下來的三年任期內會有何動作,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安倍晉三會晤習近平 談妥領導人互訪
安倍晉三表示計劃在今年訪問中國,這將是2011年以來首次有日本首相訪華。外界認為,中日雙邊關係正在回暖。與此同時,俄日關係似乎也有新進展:普丁對安倍建議,「我們今年簽署和平協議吧」。
安倍謀連任 修憲為目標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自賣自誇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經濟學。在正式宣佈以自民黨領導人身份尋求連任的同時,他還承諾對該國戰後的和平憲法進行有爭議的改革。
第二回合?金正恩邀川普再開峰會
六月新加坡峰會後,美朝在去核問題上一度陷入僵局。如今金正恩喊出「安可」,這次會迎來真正的曙光嗎?一直作為中間人的文在寅則呼籲他們要「大膽」。
區域政治角力 安倍:日中關係回歸正軌
日本雖然是美國盟友,但在貿易關稅和北韓問題上未能獲得華盛頓實際協助。首相安倍晉三正轉向與中國示好,牽動東亞政治發展。
評論:美國在北韓問題上冷落日本
美國和北韓在新加坡舉行首腦會議。峰會結果令日本頭痛,因為川普和金正恩並沒有提到東京在意的優先事項。 德國之聲駐東京記者Martin Fritz認為,日本現在必須重新找到定位。
安倍訪美談北韓 川普乐觀看峰會
美朝峰會在即,區域領導人都想確保川普和金正恩會談內容不會影響自己的國家利益,並確保影響力。現在傳出,中國還要派戰機「護送」金正恩。
川普安倍熱線 北韓高官赴美
美朝峰會籌備如火如荼,除了雙方來往討論、北韓高官訪美外,聯合國、中國和日本也都有意見。當中的協調者韓國總統文在寅為鞏固峰會也提了一個最新建議。
探討「3+1」合作模式 中日韓深化合作
位於東亞的中日韓三國彼此關係錯綜複雜,尤其是中日關係始終跌宕起伏,但雙方同意開設安全熱線,將可避免意外衝突發生。
李克強訪印 高鐵外交成焦點
中國總理李克強一連六天出訪亞洲兩國。在首站印尼,外界關注中方投資的一帶一路高鐵項目,會否因李到訪而重拾進度。他隨後會轉赴中日韓首腦會談,北韓核問題以外,也聚焦李克強任內首次訪日會帶來甚麼火花。
美日在棕櫚島會談 三大重點一次看懂
安倍晉三此次到美國做客,剛好與美國派凖國務卿蓬佩奧拜訪北韓重疊。日本和美國各自有什麼盤算?
安倍會王毅 日媒: 對華「制約」轉「融和」
中國外長王毅結束三天訪日行程。日媒指日本對華政策路線走向「融和」,以爭取中日更大合作空間。
安倍晤王毅 籲中日攜手應對北韓問題
中國外長王毅訪日重頭戲—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雙方會後表示期望中日關係回暖,又提出在北韓核威脅、貿易戰以至東海問題上的共同願望。
美朝峰會,"賭局"開場?
川普与習近平通話時就"保持對朝壓力"達成共識,他也與安倍晉三互通了電話。特金會面的消息傳出後,各方紛紛做出反應。相比韓國的熱情高漲,一些國家的回應相對謹慎。有專家形容,這是一場值得一試的大賭局。
日中關係悄然改善 安倍態度「有所轉圜」
日本外相訪華,主要談及兩國領導人互訪。中國專家認為,這是個新的突破,是個好消息。不過,東海爭議仍有可能引發突發事件,而影響改善關係的進程。
中日最高領導人互訪出現新曙光
在日中東海領海主權爭議尚未解決的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多年之後都未正式訪問過對方。不過,日本外相此次訪華很可能帶來轉機。
打造航母 反制中朝?安倍政府「踩鋼絲」
面對咄咄逼人的北韓和日益強大的中國,日本政府重新考慮其防務政策。有消息稱,東京的計劃中包括打造真正的航空母艦,但這是否與日本憲法衝突?中國又會如何看待?
上一頁
第2 頁,共1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