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台灣
跳轉至下一欄 頭條新聞
頭條新聞
台灣社會如何看九三閱兵?
廣告
跳轉至下一欄 即時新聞
即時新聞
2025年9月5日
2025年9月5日
媒體:台美國安官員在阿拉斯加密談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深度報導
深度報導
記憶的煙硝:80年後兩岸歷史教育如何談二戰?
記憶的煙硝:80年後兩岸歷史教育如何談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之際,中國官方重申「抗日與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史觀,台灣則上演一場「終戰」與「抗戰勝利」的用詞之爭。這些爭議不只停留在政治攻防,也擴及歷史教育。DW採訪兩岸的高中生和歷史教育工作者,探討戰爭記憶如何被形塑。
回應台灣疑美聲浪?美媒揭台軍參與密西根演習
回應台灣疑美聲浪?美媒揭台軍參與密西根演習
美媒上週報導稱500名台灣士兵赴密西根參與演習;《南華早報》分析指,隨著台灣內部對川普政府的不信任逐漸加劇,美方公佈此事,能展現出美國「跟台灣站在一起」。
「大罷免」全敗後賴清德發表談話:反對聲音聽到了
「大罷免」全敗後賴清德發表談話:反對聲音聽到了
台灣8月23日舉行第二波「大罷免」投票,晚間中選會宣佈結果,7起藍委罷免案全數不通過。總統賴清德在總統府發表談話。本次文字直播已告一段落,更多消息與分析內容請追蹤DW中文。
台灣核三要不要重啟?德國經驗是答案嗎?
台灣核三要不要重啟?德國經驗是答案嗎?
台灣在8月23日舉行「是否重啟第三核能發電廠」公投。到底要不要核電,長期以來都是台灣內部立場最分裂的議題之一。面對環境永續和能源安全的兩難,台灣人究竟該如何選擇?「廢核前輩」德國能作為台灣的借鏡嗎?
娛樂中的台海戰爭:從影視到遊戲,台灣是否越加擔憂?
娛樂中的台海戰爭:從影視到遊戲,台灣是否越加擔憂?
以台海衝突為背景的台灣電視劇《零日攻擊》,從資訊戰、間諜滲透等劇情,引發台灣民眾熱議。除了影視作品,近年越來越多與台海衝突有關的桌遊:《同島一命》、《2045》,還有被港府封禁的手遊《逆統戰》,這些作品的背後是否隱藏著對真實的戰爭焦慮?
美國公佈對台關稅20% 賴清德稱「暫時性關稅」
美國公佈對台關稅20% 賴清德稱「暫時性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在8月1日談判期限截止前簽署行政命令,公佈對多國課徵的對等關稅稅率,其中對台灣的稅率為20%,低於最初設定的32%。台灣政府稱此稅率為「暫時性關稅」,在雙邊完成談判後還可能降低。
顯示更多
廣告
跳轉至下一欄 焦點話題
焦點話題
台積電與川普的「美國製造」夢
川普想通過關稅讓製造業崗位回流美國,許多公司都加大了在美投資。台積電早在川普第一任期就開始在美國鳳凰城建廠。那裡的員工怎麼看「美國製造」?
「海棠」大抓捕後 中國耽美圈何去何從?
連續兩波對「海棠文學城」作者的抓捕潮後,愛好中國耽美BL的讀者觀察這個圈子有何變化?6月,海外中國人紛紛參與驕傲遊行聲援海棠作者,並強調酷兒群體能更感同身受;生活在「神聖無碼帝國」的台灣腐女,則因此案反思台灣的創作自由。
台灣「大罷免」為何慘敗? 賴清德面臨哪些壓力?
有學者認為,結果顯示多數民意反對無差別的全面罷免,但未必代表支持國民黨,關鍵是中間選民的「懲罰性投票」;對於民進黨「抗中保台」論述未來是否受到挑戰,專家有不同見解,但都指出北京樂見台灣社會對立加劇。
跳轉至下一欄 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
德國桌遊 台灣創意上桌
57歲的德國人Johannes Goeth,23年前將德國桌遊引進台灣,如今德國桌遊在台灣蔚為風潮;不僅擁有大量愛好者,還有不少的桌遊店,以及上百位本土桌遊設計師,他們的作品版權甚至已經銷往許多國家。
站上饒舌「厭女論戰」前線 楊舒雅:現在是對話可能
在台灣饒舌圈新一波「性別論戰」中,歌手楊舒雅發表新歌「參戰」,把討論推升到新高點。透過專訪,DW與楊舒雅聊她的創作初衷。作為女性音樂創作者,她在饒舌圈中遇到哪些侷限,又是怎麼找到自己的「聲音」?
今日眷村:新與舊的生活空間
眷村是台灣一種特殊的建築與社區型態。對許多人來說,意味著幼年成長的記憶,與一種若即若離的身份認同。對另一些人,則是一段特殊的台灣歷史。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