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都在期待與伊朗做大生意
2014年7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不論是iPad、iPhone 還是Macbook,—儘管國際社會的制裁,自2013年年中起,美國蘋果公司的產品在伊朗被允許自由銷售。由於伊朗實施核計劃,從2006年以來,國際社會一再強化了對該國的制裁措施。尤其是禁止從伊朗進口原油。此外,不得同該國進行財政交易,許多機械設備被禁止對該國出口,對伊朗的「軍民兩用設備」貿易被阻止。從那時起,德國向該國出口的所有商品都必須獲得德國出口管制當局的許可。
德國對外商會駐德黑蘭代表處代表博恩貝克(Daniel Bernbeck)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從多種角度看,德國經濟界都超出了貿易限制法律框架,採取這一謹慎態度的一大原因是,德國和以色列之間的密切關係。以色列對伊朗的核計劃忐忑不安,要求嚴厲制裁。納坦雅胡总理因此仍繼續嚴厲抨擊國際社會與這一死敵的直接核談判。
一落千丈
國際制裁前,德國同伊朗之間的生意紅火。尤其是機械設備製造業、石化、礦山和零售貿易領域的中小企業一馬當先。據伊朗對外商會提供的數據,直至2006年,德國還是伊朗的第二大最重要貿易夥伴。8年後,情況完全改觀。僅過去3年,德國對伊朗的出口就減少近20%。
最大的「制裁贏家」是中國。它得以大幅度增加出口,如今已躋身於伊朗最重要貿易夥伴行列。伊朗駐德大使阿塔爾(Alil Reza Sheikh Attar)對德國之聲表示,制裁當然給伊朗的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但並未使伊朗陷入停頓,中國人,俄羅斯人和土耳其人利用了西方對伊貿易減少出現的空缺。
長期談判
不過,對西方企業而言,風向可能會出現變化。在新當選的溫和派總統魯哈尼的領導下,伊朗重新靠攏美歐。自2013年11月起,由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加德國組成的國際六國同伊朗一直在維也納進行著談判。
國際社會希望達到這樣的目的:伊朗放棄其核武計劃,作為交換,西方放寬某些貿易限制,並以取消主要制裁手段作為對伊朗的誘餌。此外,此前遭凍結的伊朗原油出口收入,美國也已經逐步恢復支付。
按原計劃,核談判必須在本周末取得相當的進展。美國國務卿克裡表示,在一些要點上,還存在分歧;伊朗外長扎裡夫在推特上寫道:「我們可以創造歷史,但信任不是單行道。」不過,即使目前不能達成一致,歐巴馬總統也已在考慮延長談判了。
巨大利益
伊朗是地球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巨大的油氣儲藏還有待開發。但由於制裁的影響,該國的相關技術多已陳舊。德國駐外商會伊朗代表處的博恩貝克認為,中短期內,德國工業每年對伊朗的商品出口額度有望達到30至60億歐元;前提是,伊朗恢復正常的油氣出口量,並能參與正常的銀行業務往來。該商會注意到,有關聯繫調查和市場準入分析的詢問數量增加。
德國經濟界中東聯合會呼籲強化與伊朗的經濟關係。該組織的一名代表指出,在制裁放寬的背景下,需求已大量增加。該組織新近剛舉辦了相關的會議。會議定員300人,卻有500人報名。不過,公開談論對伊朗生意的企業目前還少而又少。這位代表指出,這是正常現象,尤其是那些同美國有良好經濟關係的企業不願因類似的表態而使這一關係受到影響。
至於美國會在多大程度上繼續嚴厲制裁,可從銀行領域略見端倪。法國大銀行巴黎銀行(Paribas)新近剛被美國司法當局判處罰金64億歐元,理由就是,該金融機構違反美國法律,同伊朗做生意。據內部人士稱,德國商業銀行和德意志銀行也可能遭遇同樣的命運。
事情正在準備中
不過,眾多企業已摩拳擦掌,準備一旦制裁放鬆迅速進入伊朗市場。各國經濟代表團定期訪問伊朗,其中也包括歐洲國家。專家稱,美國也已在為開設美伊商會作準備。不久前,有媒體報導,美國企業World Eco與伊朗政府達成一份巨額能源先期合同。伊朗駐德大使阿塔爾稱,美國是在濫用制裁,以便先於歐洲競爭對手進入伊朗市場。
德國經濟界中東聯合會的代表指出,德國企業必須加緊步伐。根據她的看法,機會依然良好,尤其是中小企業仍受青睞。伊朗的設備和機械中約有80%是德國產品,一旦制裁被取消,在配件和材料方面就會出現巨大商機,而因為原油價格相對較高,伊朗也會很快重新擁有足夠的金錢,支付相關的投資。
作者:Martin Nicolas, Azarnoush Shora 編譯:凝煉
責編: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