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
台灣
台灣是位於中國海岸之外的一個自治島嶼。北京將該地區視為中國的一個省份,但許多台灣人希望被承認為一個獨立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美國在台協會指責北京政府曲解二戰歷史文件
美國在台協會周一(9月15日)在發給路透社的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中國故意歪曲二戰時期的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三藩市和約》,試圖以此支持其脅迫台灣的行動。」
牆外文摘:北京攻台可能性相當低?
牆外文摘
近期發布的智庫報告認為,北京全面入侵台灣的可能性相當低,遠低於許多政策圈與媒體所傳播的想像。有評論指出,該報告也許低估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
美英軍艦穿越台海 台陸委會稱台美命運攸關
中國軍方發言人表示,美國、英國軍艦9月12日穿越台灣海峽「並滋擾挑釁」,傳遞了「錯誤訊號」,並且破壞了台海和平穩定。與此同時,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則在美國一智庫演講時,指責北京正在「積極備戰」,稱一旦台灣失守,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也會旁落。
太平洋島國領導人達成新的與會規則
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本周五達成一項新框架,允許各國以戰略夥伴的身份參加太平洋島國論壇峰會。 索羅門群島作為本次太平洋島國論壇峰會東道主,未邀請包括中國、台灣、美國在內的合作夥伴與會,引發爭議。
中國福建艦航母穿越台灣海峽
中國航母「福建號」穿越台灣海峽,海軍發言人表示「這次組織福建艦跨區試驗訓練,是航母建造過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目標。
加澳軍艦穿行台海 中國痛批「挑釁」
中國軍方譴責加拿大和澳洲军舰穿越台灣海峽的行為是「挑釁」,並稱已對相關軍艦進行跟蹤和警告。加澳兩國則稱穿行行動符合國際法,是為了捍衛航海自由。台灣稱正在密切關注台海動向。
台灣社會如何看九三閱兵?
有觀察人士和媒體注意到,九三閱兵前,台灣民眾在社群媒體對此事的討論度不高。但中國串流平台稱台灣有數百萬人次觀看閱兵直播。而台灣一些政界人士到北京觀禮,以及藝人轉發央視宣傳貼文,也引起爭議。
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期待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台灣的堅定支持者羅傑‧維克(Roger Wicker)周六(8月30日)表示,他認為未來美國和台灣將聯合生產武器。川普总統今年初上任以來,美台之間尚未宣佈新的武器銷售。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 時隔9年訪台會晤賴清德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Roger Wicker)與參議員費雪(Deb Fischer)周五(8月29日)在印太出訪期間,搭乘美軍專機訪問台灣,並與台灣總統賴清德見面。
台灣擬大幅加碼軍費:國防開支將沖至GDP 5%
台灣總統賴清德周五透露,計劃在2030年前把台灣國防預算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的5%,比照北約標準。這被視為響應美國加強軍備的回應。
中國威脅、美國施壓 台灣2026國防預算超過GDP3%
台灣行政院周四(21日)敲定2026年總預算規劃,其中軍事預算金額對比今年提升22.9%。至9495億新台幣,佔GDP比重3.32%,創下2009年以來新高。
德國外長連續四天指責中國威脅亞洲安全
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周三(8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亞一家智庫訪問時發表主旨外交政策演講時表示,北京在南海「日益增長的軍事自信不僅威脅亞洲安全,而且破壞了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由於該地區的航運航道的重要性,中國的行為也構成了經濟威脅。
德外長訪日:批評中國支持俄羅斯「戰爭機器」
鑑於地緣政治挑戰,日本與德國的合作更為緊密。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在東京對日本的鄰國中國作出明確的批評。他還警告北京不要單方面改變邊界。
牆外文摘:獨裁者的治理災難和權力強化
牆外文摘
政治學者吳國光認為,從治理上的災難到獨裁者權力的強化,這個過程中對精英的關鍵是清洗,對老百姓關鍵是洗腦。
川普称獲習近平承諾:在任期內不會攻台
美國總統川普对外披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他做出了一項關鍵承諾,引發外界對台海局勢和中美關係走向的廣泛猜測。
德語媒體:中俄會軍事聯手對抗西方嗎?
媒體看中國
西方受俄烏戰爭牽制而無暇他顧之際,北京會武力攻台嗎?一旦台海發生戰事,普丁又會對習近平提供哪些支持呢?《新蘇黎世報》對此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南德意志報》評論稱,晶片企業須上繳部分在華利潤的新規,是川普向北京的明確訊號:美國才是晶片行業..
中國指菲律賓在台灣問題上「玩火」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本周五對菲總統菲律賓在侵台情形下「不可能置身事外」的言論嚴厲批評並提出嚴正交涉,敦促菲方在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不要玩火。
索羅門群島禁止中國與台灣參加太平洋島國論壇峰會
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宣佈,將不允許包括中國、台灣和美國在內的非成員國家參加今年9月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IF)峰會。該決定被認為是為了避免圍繞台灣是否應獲准出席會議而引發的外交摩擦。
《圖片報》:中俄機密合同顯示,普丁協助北京演練攻台
德國《圖片報》報導稱其獲得的機密文件顯示,俄羅斯不僅為中國定製開發自動化指揮系統,還將提供一批可空投的武器裝備。運輸方式、作戰部署乃至傘降細節已明確列入條款。文件由國際駭客組織「黑月」竊取,德國高層安全部門消息人士向《圖片報》證實其真實性。
客座評論:如何評估習近平的權力
鄧聿文
中共的北戴河時間又到了。按照「慣例」,每年中共高層北戴河休假期間,有關習近平的各種謠言都會格外密集,尤其涉及其權力地位問題。外界該如何評估習近平的權力呢?
牆外文摘:杭州食水污染,「專制效率」何在?
牆外文摘
有評論認為,台灣網紅「赴中旅遊」及台灣輿論界談及中國模式,都有一種「專制效率論」的迷思。最近杭州食水污染事件表明,集權模式應對危機的能力下降乃至消失,其後果也往往是由一般人民分擔。
「海棠」大抓捕後 中國耽美圈何去何從?
連續兩波對「海棠文學城」作者的抓捕潮後,愛好中國耽美BL的讀者觀察這個圈子有何變化?6月,海外中國人紛紛參與驕傲遊行聲援海棠作者,並強調酷兒群體能更感同身受;生活在「神聖無碼帝國」的台灣腐女,則因此案反思台灣的創作自由。
台灣擬資助以色列定居點醫療 國際組織批評
加薩饑荒與人道危機蔓延之際,國際社會持續加大對以色列的施壓。在這樣的氛圍下,台灣官員造訪以色列定居點,並洽談投資當地的醫療設施,遭質疑違反國際法。台灣外交部表示,該合作還在「研議討論」階段,尚無具體承諾。
美對日韓關稅都下調為15% 台灣將獲同等待遇?
週三,美國與韓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韓國的稅率降至15%,韓國則將在美投資3500億美元。美國對亞洲各國稅率陸續出爐,對台灣最終稅率則遲遲未公佈,但有消息人士稱美方將給台灣「最優惠關稅」,換取台灣對美投資。
德語媒體:美國不再歡迎台灣總統?
媒體看中國
《新蘇黎世報》認為,如果美國總統川普为了同北京達成貿易協定,而拒絕讓台灣總統賴清德出訪行程中過境美國,那無疑是向台灣發出了一個危險訊號。《世界報》發表評論稱,中美關稅戰的結局將決定未來國際貿易的走向。
台灣連續兩日被曝外交挫折:賴清德遭拒過境、顧立雄會晤被取消
繼《金融時報》昨日披露台灣總統賴清德計劃過境紐約遭川普政府拒絕後,該報今日再度報導,上個月美國臨時取消了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與美方官員的會晤安排。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官員分析認為,現在台灣在美國政府內部的盟友不如過去那麼多。
台灣「大罷免」為何慘敗? 賴清德面臨哪些壓力?
有學者認為,結果顯示多數民意反對無差別的全面罷免,但未必代表支持國民黨,關鍵是中間選民的「懲罰性投票」;對於民進黨「抗中保台」論述未來是否受到挑戰,專家有不同見解,但都指出北京樂見台灣社會對立加劇。
中美貿易談判關鍵期 美國會兩黨參議員將提出涉疆涉台新法案
在川普政府聚焦中美貿易談判之際,美國國會兩黨參議員計劃推出三項對華法案,針對中國在新疆人權、對台灣施壓以及跨國鎮壓行為,凸顯國會在對華安全與人權議題上的強硬立場。
客座評論:「大罷免」失敗 兩岸或許避免了一場即時軍事危機
鄧聿文
本文作者認為,「大罷免」假如成功,台海關係勢必會有劇烈衝擊,兩岸或面臨「提前攤牌」,而島內出現某種動蕩讓北京在反國家分裂的名義下,對台祭出軍事手段。
捷克總統帕維爾拜訪達賴喇嘛 中國抗議
7月27日,捷克總統帕維爾以私人名義前往印度與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見面,向他祝賀90歲生日。中國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並「敦促捷方恪守一個中國政治承諾」。
中方人員搶奪台灣運動員賀電 台體育署長譴責行為野蠻暴力
德國舉行的世大運上台灣跆拳道隊奪得銀牌,卻在賽後頒發教育部長賀電時遭兩名中方人員粗暴干擾、試圖搶奪。比賽期間中方還施壓埃森市政府要求撤換台灣中繼站國旗,並抗議稱觀眾喊「台灣加油」違規。台灣各界領導人嚴厲譴責中方行為「野蠻」、違背體育精神。
台灣最大規模罷免案臨近投票 北京罕見「介入」
本周六,台灣將舉行史上最大規模罷免投票,逾兩打國民黨立委面臨被罷免。引人關注的是,中國官方和官媒罕見地介入,公開譴責執政黨民進黨。罷免發起方指控國民黨「親中」,國民黨則反駁稱北京言論與己無關。這場內部政治風暴,在兩岸關係緊張背景下更顯複雜。
台北舉行防空演習 模擬中國攻台
本周四在台北,空襲警報響起,整個城市暫停活動——這是台灣「城鎮韌性」民防演習,配合正在進行的漢光演習,模擬中國攻台場景,為可能的威脅做準備。
中國駭客疑將台灣半導體產業作為目標
網路安全公司Proofpoint在一份最新的報告中指出,與中國相關的駭客正在將台灣半導體行業以及跨國銀行投資分析師作為竊取數據的目標,總共涉及15到20個大中型企業或機構。
德語媒體:日澳兩國的台灣難題
媒體看中國
《新蘇黎世報》撰文指出,五角大樓要求日澳兩國就「可能的台海衝突」做出明確表態,令東京和坎培拉措手不及,陷入兩難境地。《法蘭克福匯報》則發表評論,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棒,中國「以牙還牙」的強硬立場並不值得歐盟效仿。
牆外文摘:國安局長現身華府,台灣外交微妙突圍?
牆外文摘
有評論認為,台灣國安局長蔡明彥高調入列台美經貿談判團隊,已遠超戰略學者所說的「違和感」,而是帶有高度戰略意圖,不排除台美聯手藉此對北京「亮劍」。
媒體:五角大樓要求盟友就「中美戰爭」明確立場
有媒體報導稱,美國國防部正在敦促日本、澳洲表态:如果中美因為台灣發生戰爭,兩國將扮演什麼角色。
美制「海馬斯」系統亮相台灣「漢光」演習
兩輛搭載「海馬斯」的裝甲卡車在台中附近參與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專家認為,台灣模擬戰爭環境部署「海馬斯」將備受關注。
德語媒體:單憑提升軍力 台灣還不足以自保
媒體看中國
《日報》就周二開始的台灣大規模軍演發表評論稱,單憑增加軍力,台灣並不足以實現自保。《柏林日報》就金磚集團峰會發表評論,認為金磚集團不僅正在重塑西方主導的國際貿易與金融秩序,也在政治與安全議題上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姿態。
中國民航啟用台海新航線 陸委會稱單方面改變現狀
中國民航局周日宣佈,在貫穿台灣海峽的M503航線上新增一條自西向東的支線。有關航線貼近台海中線,引起台灣方面抗議,稱北京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激化緊張局勢。
台灣能否幫助德國減輕對中國無人機的依賴?
德國希望未來從台灣購買更多無人機,而非總從中國購買。然而一些經濟和政治障礙正在制約柏林與台北之間的貿易。
兩岸喜劇演員:如何用笑話開啟敏感對話?
來自上海的Jamie,3年前意外在台灣開啟了喜劇之路,她最受歡迎的笑話,是講在台灣遭遇到的歧視與刻板印象。而她的好朋友、來自台灣的喜劇演員Vickie,則是在上海踏入這一行,在中國經歷內容審查的她,如今移居紐約、試圖在新的舞台,替台灣「做一點外交」。帶著各自的身份到異地冒險,她們如何透過「諷刺的藝術」觸碰敏感議題? 彼此又有哪些同與不同的人生經歷?
客座評論:國共必定會再次分道揚鑣
張俊華
歷史上的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曾試圖合作,但最終由於各種原因都破裂了。那麼,當今似乎跟中國大陸共產黨很和諧的國民黨是否會「共存「」合作」下去呢?馬英九這次訪華已經暗示,雙方的好日子不會太長了。
英國商業貿易部長訪台 將會晤賴清德
中英兩國尋求修復關係之際,英國貿易商業部長周日開始為期兩日的訪台之行,預計將會見台灣總統賴清德,也會見證雙邊合作協議的簽署。
訪捷克被中方跟監 蕭美琴:不會嚇阻我為台灣發聲
台灣副總統蕭美琴就其在去年訪問捷剋期間遭中共危險跟監的報導表示,「中共的非法行徑不會嚇阻我在國際社會上為台灣發聲」。台灣陸委會周五表示,收到炸彈恐嚇郵件要求撤蕭美琴在捷克遭跟監的新聞內容。陸委會予以嚴厲譴責
長平觀察:外國網紅到中國「監獄采風」
長平
近來外國網紅前往中國「直播」備受關注。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無論網紅們怎樣賣力粉飾,也沒有辦法掩蓋這樣一個事實:中國政府希望他們展示的就是一所「現代化」管理的大監獄。
國台辦:台灣是中國領土,無所謂「侵略」之說
針對賴清德在「團結國家十講」的第二場演講中呼籲「團結捍衛台灣主權」,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回應批評賴清德的講話「曲解歷史」,強調台灣是中國領土,無所謂「侵略」之說。
北約秘書長示警北京軍事擴張:非常擔憂台灣情形
面對台海局勢,北約秘書長呂特周一表示,中國一旦決定對台灣採取行動,也會同時確保其夥伴俄羅斯牽制歐洲的注意力。
9月3日天安門廣場將再次舉行閱兵
中國9月3日將舉行紀念抗戰及二戰結束80周年大會及盛大的閱兵式。習近平將發表講話。不到兩周前,美國總統川普在他79歲生日之際,在華盛頓舉行了美國幾十年來規模最大的閱兵式。
賴清德「國家十講」首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擁有台灣
6月22日,台灣總統賴清德在新北市出席「國際扶輪社」活動,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系列首場演講,重申台灣具備國家四要素,駁斥中方主張,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擁有台灣」。北京方面一貫警告,追求「台獨」意味著戰爭。
上一頁
第1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