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
台灣
台灣是位於中國海岸之外的一個自治島嶼。北京將該地區視為中國的一個省份,但許多台灣人希望被承認為一個獨立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經濟界憂台海衝突升級
德國經濟界人士擔心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和台灣之間的衝突進一步升級,表示如果發生戰爭,其給德國經濟帶來的損失將是俄烏戰爭的「數倍」。
客座評論: 中國對美採取更具對抗性的姿態
中國外交部針對佩洛西訪台宣佈了反制措施,政論家鄧聿文認為,這些反制舉措是精心挑選的,表明北京在和美國的關係中已採取更具對抗性的姿態。儘管北京的八項反制不會對美國造成太大傷害,可它們「侮辱性極強」。
中國籲建台灣實景地圖 華春瑩用美食喚台「回家」
佩洛西訪台後,中國不斷對台灣進行文攻武嚇。中國官媒與科技業者近日合作展開「圖資戰」,呼籲14億人民上傳圖片共建台灣實景地圖。與此同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稱,台灣有許多來自中國的美食,「味覺不會騙人」,喚台灣「回家」。
東部戰區:解放軍8日繼續在台灣周邊海空域軍演
中國在台灣周邊6個海域進行軍演,表定7日12時結束。東部戰區8日中午卻發文稱,繼續在台周邊進行軍演。這是否可能成為台海未來的「新常態」?
牆外文摘:佩洛西拆除了「一個中國」的緊符咒
有評論認為,佩洛西訪台,清脆而響亮地打破了中共設置的玻璃窗,拆除了中共「一個中國」的緊符咒,讓台灣的「民主暖風」吹出窗外、涵濡世界,為台灣的國際困境打開了一條通道。
發洩怒氣後,北京將如何走出台海危機?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後,中國首次發導彈穿越台北上空、派無人機飛過台灣外島,遣軍艦到台灣本島周邊巡航並越過非正式緩沖區海峽中線。這些行動能夠讓習近平挽救無法阻止佩洛西訪台而引發的危機嗎?北京發洩怒氣後還會怎樣?
軍演引發中日齟齬 台陸委會駁王毅「不肖子孫說」
中國軍演進入第四天,美國白宮譴責北京此舉「挑釁、不負責」。與此同時,中國駐日使館譴責日本「以台製華」,中國駐澳使館也警告澳洲不要指手畫腳。台灣陸委會則針對中國外長王毅稱蔡英文「不肖子孫」的說法,做出強烈回應。
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有多大?
佩洛西訪台之後,中國對台灣展示了空前的軍事威脅。然而,專家認為,目前這些仍然是花拳繡腿,真正的報復將發生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之後。
德語媒體:如果中國利用能源轉型作籌碼怎麼辦?
《世界報》發表的評論認為,迄今為止,德國不僅一直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也很依賴中國的太陽能設備,而依賴專制政權從來不是一個好主意。若是北京決定利用可再生能源轉型作為籌碼,那該怎麼辦呢?《柏林報》則對為何中國在台灣周圍的軍演如此危險進行了分析。
解放軍繞台雷根號待命 台國防部:模擬攻擊台灣本島
台灣國防部表示,6日上午又在台海周邊偵獲多批中共機、艦,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昨天在推特上發佈雷根號在菲律賓海航行的畫面,並標注#雷根號準備好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稱,北京宣佈的反制措施「不負責任」。
兩岸秀後援 世界各國站哪邊?
近期從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訪台到中國發動繞台軍演,台海議題成為中、美角力場。台海問題對北京來說是最敏感的議題之一,各國小心取態。在外交層面,兩岸政府都高調宣示己方的支持者,德國之聲盤點了各國取態。
美國如何在軍事上協防台灣?
作為台灣的主要軍事支持者,美國建議台灣購買旨在實現機動性和精確性目標的武器裝備,以對抗可能的、來自中國的海上入侵威脅。
德語媒體:西方工業依賴一個自由的台灣
德國《經濟周刊》認為,北京方面知道,一場戰爭不僅會拖垮台灣的經濟,也會拖垮自己的經濟。《日報》關注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社群網站上掀起的」大翻譯運動「。
韓總統休假未見佩洛西 雙方通話不提台灣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離開台灣後,周四(8月4日)在首爾與韓國國會議長金鎮杓等舉行了會晤,並前往戒備森嚴的南北韓分界線聯合安全區參觀。韓國總統尹錫悅沒有與佩洛西會面,但同她及代表團成員通了電話。
北京宣佈制裁佩洛西 中美互批「挑釁」
北京在8月5日宣佈對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採取制裁措施,同時公佈了針對美方的八項「反制措施」。白宮則召見了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抗議中方演習的「挑釁行徑」。布林肯指責北京針對佩洛西訪台的反應是過度的、「挑釁性的」。
美軍會否介入中國軍演?美專家:處於「微妙平衡」
美國白宮譴責中國軍演,稱北京挑釁是企圖改變現狀的「重大升級」,但美軍會否進一步打破「戰略模糊」,出手介入這場規模空前的軍演?德國之聲訪問三名美台專家,請他們做出分析。
專訪葛來儀:中國想藉軍演改變台海現狀
中國在台灣周圍進行的四天大規模軍演引起國際社會的擔憂與關注。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告訴德國之聲,中國軍演的目的是要改變台海現狀,她形容目前情勢已是「第四次台海危機」。
中國導彈飛過台灣上空 台國防部:在大氣層外無害
中國對台灣展開大規模軍演的第一天,日本防衛省指,中國發射的導彈有4枚穿越台灣上空。中方稱,這是解放軍常規導彈「首次穿越台島」;台灣國防部則表示「即時掌握」,但由於彈道路徑在大氣層之外,對地面「不構成危害」。
評論:佩洛西訪台——重要訊號還是歷史錯誤?
這值得嗎?佩洛西對台灣的訪問僅僅持續了19個小時,但已經給該地區帶來了巨大影響。德國之聲中文部主任Philipp Bilsky指出,目前空氣中彌漫著潛在的戰爭威脅,而它涉及的是世界兩大強權、兩大核武國家。
德語媒體:中國用軍演來「試水」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離開台灣後,中國如宣佈的那樣,於周四開始在台灣周圍6個海域進行大規模實彈軍演。《法蘭克福匯報》文章認為,此次軍演可能是中國的一次「試水」。德國《時代周報》認為,拜登和習近平其實都對局勢升級沒有興趣。
台政府官網猛烈遭襲 駭客稱「特別行動」
佩洛西離開台灣了,但針對台灣政府和基礎設施的網路攻擊仍在持續,駭客組織高調地在YouTube上宣佈,為了抗議佩洛西訪台,將對台灣發動「網路特別行動」。
台海局勢升溫:香港隔岸旁觀有感?
兩岸局勢因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而進一步升溫,在香港也引來廣泛關注,台港之間的政經互動如何被牽動?
G7外長涉台聲明:北京震怒 台北致謝
七國集團對於中國在軍事和經濟上向台灣施壓表示擔憂,外長們發表聯合聲明警告北京。這引發中方言辭激烈的回應,並召見相關國家駐華使節。德國國防高官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西方不能被中國威嚇住,「不能因為中方過度緊張,就沒人再赴台」。
台海氣氛緊張 東協外長促請避免衝突升級
佩洛西台灣之行加劇兩岸緊張關係之時,東協外長會議在金邊召開。中國外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都參加了這場會議。外長們發表聲明呼籲避免讓衝突升級,併發出警告,緊張局勢或導致「大國之間的誤判、嚴重對抗、公開衝突和不可預測的後果」。
分析中國軍演:「類封鎖」台灣,但鬥而不破?
中國週四(8月4日)開始在台灣周圍6個海域進行大規模實彈軍演,演習前22架軍機飛越海峽中線,隨後又傳金門首度發現中國無人機侵擾,台灣發射信號彈驅離。台海局勢實際多緊張?北京飛彈會否飛越台灣上空?德國之聲採訪兩名台灣專家請他們做出分析。
德語媒體:佩洛西的訊號與習近平不惜武統的「中國夢」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對台灣的訪問登上了德國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每日鏡報》的文章從此次訪問是否危及和平、美歐對台政策是否在轉變等角度進行了分析。《南德意志報》文章認為,北京正在秘密進行一場接近於戰爭的衝突。
一目瞭然! 圖表看兩岸軍力對比
中國和台灣之間的緊張局勢因佩羅西訪台再次升溫。兩岸軍力相差有多大,如果不得不做出選擇,東南亞國家更傾向與北京還是美國結盟呢?
中國大規模軍演「封鎖」台灣 影響幾何?
目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旋風訪台行程已經結束。不過,中國軍方在台灣島周邊展開的一系列軍事演習才剛拉開序幕。除了擔心軍演影響海運、空運外,也有台灣學者指出, 「台海中線」恐從此不復存在,「兩岸的軍事互動會升級到新常態」。
中國不能與美國對撞 轉身修理台灣
雖然官方行程表中沒有提及台灣,但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仍在離開馬來西亞之後在台灣短暫停留。佩洛西訪台的必要性以及訪台之後帶來的影響,成為台灣輿論焦點。
台駐德代表:佩洛西訪問體現價值觀之爭
台灣駐德代表謝志偉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佩洛西成功訪台,讓北京的一個中國政策被突破。他強調,民主政體永遠不能成為獨裁國家的一部分。
長平觀察:佩洛西的世界觀與台灣的出路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訪台過程中為什麼強調六四鎮壓的歷史?時評人長平認為,佩洛西展示了歷史是一個延續的過程,台灣有機會做出更大的歷史貢獻。
佩洛西離台前拜訪景美人權園區 下一站韓國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監察院長陳菊等官員的陪同下,參觀景美人權文化園區,並與人權工作者、民運人士會面。此為佩洛西短暫台灣之行的最後一站,她於台灣時間3日下午5點多搭乘專機離開台灣,前往亞洲行的下一站韓國。
反制佩洛西訪台 中國禁止更多台灣食品進口
本周三(8月3日),中國大陸海關總署發布暫停「台灣地區柑橘類水果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大陸的通知」,中國商務部也宣佈從即日起暫停天然砂對台灣出口。此前,中國還宣佈暫停台灣100多家食品進口。
德外長再次批評中國威嚇台灣
德國外長周一稱,台灣若遭入侵,德國將提供支持,警告北京不要讓事態升級。這引起中國政府強烈不滿,稱之為「錯誤言論」。隨後,德外長周二在紐約再次批評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性姿態。北京則於周三警告德國在涉台問題上不要「隨美起舞」。
佩洛西見蔡英文 北京召美大使強烈抗議
佩洛西在總統府與蔡英文會晤,她稱「我們不會背棄對台灣的承諾」。北京急召美國駐中大使表達強烈抗議,並再宣佈進出口禁令。
中國宣佈台灣周邊軍演 台國防部:形同海空封鎖
佩洛西不顧北京強烈反對抵台,中國隨即宣佈將在台灣周邊6個海域進行實彈軍演。台灣國防部指,中國企圖威脅重要港口與都會區域,「嚴重侵害領海領土主權,違反《聯合國海洋公約》」。德國之聲訪問多名專家,請他們分析台海現況。
台北和美國的高層互動
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後,美台之間高層互訪頻繁,但1979年美國和中華民國斷交後,高層互訪難度加大。1997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金裡奇率團訪問台灣,成為美中建交後訪問台灣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時隔25年,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
佩洛西抵台: 「對台灣人民展示團結前所未有的重要」
當地時間8月2日晚22時40分,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的專機在經歷了約7個小時的繞飛後降落在台北松山機場。這是1997年時任眾議長金裡奇訪問台灣後,美國到訪台灣的最高級別官員。在佩洛西抵台後,北京表示將展開「一系列針對性的軍事行動予以反制」。
德語媒體:同時與中俄開打經濟戰屬於不智之舉
《明鏡周刊》發表文章指出,德國一些企業過於片面地依賴於同中國之間的業務,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限制對華貿易不符合德國的利益,「誰想撤離中國市場,傷害的只是自己」。《南德意志報》評論佩洛西的亞洲行程可能會引發危機。
數十萬人線上追蹤佩洛西專機
佩洛西可能乘坐的美國軍機成為全球被追蹤最多的飛機。外界都在關注這架飛機的目的地是否會是台灣。據客機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的數據,大約有30萬人線上關注這架軍機的動向。
客座評論:佩洛西訪台讓習近平陷入兩難之境
習近平的兩難之處在於,如果採取的軍事行動力度不足,將無法向國內民眾交代;而如果力度太強,又擔心和美軍發生軍事衝突。
佩洛西訪台 中國網民這麼說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是否會在本周二到訪台灣引起外界的高度關注,這也成了中國網民的熱議話題。有人高呼「統一中國」之時,也有人反對訴諸武力。至於北京對佩洛西赴台可能採取什麼樣的反制措施,民眾也議論紛紛。
媒體:英國下院小組今年也會訪問台灣
不顧北京威脅,繼美國後,英國也將派遣一高階代表團訪問台灣。英國《衛報》援引未透露姓名人士報導稱,英國一議員代表團計劃於11月或12月抵台北訪問。
德國外長承諾:台灣若遭入侵 德國將提供支持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是否訪問台灣的消息引發台海緊張氣氛升級。德國外長貝爾博克昨天在聯合國會議上表示,德國不接受較大的國家入侵較小的鄰國。她警告北京不要讓事態升級。
佩洛西訪台「引戰」? 中國軍方可能有的兩個反應
佩洛西確定訪台,海峽兩岸氛圍緊張。北京稱軍隊「絕不會坐視不管」,但可能採取哪些軍事回應?美國如何應對?台灣又是否做好了萬全準備?德國之聲訪問多位專家,請他們作出分析。
佩洛西訪台見蔡英文 兩岸提高戰備
佩洛西可能訪台,美國白宮發言人週一雖不願證實,但強調她有權這麼做,並示警北京或對台海發射導彈。同日,中國外交部警告若佩洛西敢這麼做,「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中國「東部戰區」微博亦發文意有所指寫道:「嚴陣以待 聽令而戰」。
德語媒體:美中緊張氣氛升溫 德國在緊張什麼?
北京、華盛頓和台北之間的關係已然變得更為複雜。德國《明鏡周刊》 引述德國外交政治人物的看法認為,不要在俄烏平行之外再出現中國和台灣之間的衝突,「這才符合我們自身的利益」。《經濟周刊》發表客座評論,中國經濟奇跡正在終結。
佩洛西訪台與否對中美帶來哪些衝擊
佩洛西是否出訪台灣獲得全球高度關注。有媒體引述消息稱,佩洛西8月2日晚間抵台、3日早晨與蔡英文會面。當前消息來源眾說紛紜,究竟「美國第三號人物」來不來台,會對中美關係造成什麼影響?德國之聲訪問多名專家請他們作出分析。
客座評論:金門廈門難以割捨的歷史情結
台灣民眾黨主席、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成立該黨金門黨部時表態支持興建金門和廈門之間的大橋引發爭議,使得沉寂已久的金廈大橋議題再次成為話題,為什麼金廈大橋在台灣和金門兩地的意義有那麼大的不同?
李顯龍稱中美關係很重要 法媒:佩洛西赴日前來台見蔡英文
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亞洲行的首站為新加坡。此前,有法媒引述消息報導稱,佩洛西預計訪日前於8月4日經菲律賓來台,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拭目以待」。
上一頁
第26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