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
台灣
台灣是位於中國海岸之外的一個自治島嶼。北京將該地區視為中國的一個省份,但許多台灣人希望被承認為一個獨立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即時新聞
即時新聞
2025年9月13日
2025年9月13日
美英軍艦穿越台海 台陸委會稱台美命運攸關
2025年9月12日
2025年9月12日
太平洋島國領導人達成新的與會規則
2025年9月12日
2025年9月12日
中國福建艦航母穿越台灣海峽
2025年9月7日
2025年9月7日
加澳軍艦穿行台海 中國痛批「挑釁」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深度報導
深度報導
美國在台協會指責北京政府曲解二戰歷史文件
美國在台協會指責北京政府曲解二戰歷史文件
美國在台協會周一(9月15日)在發給路透社的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中國故意歪曲二戰時期的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三藩市和約》,試圖以此支持其脅迫台灣的行動。」
牆外文摘:北京攻台可能性相當低?
牆外文摘:北京攻台可能性相當低?
近期發布的智庫報告認為,北京全面入侵台灣的可能性相當低,遠低於許多政策圈與媒體所傳播的想像。有評論指出,該報告也許低估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
牆外文摘
評論
台灣社會如何看九三閱兵?
台灣社會如何看九三閱兵?
有觀察人士和媒體注意到,九三閱兵前,台灣民眾在社群媒體對此事的討論度不高。但中國串流平台稱台灣有數百萬人次觀看閱兵直播。而台灣一些政界人士到北京觀禮,以及藝人轉發央視宣傳貼文,也引起爭議。
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期待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
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期待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台灣的堅定支持者羅傑‧維克(Roger Wicker)周六(8月30日)表示,他認為未來美國和台灣將聯合生產武器。川普总統今年初上任以來,美台之間尚未宣佈新的武器銷售。
德外長訪日:批評中國支持俄羅斯「戰爭機器」
德外長訪日:批評中國支持俄羅斯「戰爭機器」
鑑於地緣政治挑戰,日本與德國的合作更為緊密。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在東京對日本的鄰國中國作出明確的批評。他還警告北京不要單方面改變邊界。
牆外文摘:獨裁者的治理災難和權力強化
牆外文摘:獨裁者的治理災難和權力強化
政治學者吳國光認為,從治理上的災難到獨裁者權力的強化,這個過程中對精英的關鍵是清洗,對老百姓關鍵是洗腦。
牆外文摘
評論
顯示更多
廣告
跳轉至下一欄 焦點話題
焦點話題
「海棠」大抓捕後 中國耽美圈何去何從?
連續兩波對「海棠文學城」作者的抓捕潮後,愛好中國耽美BL的讀者觀察這個圈子有何變化?6月,海外中國人紛紛參與驕傲遊行聲援海棠作者,並強調酷兒群體能更感同身受;生活在「神聖無碼帝國」的台灣腐女,則因此案反思台灣的創作自由。
台灣「大罷免」為何慘敗? 賴清德面臨哪些壓力?
有學者認為,結果顯示多數民意反對無差別的全面罷免,但未必代表支持國民黨,關鍵是中間選民的「懲罰性投票」;對於民進黨「抗中保台」論述未來是否受到挑戰,專家有不同見解,但都指出北京樂見台灣社會對立加劇。
中國駭客疑將台灣半導體產業作為目標
網路安全公司Proofpoint在一份最新的報告中指出,與中國相關的駭客正在將台灣半導體行業以及跨國銀行投資分析師作為竊取數據的目標,總共涉及15到20個大中型企業或機構。
香港引用《國安法》禁止台灣手遊《逆統戰:烽火》
香港警方指控台灣手機游戲《逆統戰:烽火》鼓吹武裝革命並宣傳分裂主義綱領,下令禁止。該款游戲的開發者在臉書上以「謝丞相賜箭」五個字作為回應。
賴清德稱願對等交流 中國:認同一中才有協商基礎
賴清德20日發表上任周年演說,重申台灣會繼續強化國防實力、加強與美國關係,面對中國則願以「對等尊嚴」為前提交流合作。跟過去相比,他這次演說對中國較為溫和,但國台辦批評他「惺惺作態」,稱「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協商對話才有基礎」。
性、暴力、羞恥感:看見台灣白色恐怖的女性故事
5月19日是台灣白色恐怖記憶日,用來銘記76年前宣告戒嚴的這天。威權時期的受難女性——特別是遭國家性暴力者——她們的經歷鮮為人知。民主化歷程跟台灣類似的韓國,曾在518民主運動時發生國家性暴力;DW記者親訪光州,從韓國究責經驗回看台灣。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