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國內生產總值
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區域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跳轉至下一欄 即時新聞
即時新聞
2025年8月22日
2025年8月22日
台灣擬大幅加碼軍費:國防開支將沖至GDP 5%
2025年8月21日
2025年8月21日
中國威脅、美國施壓 台灣2026國防預算超過GDP3%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深度報導
深度報導
德語媒體:人工智慧能否拯救中國的人口危機?
德語媒體:人工智慧能否拯救中國的人口危機?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或許可以暫時緩解中國的勞動力短缺,但少子化和老齡化仍在對中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構成難以想像的衝擊。《法蘭克福匯報》報導稱,中國新增煤電裝機容量創十年新高,減排承諾面臨考驗。
媒體看中國
評論
美中關稅戰下 中國兩會有哪些看點?
美中關稅戰下 中國兩會有哪些看點?
中國年度政協與人大會議將在北京召開;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提高對中國的關稅打擊,中國將如何擬定經濟策略回應是外界關注的重點。不少預測認為北京將延續過去兩年的目標,把GDP成長率設在5%左右。
客座評論:中國經濟穩住了嗎?
客座評論:中國經濟穩住了嗎?
經濟學者沈凌認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去年中國GDP增長率在5%這個低水準上穩住了,這一方面來自9月底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緊急提振措施,另一方面源於GDP統計方面與國際接軌的修正。但真正水到渠成的增長率回升,還需政府打破「圍牆思維」。
沈凌
評論
調查預測:受美國關稅影響 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料放緩至4.5%
調查預測:受美國關稅影響 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料放緩至4.5%
路透社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率可能在2025年放緩至4.5%,2026年進一步降至4.2%。中國的決策者準備推出新的刺激措施,以減輕美國即將上調關稅對經濟帶來的衝擊。
中國11月經濟數據「喜憂參半」 專家:北京在為艱難時期做準備
中國11月經濟數據「喜憂參半」 專家:北京在為艱難時期做準備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月工業生產增速超出市場預期,但消費增速創三個月新低。德國專家在接受DW採訪時預測,最終今年的官方經濟增長率可能會落在一個接近但不到5%的水準,儘管官方統計的可信度已經越來越低。
媒體:中國計劃2025年提高財政赤字率以緩沖經濟壓力
媒體:中國計劃2025年提高財政赤字率以緩沖經濟壓力
路透社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稱,北京高層已經同意將明年財政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增加到創歷史最高紀錄的4%,同時維持5%的經濟增長目標。
顯示更多
廣告
跳轉至下一欄 焦點話題
焦點話題
IMF上調對中、印、歐經濟增長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了今年對中國、印度和歐洲的經濟前景預期,同時略微降低了對美國和日本的預期,對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為5%。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在接受本台採訪時也談到西方與中國雙向「去風險」的問題。
專訪許成鋼:光靠高科技救不了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的「痛點」在哪裡?如果要扭轉中國經濟的「頹勢」,究竟該怎麼做?DW專訪經濟學家許成鋼,請他替中國經濟「診斷開藥」。
中國兩會聚焦經濟 人大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
中國「兩會」4日起登場,總理李強將首次發表政府工作報告;不過,人大會議發言人表示,今年人大閉幕後將不舉行總理記者會。而外界關注焦點仍在於中國經濟,特別是李強將提出多高的經濟增長目標。中國經濟疲軟的當下,兩會能否端出救經濟的實質措施?
兩會前瞻:中國經濟怎麼救?
上一屆兩會,中國把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訂為「5%左右」,最後官方稱實際增長5.2%。不過,專家向DW表示,去年真實的經濟成長恐怕不到1%。這一次兩會,中國總理李強將首度發表政府工作報告,他會喊出多高的增長目標,又將提出什麼樣的經濟措施?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