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基礎設施
亦稱公共設施或公共建設,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肯亞新鐵路開通 中資佔九成
一條主要由中國出資和建設、連接肯亞首都奈洛比和港口城市蒙巴薩的新鐵路線開通。它不僅將推動當地經濟發展,還應使東部非洲在經濟上連成網路。
兩名中國人在巴基斯坦遭綁架
一對年輕的中國夫婦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遭到綁架,中方使館表示正在為人質獲釋而努力。據警方透露被綁架者是當地的中文語言班教師。還有一名中國女子得以從劫持者手中逃脫。
沉寂半年多 中國再度出手南海
中國計劃在南中國海島礁上建立第一個永久性設施,這一行動是否會讓一度平靜的這一爭議海域再次掀起波瀾?
菲律賓大搞基建 亞投行慷慨解囊
菲律賓財長表示,作為尋求與北京建立更密切關係的一部分,該國總統杜特蒂已決定接受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貸款,為菲政府「史無前例的基礎設施建設」融資。
中方來投資 塔利班保安全?
恐怖主義極端組織塔利班近日表示,願通過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礦業項目,共同參與阿富汗的和平發展,項目中據稱包括與中國的銅礦開采合作。
李克強抵達裡加 欲在中東歐"大興土木"
本周六(11月5日),李克強和16個中東歐國家首腦在拉脫維亞首都裡加舉行會晤。德新社指出,本次峰會的一個主要議題是中東歐地區的基礎設施項目。
放眼非洲大陸 日中一爭高低
在非洲市場中搶佔一席之地不僅僅是美國、歐盟和中國。如今,日本也盯上了非洲的經濟潛力,擺出了要強勢回歸的架勢。
日本承諾投資非洲300億美元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從今年至2018年,日本將提供300億美元,重點是支持非洲的基礎設施開發。東京以此加大力度,與中國在非洲展開競爭。
中歐峰會將談些啥?
中國-歐盟峰會將於7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開。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將在峰會上兌現向歐盟新的基礎設施基金投資20億歐元的承諾。歐盟貿易委員馬爾斯托姆本周一在北京呼籲中國向歐洲企業給予對等市場準入。
習近平出訪東南歐 塞爾維亞期待投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塞爾維亞和波蘭進行國事訪問。中國一直將巴爾干和東南歐國家視為通往歐洲的重要門戶。
在歐洲投資 德國最受青睞
一項企業問卷調查顯示,德國是國際企業在歐洲投資的首選地點之一。德國的社會穩定、基礎設施和人才素質成為吸引外資的關鍵。
專訪:國際仲裁會給解決南海爭端增加難度
香港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導,中國將在其實際控制的南海斯卡伯勒淺灘修建基礎設施。而該島海域被菲律賓視為其專屬經濟區。波昂大學國際法專家塔爾蒙(Stefan Talmon)教授從國際法的角度解釋了這一爭端的現狀。
中國在南海有爭議島嶼擴展基建
北京計劃年內啟動在菲律賓聲稱為其專屬經濟區內的一島嶼上的基建項目。
「巴拿馬文件」李嘉誠「榜上有名」
據澳洲ABC電視台報導,香港首富李嘉誠也是「巴拿馬文件」所涉及的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的客戶。
國內經濟不振,中國仍將引領G20峰會
股市災情、經濟放緩,過去數月從中國傳出的經濟新聞基本上為負面。而正是這一背景下,G20國峰會將於今年9月在杭州舉行。
亞投行執行副行長將由德國人擔任
在亞投行副行長人選的博弈中,倫敦失誤,而一位富有經驗的德國人將擔任執行副行長。
習近平開始訪問伊朗 經濟合作先走一步
在國際社會剛剛放鬆對伊朗制裁力度之際,習近平也深知「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的道理。
菲律賓將加入亞投行
雖然菲律賓同中國在南海部分海域存在領海主權爭議,但馬尼拉仍在最後一刻決定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德語媒體:來自北京的銀行家
由中國牽頭的亞投行即將投入運作,《南德意志報》指出,部分人士擔心北京會將亞投行的借貸作為外交用途。《法蘭克福匯報》關注了馬雲在世界網路大會上有關網路管理的言論。
澤林視點:中國與非洲的一拍即合
中國與非洲之間的關係要好過西方國家。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其中原因在於,中國為非洲提供長期的投資。
中非合作論壇:「非洲兄弟」的「討價還價」
在原油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大幅從中國舉債的非洲各國已經準備好了和習近平進行一番討價還價。
中國網民批TPP意在抗衡中國
北京對TPP的簽訂做出表態稱,TPP是當前亞太地區重要的自貿協定之一。而中國社群網站上則出現批評聲浪,認為這個新設立的自貿區意在抗衡中國的影響力。
金立群:20多國等待加入亞投行
候任的亞投行行長金立群透露,超過20個國家在等待加入亞投行。他還暗示美日,亞投行大門對他們始終敞開。
澤林視點:爭取非洲的賽跑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美國已經無可挽回地落在了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的身後。
德語媒體:中國版的「世界銀行」
周一,來自50個國家的代表在北京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意味著中國版本的「世界銀行」即將正式啟動。德語媒體認為,北京在分配投票權時尤其在意歐洲夥伴的心情。
歐中峰會恰逢希臘危機
因希臘債務危機,歐中峰會的日程安排不得不作出調整,歐委會主席容克向來訪的中國總理李克強致歉。李克強表示,願與歐盟在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上合作。
德語媒體:中國的「基建外交」
政論雜誌《德國與歐洲政治》分析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在中國外交政策中的地位。
創始成員國簽署亞投行「基本大法」
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按部就班的完成了成立協定的簽字儀式。
澤林視點:中國主宰2016年奧運會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2016年奧運會的建設資金恐怕又將是大部分來自中國。
拉美成中國的新「後院」
中國總理李克強攜大規模經濟代表團訪問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在巴西,他宣佈對該地區基礎設施予以「巨額」投資。
日本將為亞洲基建投資1000億美元
日本宣佈出資1000億美元投資亞洲的公路、鐵路以及其他基建設施。這個數字同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的首批融資目標"恰巧"一致。
中國斥資500億幫助巴西打造全新基礎設施
巴西官方宣佈,中國將投資500億美元幫助巴西全面改善其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下周將對巴西進行訪問。
專訪:莫迪訪華側重經濟 邊界問題難現突破
印度總理莫迪周四將前往中國訪問。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魯德華認為,中印邊界問題應無法出現突破,主要的看點仍在經濟合作上。
硬通貨,軟標準?
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成功吸引了近50個國家加盟,現在北京面臨新的挑戰。
搭乘「東方快車」的最後機會
亞投行到了申請加盟的最後期限,目前已經有40多個國家成為創始成員國或是已經遞交意向確認函。
亞投行人氣不減 拉加德北京表態
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表示,她對北京政府推動建立的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表示歡迎。該銀行目前已得到來自歐洲多個國家的支持,但華盛頓始終對之抱持懷疑態度。
加入亞投行 各國「根本停不下來」
兩大歐洲金融業發達國家瑞士和盧森堡均已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歐盟多國願加盟亞投行
北京方面把歐洲多國不顧華盛頓「阻撓」而表示願意加盟中國牽頭的亞投行,視為中美在國際金融體系主導較量中的小勝。
「亞投行」成功分裂西方?
英德法等西方國家先後宣佈,願意加入中國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澳洲等国也準備跟進。而美國則始終對此持反對態度。「亞投行」讓美國與其盟友之間產生裂痕?
中國在挖美國牆角?
美國的四個盟國先後表示希望加入中國牽頭成立的亞投行,美中兩個大國在亞太地區爭奪影響力的角逐愈演愈烈。
澤林視點:高瞻遠矚的中國
英國申請加入亞洲投行。專欄作者澤林認為,這是歷史性的一步。
驚人增長背後的風險
德語媒體周二注意到了中國各地正在大興土木興建機場。而不少中國產婦本周扎堆產子躲避羊年,也是一些報刊所關注的話題。
澤林視點:中國打造更多「超級」
許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中國拔地而起,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對於世界市場來說,中國這些基建設施的廣告效益越來越重要。
斯里蘭卡改變「親中」政策 平衡與印關係?
斯里蘭卡新政府將重新評估中國在該國的基建項目。
北京:批巨額投資促增長?
據媒體消息,中國國務院2014年底為七大類基礎設施項目批准了總額逾10兆元的投資,試圖為增長放緩的中國經濟打入一支強心針。
中國巨資投入東歐基建
中國出資興建的一座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舉行啟用儀式。北京政府還將在塞爾維亞和周邊地區進行大量基礎設施建設。
日本印度擴大雙邊合作
印度總理莫迪正在日本進行訪問。日印兩國周一同意加強經濟和安全合作,日方更承諾支持莫迪振興印度經濟的計劃。
中國的非洲新戰略
沒有哪個國家在非洲的基礎設施工程項目上像中國這樣積極活躍。90年代以來中國在非洲的活動純粹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現在中國希望能擺脫唯利是圖的能源進口國形象。
中國高鐵的全球化之路
專家認為,現在是歐洲企業應該警惕中國在高速列車市場上參與競爭的時候了。
我們準備好了!但還沒完工……
世界盃來了,巴西沒有一個比賽城市的建設項目能徹底完工。
上一頁
第4 頁,共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