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
台灣
台灣是位於中國海岸之外的一個自治島嶼。北京將該地區視為中國的一個省份,但許多台灣人希望被承認為一個獨立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川普上任衝擊台灣半導體?台積電:對美投資不變
川普在本屆大選成功上演「復仇記」,明年初將再度入主白宮。不過,川普選前對台灣的「保護費說」等言論,引發外界擔憂。台積電週四回應,該公司在美國投資計畫不變。另有消息透露,台灣政府可能會在川普就任初期向美方提出新的大規模軍購。
川普获勝 北京亦喜亦憂
在接連奪得多個關鍵「搖擺州」之後,川普宣布在2024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全球多國領導人也在第一時間致電祝賀。這一選舉結果,將會對本已緊張的中美關係產生怎樣的影響?
消息人士:SpaceX要求台灣供應商將製造業務轉移到海外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SpaceX要求台灣供應商將製造業務轉移到台灣島以外,以躲避地緣政治風險。越南和泰國在其中受益頗多。台灣經濟部回應傳聞稱,「短期政治因素不應影響國際衛星公司與台灣製造商之間的供應鏈關係」。
記錄台北:鬧市區裡的老年"街友"
在台灣,無家可歸者通常被稱為"街友"。不過,大多數無家可歸者之所以將街道作為形影不離的"朋友",雖然原因各不相同,但基本都是出於無奈。
記錄台北:錦州街上的東北水餃
台北中山區吉林街和錦州街交叉口不遠處,有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吃店,店主夫婦濃重的鄉音,一聽便知他們來自中國東北。
記錄台北:居酒屋裡的兩岸關係
一段時間以來,台海之間的政治氛圍日趨緊張,今年雙十節後中國再次發動圍台軍演。台北似乎依舊平靜,記者巧遇的普通人對當前的事態發展有何觀感呢?
美宣佈對台軍售隔天 解放軍再越台海中線
就在美國宣佈批准對台軍售之後,中國隨即抨擊美國「嚴重破壞中美關係」,並在隔天出動軍機、船艦於台灣周邊活動。
美國批准對台灣近20億美元軍售
美國國務院周五批准了一項對台灣價值19.88億美元的軍售方案,包括「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和雷達系統。這是美國總統拜登任內第17度對台軍售。
跨越台海的同婚之路:我們的關係非兩岸縮影
台灣一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10月26日在台北登場,話題圍繞在近期獲得解套的「兩岸同婚」,但政策放寬意味著實質平等嗎?橫跨台灣海峽的同性之愛,如何隨著兩岸局勢變化而上下起伏?
賴清德再赴金門:「台澎金馬寸土不讓」
古寧頭戰役75周年之際,台灣總統賴清德再度前往金門,為當年的陣亡將士主持追思祭奠活動。這是賴清德就任總統以來,今年第二次親赴台海兩岸的最前沿地帶。
台灣國防部長:中共若封鎖台灣將是戰爭行為
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10月23日)在立法院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若中共真要對台灣進行封鎖,按照聯合國的決議,這將是戰爭行為。昨晚,中國遼寧號航艦編隊經台灣海峽北駛。顧立雄表示,國防部運用情監偵手段密切掌握所有動向。
美加軍艦穿越台海後 中國舉行實彈射擊
中國宣佈22日在福建平潭的牛山島沿海舉行實彈射擊,而2天前美國、加拿大軍艦才剛聯袂通過台灣海峽。台灣軍方表示,此舉可能是「擴大威懾效應的做法」,台灣將密切監控動態。
G7防長關切台海局勢 台外交部發文致謝
七國集團首次召開專門討論國防問題的部長級會議,聚焦俄烏戰爭和中東衝突的同時也對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局勢表示嚴重關切。G7防長亦特別關注了中國解放軍近期在台灣周邊的軍演。
客座評論:習近平的退位和接班人問題
張俊華
最近中國境外的一些觀察家,似乎又興起了一輪對習近平前途的類似於算命佔卜的熱潮。有的甚至說,習近平的軍權已被剝奪,等等。筆者對此不屑一顧,因為很多所謂的事實,實際上大多是牽強附會的猜測。但他的退位和接班人問題確實值得探討。
英外相訪華談敏感話題 中方:台港不容干涉
外界觀察,英國外交大臣拉米訪華旨在重置雙邊關係。事實上,在尋求推動中英貿易的同時,拉米在中國也提到了香港、新疆和台灣以及俄烏戰爭等問題。
川普:若中國進入台灣 將征高額關稅
美國總統大選近在眼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如果將來中國「進入台灣」,他將對中國徵收高額關稅。
台灣官員:此次中國軍演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在評估本周中國環台軍演的幕後戰略意圖時,一名台灣安全事務高級官員表示,中國方面正在演練將軍事演習快速轉變為全面進攻的能力。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不排除中共利用任何時機、時間點,找任何藉口從事對台軍演。
蔡英文訪布魯塞爾:現場歐洲議員怎麼說?
台灣前總統蔡英文10月17日造訪歐洲議會,是首位來到歐盟總部所在地,並進入議會大樓的台灣卸任元首,DW採訪現場多名歐洲議會議員,兩岸緊張之際,他們怎麼談論歐台關係?
川普、哈里斯會如何對待中國?
川普和哈里斯都視中國為美國的頭號挑戰者。但他們在對華貿易和台灣問題上有著不同的行事方式。
台灣在印度孟買開設辦事處 中國外交部提出嚴正交涉
台灣在印度孟買市開設了新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周三(10月16日)晚間,該辦事處正式揭牌,從而成為繼新德里和清奈之後,台灣在印度設立的第三個駐外機構。
創單日新高:台軍方稱偵獲153架次中國軍機
「聯合利劍-2024B」軍演當日至次日的25個小時內,中國擾台軍機達到創紀錄的153架次。日本表達 「關切」並緊急起飛戰鬥機,美菲「海上戰士合作」年度軍演照例舉行。
蔡英文訪歐:台灣站在威權國家威脅最前線
台灣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後首次訪問歐洲,首先到捷克布拉格,在「公元2000論壇」發表演說,提及中國對台灣民主的威脅。她此行還預計赴歐盟總部;另據《衛報》報導,為避免激怒中國,英國要求推遲蔡英文造訪計劃。
中國稱軍演圓滿落幕 歐美譴責籲克制
於周一展開的中國軍方「聯合利劍-2024B」軍演在同一天傍晚落幕,解放軍稱演習「圓滿完成」,台灣軍方表示本次偵測到解放軍比過往更大規模的空軍部署。美國和歐盟對此都呼籲克制並避免採取可能升高局勢的行為。
北京制裁台灣黑熊學院 指其「暴力台獨」
旨在培育台灣民眾抵抗意識、訓練平民抵抗力量的黑熊學院及其創辦人沈伯洋、出資人曹興誠遭到了中國當局的制裁,兩人被列入了「台獨頑固分子」名單,將遭北京方面「終身追責」。
台灣國防部:中國遼寧號航母編隊駛入巴士海峽
在美國警告北京不要對台灣採取「挑釁」行動後,台灣國防部周日發現中國遼寧號航艦編隊駛入巴士海峽附近海域。同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發布「枕戈待旦」戰訓影片,外界關注中國是否將發動對台軍演。
上千台灣信徒赴福建參與海祭媽祖祈福大典
超過一千名台灣信徒前往中國福建參加海祭媽祖祈福大典。台灣官員認為,中共一直在試圖通過資助台灣信徒前往大陸以及進行宗教交流來施加影響。
賴清德雙十演說後 中國或對台灣實施經濟施壓
台灣總統賴清德發表雙十演說兩天之後,中國商務部表示考慮對台灣採取進一步貿易限制措施。路透社指出,這可能預示著,中國在不久的將來或對台灣實施關稅或其他形式的經濟施壓。
賴清德國慶演說:盼中國和台灣一起承擔國際責任,維護區域安全
賴清德首場國慶演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
台灣週四舉行雙十國慶典禮,總統賴清德在演說中重申,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且中國「無權代表台灣」。賴清德也在演說中向北京喊話,呼籲中方回應國際社會期待,對結束俄烏戰爭和中東衝突發揮影響力。北京立即對此做出回應。
最新民調:近七成台灣人願意為保衛家鄉而戰
面對北京侵略台灣的野心,台灣人究竟怎麼想? 具官方背景的台灣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9日公佈一份最新民調,分析台灣民眾對國防外交議題的態度。
長平觀察:習近平「解放「台灣,賴清德解構「祖國」
長平
很多台灣藝人面臨「祖國慶生「壓力之時,賴清德拋出了自己的「祖國說「,引發輿論熱議。時評作家長平認為,賴清德無意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但是他的領土說和祖國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對中共宣傳有解構作用。
賴清德「祖國說」消除台獨疑慮?學者:過度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眾的祖國。」賴清德拋出「祖國說」引發熱議,有學者認為這有消除「意圖台獨」的效果,但也有專家向DW表示不同看法。
牆外文摘: 每一個張懸背後都可能是一個安溥
有評論指出,踩了中共紅線的藝人,若不「洗心革面」,將永遠與香噴噴的人民幣絕緣。也許是這緣故,安溥才毅然跟自己割席,改掉「張懸」這個「劣跡藝人」的名字,並徹底抹掉自己在社群網站留下的痕跡,然後以清清白白的「安溥」之身投奔對岸。
兩岸關注「中國撤僑載回1名台灣人」
以黎戰火升級,多國安排撤僑行動。中國官媒大力宣傳「祖國強大」的同時,也有媒體特別關注了「中國撤僑載回1名台灣人」的消息。
美智庫:中國或通過經濟戰和網路戰迫台灣投降
「保衛民主基金會」近日發表報告指出,由美國和台灣專家參與的一項模擬推演顯示,為了逼台灣就範,北京方面也可能不直接動武,而是採用經濟脅迫、虛假訊息宣傳或是網路攻擊等手段進行破壞。對此,美國必須制定應對策略。
長平觀察:吳慷仁「不再是一個人」
長平
「接下來的日子,我不再是一個人。」台灣金馬影帝吳慷仁加盟中國大陸娛樂公司的自白,因為「十一跪舔」事件而被網民借用譏諷。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專制脅迫之下,藝人的確會面臨怎樣做人的問題。
德海軍上將:他們想表明 我們是不受歡迎的
三周前,德國兩艘軍艦22年來首次穿越台灣海峽。他們是否受到中國海軍的威脅?聽聽海軍上將怎麼說。
山陀兒來襲 台灣軍隊「迎戰」
台灣即將面臨強颱風山陀兒的襲擊,西部沿海地區已關閉學校和辦公室,並疏散了數百名居民。預計颱風將在高雄登陸,並帶來大量降雨和強風。
金門立委陳玉珍:「金廈同城生活圈」已成形
走訪金門,僅3公里外的廈門新機場肉眼可見,2026年正式啟用後勢必帶來衝擊。在與DW專訪中,頻繁穿梭兩岸協商的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認為,金門早已不是台灣軍事前線,與廈門的融合勢不可擋。
美宣佈史上最大筆對台軍援 中方: 「以武助獨」必將引火燒身
美國總統拜登批准向台灣提供高至5.67億美元的安全援助,這筆資金的規模幾乎是去年夏天獲批的對台軍援的兩倍。中國外交部出回應表示,「台獨」是死路一條,美國執意「以武助獨」必將引火燒身,自食惡果。
中國外長:2758號決議沒有灰色地帶 台外交部:中國應停止誤導國際視聽
中國外長王毅出席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既是歷史,也是現實」。他表示,聯合國2758號決議,「沒有灰色地帶,沒有模糊空間」。台灣外交部今日回應表示,只有台灣民選政府才能代表台灣,要求中國停止誤導國際視。
歐洲智庫:如果中國攻台 歐盟制裁需要快、准、狠
隨著台海緊張局勢加劇,歐洲政策制定者正面臨一個關鍵問題:歐盟能否利用其經濟力量來遏制北京攻打台灣的行動?獨立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在最新的一份政策簡報中,嘗試剖析這一重大挑戰。
自民黨新總裁上任後 日本對華政策會如何變化?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揭曉,前幹事長石破茂驚險在第二輪中擊敗強勢對手高市早苗獲勝。未來就任新首相後,如何帶領國家經濟、內政走出新局,對外如何站穩日本立場,迎接各大外交場面,將是這位近40年政治老手的大挑戰。
日媒:海上自衛隊船艦首度通過台灣海峽
多家日媒報導,日本軍艦於25日通過台灣海峽,是海上自衛隊成立以來首次。消息人士透露,此次通行是為了回應中國威脅日本主權的軍事活動,對北京展現態度。
台灣宣告死刑有條件合憲 什麼意思?
自4月的言詞辯論之後,台灣憲法法庭9月20日判決,死刑合乎憲法,但應限縮適用範圍。台灣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告訴DW,這顯示憲法法庭也承認死刑制度並不如想像嚴謹。
開放兩岸同婚 台灣:兼顧國家安全
台灣2019年通過同性婚姻專法,是亞洲第一。跨國同婚在2023年通過,DW當時專訪台陸伴侶,探討他們受到排拒的原因。2024年9月,台灣政府宣佈未來將承認台灣與中國籍同性伴侶在第三地的合法登記婚姻。
紐約時報:位於匈牙利的BAC是以色列創辦的幌子公司
黎巴嫩真主黨成員周二、周三兩天連續受到通信設備爆炸的襲擊,死傷慘重。日本ICOM公司告知早已不生產爆炸的對講機。紐時爆料稱以色列是爆炸事件的幕後主使。
台灣捲入黎巴嫩爆炸案 有哪些疑點?
「台灣製造」的呼叫器被指跟中東武裝衝突有關,雖然業者金阿波羅已否認有生產該產品,但後續仍引發台灣科技業供應鏈遭滲透的疑慮。此外,有台灣國安人士透露,中國的網路平台開始出現針對台灣的假訊息攻勢。
黎巴嫩呼叫器遭連環引爆 金阿波羅否認台灣製造
黎巴嫩呼叫器連環引爆事件釀大量死傷,真主黨矢言報復。多家國際媒體引述消息報導,這批疑遭以色列植入炸藥的呼叫器,是台灣企業金阿波羅的產品。該公司18日否認,稱只是授權給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合作夥伴使用商標。
德語媒體:早該發出的訊號
9月13日,不顧中方的強烈反對,兩艘德國軍艦穿越了台灣海峽。這是22年來,德國軍艦首次穿越台灣海峽,自然也引起了德語媒體的廣泛關注。
上一頁
第5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