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 港府:突顯「一國兩制」優勢
2025年5月3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數十個國家與中國共同成立了基於調解的國際調解院。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白俄羅斯、古巴等30多個國家的代表本周五(5月30日)在香港簽署了《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成為該組織的創始成員國。
中國方面表示,這是全球首個專門通過調解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法律組織。
該組織是由中國方面發起並組織籌備的。中國外交領域的最高官員王毅出席了周五的公約簽署儀式。
中國外交部網站新聞稿稱,來自亞洲、非洲、拉美和歐洲85個國家和近20個國際組織的高級別代表約400人出席了該儀式。
美聯社報導指出,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川普关稅戰讓緊張加劇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的支持表明北京在全球南方國家的影響力上升。
中國外長王毅在儀式上稱,「中方始終主張以互諒互讓的精神處理分歧」,表示「國際調解院作為國際法治領域的創新之舉,在國際關係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王毅說,「調解院的成立也蘊含著和合共生的文明智慧,有助於超越你輸我贏的零和思維」。該組織的總部設在香港,而「香港回歸本身就是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成功範例。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兼具普通法系和大陸法系優勢,在國際調解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該組織最早可能在今年年底開始運作。
根據港府官方新聞稿,李家超在周五致辭時特別提到,國際調解院總部將設於舊灣仔警署的大樓,「該標誌性建築多年來與香港法律和治安的關係密不可分」。他也特別提及,香港在「一國兩制」原則下,「是唯一同時集中國優勢和國際優勢於一身的國際城市」。
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也強調,「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擁有很多獨特優勢,是作為國際調解院總部的最佳選擇」。林定國5月29日在《大公報》的評論中稱,該組織的成立發生在「外部敵對勢力正企圖把香港去國際化、去功能化」的背景下。
法新社的相關報導也指出,此次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是北京試圖鞏固香港作為主要營商地點的聲譽。此前國安法的頒布實施讓人們對香港司法體系公正性的信心有所動搖。
此外,北京近年來在國際事務中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立場,擴大了其在聯合國、世衛組織等全球機構中的影響力。與此同時,美國在這些全球機構的影響力目前有所下降。自今年1月就任以來,川普已下令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機構,並宣佈美國退出世界衞生組織。法新社的報導表示,中國正試圖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白。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