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天然氣
成分以甲烷為主的氣態礦物燃料。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俄羅斯經烏克蘭輸德天然氣減少引起擔憂
chi0701 Russland Ukraine Gasstreit
據烏克蘭政府的消息,俄羅斯本周三(1月7日)已經徹底停止向西歐運送天然氣。許多國家都受到了天然氣嚴重短缺的影響,他們成為了烏克蘭和俄羅斯天然氣爭端的受害者。俄烏兩國在天然氣供給方面的可靠度上,向人們發出了一個十分糟糕的訊號。德國之聲記者Stephan Laack評論如下:
北冰洋資源豐富讓人心動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北冰洋在厚厚的冰川的保護下,一直是一方無人涉足的淨土。然而,在氣候變暖的影響下,未來北冰洋的冰層很可能會逐漸消失。不過,對某些人來說這並不是壞消息。能源價格的攀升喚醒了人們對這一地球上最後一個未開發地區所蘊藏資源的渴望。
歐洲東部的一場權力之爭
俄羅斯再次停止向烏克蘭輸送天然氣。雙方爭論的焦點問題是天然氣價格和輸送費用。這場在莫斯科和基輔間進行的博弈,實際上也是歐洲東部國家的一場權力之爭。
301208 Ukraine Russland
烏克蘭在與俄羅斯的天然氣爭執中做出了讓步,表示願意支付20億美元的欠款。因此俄羅斯現在沒有理由停止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了。至於俄羅斯今後以什麼樣的價格為烏克蘭供應天然氣,目前還在談判中。
Russland Erdgas
歐洲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是一個現實。但也不必擔心會出現以歐佩克為樣板的天然氣輸出國組織。以下是德國之聲記者Christina Nagel 發表的評論:
231208 Russland Energie
以石油輸出國組織為榜樣成立天然氣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想法正在付諸實施。周二,新組織成立高峰會議在莫斯科召開。十四個重要天然氣輸出國的能源部長出席了會議。美國和歐盟擔心,天然氣輸出國組織會象歐佩克一樣,人為抬高天然氣的價格。
191208 Iran Gas
12月23日世界上的最重要的一些天然氣出口國將在莫斯科,按照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模式,成立一個天然氣卡特爾,或稱天然氣輸出國聯盟。雖然俄羅斯和伊朗都計劃加入這個聯盟,但實際上雙方正在進行著一場爭奪歐洲天然氣市場的較量。目前在向歐洲出口天然氣方面,俄羅斯處於明顯的優勢。而伊朗擴大出口的努力不但受到俄羅斯競爭的制約,同時還受到了伊朗核爭端問題的影響。伊朗核爭端究竟對伊朗的天然氣出口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171108 Georgien Südossetien
"Gaskrieg" zwischen Südossetien und Georgien
111108 Köhler Nigeria
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不一定有富裕的國民。奈及利亞就是如此。它是非洲撒哈拉以南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擁有儲量巨大、尚未開采的天然氣資源。德國總統克勒此次訪問奈及利亞的目的之一是,引起人們對該國地區發展不平衡的重視,並呼籲應當讓更多的人從資源中獲益。
250808 Energie Zukunft
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不斷攀升,氣候變化也已不只使環保人士擔憂。在這一背景下,再生能源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就不足為奇了。對於獨立的歐洲太陽能聯合會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20年來,該聯合會致力於用再生能源替代核能及煤、氣等傳統能源。
271008 Gas OPEC
到目前為止,大的天然氣輸出國還沒有形成一個正式的組織。而上周,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天然氣輸出國-俄羅斯,伊朗和卡達宣布,將成立一個天然氣卡特爾-天然氣輸出國組織,以便能夠控制國際市場的天然氣價格。這三個國家的天然氣儲量總和超過了世界天然氣總儲量的一半。阿爾及利亞,埃及,奈及利亞,委內瑞拉,印度尼西亞及利比亞將是該卡特爾的候選成員國。
原料匱乏將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的發展
dramatischen Preiserhöungen bei Erdöl, Erdgas und wichtigen Metall-Rohstoffen
東海主權問題並未解決
據中國官方估計,東海海面下的地層中蘊藏有相當於一億八千萬桶原油的天然氣,其中一半已經探明。此外,這片地區可能還藏有石油。中國與日本對這一海域的主權歸屬多年來存在爭議。現在中日達成協議,以互利原則合作開發東海天然氣資源。新蘇黎世報並不認為中日的這一糾紛已經解決:
050608 Gazprom Deutschland Russland
2011年俄羅斯將開始通過波羅的海油氣管道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相關管道長1220公里,耗資74億歐元。油氣管道通到德國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但是運來的天然氣存放到哪裡呢?這個問題由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德國子公司格馬尼亞負責。他們目前已經找到了一個歐洲最大的地下天然氣存儲庫。
中國積極開展能源外交
奈及利亞總統亞拉杜瓦結束了對中國的四天訪問,中國向這位非洲貴賓展示了中國建設基礎設施的成果。新蘇黎世報認為,中國看上了奈及利亞富有的能源資源:
中俄與歐盟爭奪中亞資源
「中亞地區對歐盟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歐盟理事會2007年6月制定『與中亞建立新夥伴關係的戰略』就是一個例證。歐盟將大力推動中亞的政治和經濟轉型過程,使中亞地區更緊密地與歐洲聯繫在一起。」德國商報的這番話引出了一個新話題:歐盟、俄羅斯和中國在中亞地區的角逐:
chi 2502 Glos Zentralasien
德國經濟部長格羅斯本周一開始了為期4天的中亞之行。此次訪問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一個主要目的是說服兩國增加對歐洲的能源供應,從而減少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陪同俄格羅斯出訪的還有一支龐大的經濟代表團。周一,格羅斯在阿什哈巴德與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舉行了會面,在烏茲別克斯坦,格羅斯也將會晤該國國家及政府領導人。
中國給足日本面子 東海天然氣問題仍不見成效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周日結束了他對中國四天的訪問。他在訪問期間呼籲,在東京和北京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他還拜訪了孔子的老家曲阜。福田首相認為他的中國之行很成功。他對中國的訪問被稱作是「中日關係的春天」。
胡錦濤訪澳,簽署巨額天然氣合同
由於原材料貿易的蓬勃發展,中國目前已經取代日本成為澳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本周二,前往澳洲访问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西澳州首府佩斯市,簽署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天然氣購買合同。周二晚間,胡錦濤前往雪梨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兩法國能源巨頭宣佈合並
由法國和比利時聯營的能源與環保公司蘇伊士(Suez)和法國國有的法國燃氣公司(GdF)星期一早間宣佈合並,全球第三大能源公司就此誕生。
北極地區屬於誰?
北極地區屬於誰?不久前,這還是個純學術問題,似乎沒有人對這片終年冰雪覆蓋的水域感興趣。自從俄羅斯對這片水域提出主權要求並把國旗插在北冰洋海底之後,在北極地區的歸屬問題上爆發了一場政治爭論。這裡有很多寶藏,關係到很多財富。華盛頓十分關注俄羅斯最近的行動並做出了反應。
中國看上了土庫曼斯坦天然氣
周二,中國和土庫曼斯坦簽署了天然氣進口協議,今後三十年內,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計劃每年從土庫曼斯坦進口三百億立方米天然氣。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儲量豐富,但目前開采能力有限,主要輸出國是俄羅斯。有專家認為,就土庫曼斯坦目前的開采能力,能否按協議完成向中國供氣還成問題。
歐洲能源峰會—能源不能作為政治手段
在克羅埃西亞首都札格瑞布舉行的歐洲能源峰會周日落下帷幕。除了東道主,克羅埃西亞總統梅西奇之外,俄羅斯總統普丁和來自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馬其頓,蒙特內哥羅,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希臘和歐盟國家的高級代表出席了會議,共同就能源供應和能源安全問題進行了磋商。德國之聲記者Gordana Simonovic報導如下。
中俄談判天然氣管道項目
中俄談判天然氣管道項目
中日將共同開采東海天然氣
俄羅斯讓中國參與俄沿海石油天然氣大項目
以天然氣為武器:俄羅斯只為經濟利益嗎?
在每一年送舊迎新之際,俄羅斯國家天然氣公司都要關閉一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天然氣閥門。今年年初是烏克蘭,之後是喬治亞。現在看來,白俄羅斯似乎也難倖免。俄羅斯已發出威脅,如果白俄羅斯依舊拒絕接受俄羅斯提出的要求,俄羅斯明年將停止向白俄羅斯輸送天然氣。俄羅斯就此提出的理由是,此舉旨在捍衛本國的經濟利益。但只此一點是遠遠不能令人信服的。德國之聲記者評論如下。
俄羅斯威脅明年停止向白俄羅斯輸送天然氣
俄羅斯國家天然氣公司要將他們供應白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提高三倍。而白俄羅斯方面表示堅決不接受這一價格。雙方周二的談判又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威脅說,如果白俄羅斯不接受這一價格,他們將從明年起停止向白俄羅斯輸送天然氣。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伊朗證實跟中國做巨額天然氣生意
巴基斯坦需要伊朗的油氣
正在德黑蘭進行訪問的巴基斯坦外長卡蘇裡表示,即便印度無意參與,巴基斯坦也要繼續修建該國和伊朗之間的油氣管道。在卡蘇裡訪問期間,鄰國阿富汗急劇惡化的安全局勢也是雙方討論的主要內容之一。
中國同伊朗簽署天然氣協定
中國同伊朗簽署天然氣協定
「俄羅斯年不過是兩國政府需要的政治訊號」
本周五,中俄兩國總理將在北京共同出席舉辦了為期10個多月的「俄羅斯年」的落幕儀式。其間,中俄簽署了17項以能源和工業合作核心的雙邊協議。不過近來,一些報導卻透露出中俄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的分歧。德國之聲廣播中文部記者就中俄關係近期的發展和走勢,採訪的了德國之聲俄語記者羅斯先生。
德俄巔峰對話:在天然氣的法碼上
周二,在德國東部城市德勒斯登繼續為期兩天的德國與俄羅斯的峰會,所謂「彼得堡對話」。梅克爾總理和普丁總統今天都到會。各工作小組緊張地談判著。俄羅斯女記者被媒殺事件是德方關注的話題。俄方則實際上已經從一個經濟上的受援者轉變成投資者。手筆還很大。變化雖然微妙,但卻表明了方向。德國之聲記者綜合報導如下。
俄羅斯天然氣大王插手德甲
德甲精英沙爾克04可能即將創下德甲吸引外資的空前紀錄。據多家德國媒體報導,俄羅斯能源康采恩天然氣公司(Gasprom)將成為這個俱樂部新的贊助商,在今後五年裡,這個能源大王企業將給沙爾克1.25億歐元的資金,沖淡它目前高達2.55億歐元的債務。這將是德甲歷史上最大的贊助行為。目前最大的拜仁只不過從德國電信獲得每個賽季2000萬歐元的資金。據說,牽線人是前總理施羅德。德國之聲記者綜合報導如下。
中國與西歐角逐俄羅斯能源
八國集團峰會將於星期六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舉行。東道主普丁宣佈能源安全是本屆年會的主題。每日鏡報注意到,西歐與中國正在為俄羅斯的能源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爭奪戰:
芬蘭輪到坐歐盟第一把交椅
芬蘭外交部長埃爾基‧圖奧米奧亞與德國之聲談芬蘭即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及其前景
俄羅斯公司將向中國大量輸出天然氣
歐洲油氣管道是否安全?
在西歐的地下,蔓延著一個總長達到3萬公里的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網路。這些管道就像歐洲的血管一樣,為這裡輸送著能源。但是,運用如此龐大的地下管道網來輸送石油和天然氣是否安全呢?在前不久召開的漢諾威技術展上,專家們認為,儘管全世界範圍內的安全標準不盡相同,但歐洲油氣管道所帶來的危險可能依然是很低的。
玻利維亞油氣田收歸國有
玻利維亞決定對本國天然氣產業實施國有化政策,並且該政策立即生效。左翼總統埃沃•莫拉萊斯在五月節日期間簽署了一項相關法令。莫拉萊斯解釋道,此項決定是在履行他在競選時作出的承諾。根據這項法令,所有外國公司必須立刻將他們在玻利維亞的天然氣田開采許可證上繳給玻利維亞政府,並且在180天內簽訂新的企業合同。
哈薩克與中國研究輸送天然氣的三條路線
政治掛帥的中國石油價格
4月1日起,中國對高級轎車、遊艇和高檔手表等商品徵收消費稅。此前,政府已提高了燃油價格。商報說,「在中國石油價格是一個政治問題,政府擔心任何一次提價都會引發抗爭」,該報援引專家的評論繼續寫道:
印巴伊三國擬建天然氣管道項目
印度和巴基斯坦正計劃從伊朗引進價值十億的天然氣管道,用來緩解國內的能源危機以及改善印巴兩國的關係。然而這項重大的項目能夠面對美國的阻力而實現嗎?美國總統布希本周在新德里和伊斯蘭堡發表講話,而與伊朗的關係也被提到了這次談話的日程上。
禁運始終是一件鈍器
有關伊朗核爭議,該國總統繼續抬高挑戰調門。上周六,艾哈邁迪內賈德公開呼籲伊斯蘭國家將經濟作為武器,對付西方。這位伊朗領導人的威脅是否應予以重視?
莫拉萊斯訪問北京,中國看上玻利維亞天然氣
玻利維亞新當選總統莫拉萊斯星期日到達北京,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新蘇黎世報注意到,莫拉萊斯在競選期間曾激烈批評美國,以此表明了他的意識形態和國際政策,但是中國更看重莫拉萊斯此次北京之行的另一個重點:
烏克蘭與俄羅斯天然氣糾紛遠未平息
烏克蘭與俄羅斯就天然氣爭議達成協議後,烏克蘭政府宣佈,烏克蘭今年根本不需要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同時,前烏克蘭女總理蒂莫申科表示,將對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的天然氣協議進行起訴。
天然氣:俄羅斯同烏克蘭終於媾和
俄羅斯同烏克蘭已結束有關天然氣價格的爭執。雙方就提高價格達成共識。俄羅斯天然氣有限公司答應恢複數天來已停止的向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
天然氣衝突:哪幾國歐洲人會凍死家中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衝突已經影響到了德國和歐洲其它國家。德國之聲記者對這種影響和解決問題的前景作了如下分析。包括請施羅德出山去調停是否合適的問題。同時,我們把歐盟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主要國家情況介紹一下。
天然氣爭端引發俄羅斯信譽危機
從今年1月1日開始,俄羅斯成為八國集團的輪值主席國。根據普丁的意願,能源供應將成為今年的主題。俄羅斯與烏克蘭在天然氣問題上發生的爭執使人對俄羅斯產生了疑慮。
評論:俄烏天然氣衝突的背後
俄羅斯和烏克蘭有關天然氣的爭執在最後期限1月1日來臨之前繼續加劇,並且威脅到了西歐的天然氣供給。德國之聲記者評論如下。
上一頁
第8 頁,共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