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
台灣
台灣是位於中國海岸之外的一個自治島嶼。北京將該地區視為中國的一個省份,但許多台灣人希望被承認為一個獨立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台灣會失去南美最後一個邦交國巴拉圭嗎?
巴拉圭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幾個仍然正式承認台灣的國家之一。但是,前不久巴拉圭總統貝尼特斯親自開口向台灣要求10億美元的投資,以抗衡中國和國內的壓力,這不禁讓人對巴台之間邦交的穩固性產生擔憂。
德國議會訪台代表團:中國的威脅「不可接受」
德國聯邦議院友台小組六人訪台團周一在台灣總統府與台灣總統蔡英文舉行會見。德國友台小組主席韋爾斯致辭時表示,不能通過軍事強力強迫台灣參與其不自願的合作,德國聯邦議院會持「明確的拒絕態度」。
美防長:中國不會立即入侵台灣 與北京保持溝通很重要
美國防長奧斯汀2日向CNN表示,他不認為中國會馬上入侵台灣,但也表示北京嘗試透過軍事行動在台灣周圍建立新常態。他重申,華府正努力與北京重啟軍事溝通管道。
已抵台灣!德國議員團來到 台外交部:以行動展現支持
德國聯邦議院友台小組已經抵達台灣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台灣外交部政務次長俞大㵢去機場迎接。台灣外交部指出,這是繼佩洛西訪台,法國國會訪團後又一歐洲重要國家訪台,以實際行動展現對台灣堅定支持。中國外交部發出聲明表達抗議。
專訪施益堅:台灣是我第二個家
作家Stephan Thome (施益堅)是德國文壇閃耀的明星。他十多年來定居台灣,對台灣的各項發展有深入的觀察。專訪中他不只談小說,也談及對兩岸和區域安全的看法。
中國國慶 台灣政治團體「一個節日兩種過法」
在台海兩岸近期的緊張氣氛之下,兩個台灣政治團體在10月1日分別以升旗和燒旗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度過中國十一國慶。
李家超稱祖國是後盾
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了特區政府舉辦的國慶典禮,提到中央制定《港區國安法》,落實「愛國者治港」,令香港步入由亂到治的階段。他也表示香港在關鍵時刻「總有祖國作為堅強後盾」。
專訪:同中國打交道將很困難,包括經濟上
德中建交50年後的今天,雙方關係目前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德國總理肖爾茨為何遲遲沒有訪問中國?德國今後將對中國採取何種路線,如何處理棘手的台灣問題?本台記者採訪了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SWP)中國問題專家Angela Stanzel博士。
德語媒體:圍繞台灣的戰爭可能會變成核子大戰?
《星期五周報》文章認為,圍繞台灣的衝突隱含著爆發核子大戰的危險。《法蘭克福匯報》關注了拜登邀請12個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到白宮參加峰會反映出的戰略變化。
研究:跨大西洋各國對軍援台灣的支持度極低
由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和貝塔斯曼基金會對跨大西洋地區14個國家進行的調研顯示,更強硬的對華路線得到多數支持;但是在台灣問題上,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在中國武力攻台的情況下,自己的國家應該採取外交或制裁行動,支持向台灣輸送武器和派遣軍隊的比例極低。
德國聯邦議院友台小組周日將抵台訪問
德國聯邦議院友台小組一行將於本周日抵達台灣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繼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月訪台後,這是第二個歐洲國家的議員代表團訪台。
專訪:習近平穩坐江山,如何處理台灣問題?
中國近期動作頻頻,二十大後對台政策可能發生什麼變化?習近平若取得第三任期,解決台灣問題會否成為北京2027年前的最大野心?德國之聲專訪台灣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請他做出分析。
堅不譴責俄羅斯 汪文斌稱台灣烏克蘭無可比性
聯合國安理會希望推出一項譴責俄羅斯公投與侵略的決議。中國仍然不明確譴責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地區、踐踏主權與領土完整原則,北京稱烏克蘭同台灣完全不可比。
德語媒體:習近平在第三任期會走與美對抗路線?
《新蘇黎世報》文章探討了習近平在第三任期是否會走與美對抗的路線,並將習近平與普丁做了比較。《法蘭克福匯報》關注了包括中國經濟疲軟在內的亞洲地區面臨的危機。
哈里斯訪韓前再批北京 北韓發導彈「迎接」
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在對駐日美軍的演講中譴責北京在台海「令人不安的」行動,並稱華盛頓將在包括台灣海峽的整個亞洲「毫不畏懼地」開展行動。與此同時,首爾軍方表示,北韓方面於哈里斯訪韓前再次發射兩枚彈道導彈。
美挺台參與國際民航組織 誰支持誰反對?
國際民航組織大會27日於加拿大登場,各界聚焦的其中一個議題,是台灣能否參與該組織。美國交通部長布蒂吉格表態,呼籲讓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該機構的工作。
安倍國葬儀式27日登場 日本國內現反對聲浪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儀式,週二在東京登場,但在日本國內為何夾雜著龐大的反對聲浪?日本民眾又是怎麼看待這次的國葬儀式?
蓬佩奧訪台稱台是獨立國家 籲美中經濟脫鉤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訪台,週二(9月27日)他在一場論壇發表演說時再稱,「台灣不需宣佈獨立,因為已經是個獨立的國家」,並呼籲美國與中國經濟脫鉤,轉向台灣。此前,中國官媒發文再指控蓬佩奧訪台是為圖謀私利。
德語媒體:習近平的霸主計劃需要俄羅斯
《新蘇黎世報》文章分析了習近平對待普丁的戰略,認為俄羅斯的衰弱對北京當權者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法蘭克福匯報》關注了戴姆勒卡車公司在中國投資建廠的5億歐元大項目。
中共二十大的七大看點
無論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前,坊間有關習近平可能被軟禁的猜測,還是公眾對召開後中國終於可以放鬆防疫政策,讓人民的生活重回正軌的希望。所有的這些都多少證明了一個事實:中國最高政策層的思路和動向好似黑箱,只能讓人臆測。
哈里斯與岸田共同譴責中國的台海行徑
抵達日本、計劃參加安倍國葬的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在周一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晤,她重申了美國對日本的防衛承諾,兩人也在會晤中譴責了中國在台灣海峽的行動。
義大利選舉結果向右轉 候任總理無意參加一帶一路
義大利兄弟黨領袖梅洛尼將成為該國下一屆總理。她的當選不僅意味著義大利政壇開始明顯右轉,同時她競選當中表達的對華強硬及對台友好的政策取向引起廣泛關注。
烏克蘭和台灣深化雙邊交流 傳北京嘗試干預
近來,烏克蘭和台灣的國會議員開始通過在議會建立友好小組來深化雙邊交流。然而,烏克蘭議員卻向媒體透露,中國試圖阻礙烏克蘭國會成立該小組,並批評中國向俄羅斯購買石油的舉動。
劍指中國對台灣威脅 美菲擴大軍事合作
繼拜登與小馬克斯上周會談之後,美國同菲律賓重新調整並加深了軍事領域的合作關係。美國希望協防台灣的必要時刻,能夠使用菲律賓軍事基地。
特拉斯籲減少對中國依賴 承諾確保台灣自衛能力
英國首相特拉斯向美國媒體CNN表示,各國應堅定支持烏克蘭,並呼籲盟國加強在中俄相關議題上的合作。她重申,若中國入侵台灣,將與盟國確保台灣有自衛能力。
中美外長會晤「直接坦率」談台灣問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中國外長王毅在紐約聯大會議間歇進行了長達90分鐘的會談,主要聚焦台海局勢。布林肯呼籲中方在台灣問題上「保持冷靜」,王毅則批評美國向台灣發出「非常錯誤且危險的訊號」。
香港、台灣將放寬入境措施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本周五公佈四項便利來港措施,包括由機場抵港人士的檢疫安排由現行的「3+4」改為「0+3」,「來港易」和「回港易」計劃不設限額等等。新規定從9月26日起執行。台灣預告將從9月29日起,分階段放寬入境檢疫。
台灣國安官員:封鎖、奪取外島均屬於戰爭行為
台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國安官員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如果中國大陸對台灣採取封鎖或者奪取一個外島,都將被視為戰爭行為,台灣將不會投降。
拜登誓言協防台灣後 美加兩軍艦通過台海
這是美國總統拜登表明若有必要,美國將協防台灣後,有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儘管第七艦隊稱這是例行性通過,敏感時機仍引發關注。尤其日前第七艦隊司令警告稱,他認為中國有能力封鎖台灣。
專訪:曹興誠「抗共保台」的背後
聯電前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日前宣佈捐出30億協助台灣防衛,引發各界關注。他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談到他和中國領導人之間的互動,並揭露和中聯辦的聯繫,分享他是如何從共產黨高層的座上賓變成反共急先鋒。
專訪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
聯電前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日前宣佈捐出30億協助台灣防衛,引發各界關注。他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談到他和中國領導人之間的互動,並揭露和中聯辦的聯繫,分享他是如何從共產黨高層的座上賓變成反共急先鋒。
廈門再發《通知》禁止未經審批擅自飛行無人機
廈門三部門再度聯合發布《通知》,提醒未經審批擅自飛行無人機將會被依法處理。台灣媒體分析認為,「似乎意味無人機將無法任意騷擾金門」。
華府智庫:習近平在第三任期將優先推動和平統一
台灣海峽會不會發生戰爭?何時發生?北京是否在乎華府告別對台模糊政策?習近平會在第3個任期結束前對台動武以實現統一?專家怎麼看2049年前統一的概率?這些均是華府智庫CSIS調查的內容。
白宮重申對台政策未變 稱拜登保台言論「不言自明」
在拜登重申美國保台立場後,白宮官員周一強調,華府對台政策未變,但拜登的言論「不言自明」。對此,專家警告,若白宮繼續堅持華府政策未變,此舉恐削弱美國公開聲明的可信度。
拜登再提派兵協防台灣 中台官方如何回應?
美國總統拜登就任總統以來第四度提到,有必要的話美國將派軍協防台灣。台灣方面對此向拜登政府表達感謝;北京則警告美國不要損害中美關係及台灣海峽的和平。
拜登對台立場與美政策不同調 專家:「戰略混亂」
美國總統拜登18日第四度公開稱美國在中國武力犯台時,會派兵協防台灣。部分專家告訴德國之聲,拜登此舉恐製造「戰略混亂」,並為中國提供在台海挑起危機的藉口。
拜登再提美協防台灣 曾警告習近平勿援俄
美國總統拜登再次公開重申若中國武力犯台,美國會派軍隊協防。此外,他說自己今年初曾警告習近平,中國若違反對俄制裁,該舉動將是個「巨大的錯誤」。
台灣東部發生強烈地震 1死79傷
台灣東部發生強烈地震,震央在台東縣北部的池上鄉,地震強度達6.8級。地震造成一房屋倒塌,目前確認一人死亡。
台灣駐英代表受到「特別邀請」簽名弔唁女王
據台灣外交部表示,英國方面「特別邀請」台灣駐英國代表謝武樵「在享有與各國赴英國弔唁的元首、代表以及王室成員同等待遇下」,前往蘭開斯特府簽名弔唁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北京宣佈制裁兩家美國軍火商負責人
作為對美國最近軍售台灣的回應,中國政府決定製裁兩家美國軍火商雷神科技公司和波音防務、太空與安全公司的負責人。
譴責中國實彈軍演 歐洲議會通過台海決議
台海局勢持續緊張,歐洲也面臨越來越大壓力。繼美國參議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案》之後,歐洲議會週四(9月15日)通過《台海情勢決議文》,譴責中國對台灣展開實彈軍演。該議文還說了什麼?
第38次「習普峰會」:中俄要為世界「注入穩定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在烏茲別克斯坦古城撒馬爾罕舉行會面。分析家認為,普習再度會晤具有高度的象徵性意義。自出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習近平已經與普丁舉行了38次會晤。
《台灣政策法》未正式賦予台灣"主要非北約盟友地位"
周三,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以壓倒多數通過了《台灣政策法案》。但同最初版本相比,一些條款已被刪除或弱化。
嚇阻北京侵台 美國如何制裁中國?
美國政府日前傳出正考慮對中國制裁,以嚇阻北京入侵台灣。儘管拜登政府尚未證實,目前外界亦不清楚美國可能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但路透社引述專家說法指出了幾種可能性。
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 中國堅決反對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週三(9月14日)通過《台灣政策法》。專家告訴德國之聲,此舉顯示台美關係多年來的進展,但拜登政府如何處理剩餘立法程序,值得關注。
台海關係緊張 外籍移工憂演變戰爭
中國對台灣實施軍演並試圖建立一種「新常態」,讓台海局勢陷入不穩定。目前全台灣約有70萬名外籍移工,當中有人告訴德國之聲,他們擔心局勢升級將會影響到工作。
台灣駐美代表會晤多國議員 呼籲國際社會共同阻遏北京犯台
周二,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在華盛頓會晤來自三十多個國家的六十名議員,希望這些議員在各自國家發揮影響,共同遏阻中國對台灣發出的軍事威脅。
德語媒體:中國當局不會改變既定戰略
《柏林晨郵報》就新疆伊寧的疫情封控刊評指出,長期封城正讓新疆人權狀況雪上加霜,但習近平欽定的動態清零戰略不太可能改變。《慕尼黑信使報》則認為,和西方一樣,中國也在尋求脫鉤,而其根本動機則是認定美國已經將遏制中國崛起上升為國策。
路透:美考慮制裁北京防侵台 台籲歐盟跟進
在中國近期加大對台軍事威脅後,路透社週二(9月13日)報導,美國正在考慮以制裁中國,嚇阻北京並防止入侵台灣。與此同時,台灣也傳出要求歐盟採取類似措施。
駐台代表處開館前 立陶宛代表團再訪台
立陶宛駐台經貿辦事處將於9月掛牌,開館前夕,立陶宛又有代表團訪台,並於週一(9月12日)與即將履新的首任立陶宛駐台代表出席經貿會談,此舉料將再次激怒北京。
上一頁
第23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