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核設施賣中國,環保組織致公開信
2004年2月21日公開信指出,核大國中國有可能會把該核設施生產的鈈元素轉售給其它國家。就此,本台記者張曉穎電話採訪黑森州環保聯合會總幹事羅特凱戈爾。
去年12月,德國總理施羅德訪華時表示,德國同意將西門子在哈瑙建成的核設施出售給中國。這一決定在德國國內引起了很大爭議。不僅各環保組織,甚至紅綠政府內部的綠黨人士也明確表示反對向中國出售哈瑙核設施。
周三,設在波昂的聯邦公民環保聯合會與黑森州環保聯合會共同向德國總理施羅德和外長菲舍爾致公開信,指出中國不僅幫助巴基斯坦發展核彈,甚至有可能曾將建造核彈的計劃透露給利比亞。
黑森州環保聯合會總幹事羅特凱戈爾說:「當初考慮將哈瑙核設施投入使用的時候,我們就表示堅決反對,因為通過該設施有可能製造出用於生產核武器的鈈元素。我們向來反對將哈瑙核設施投入使用,因為由此帶來的風險太大。所以,我們現在不能說,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就可以拿來賣給中國。 」
德國政府一再表示,中國方面購買哈瑙核設施完全是出於民用目的,由此將有助於改善中國能源缺乏的現狀。按計劃,這座核燃料設施本來將取代因不斷出現故障而於1991年停用的一座同類設施。但新的核燃料廠建成後,時任黑森州環境部長、現任聯邦外長菲舍爾聯合環保組織和公民一再抗議,致使哈瑙新的核設施一直未能投入使用。1995年,西門子決定最終凍結這一核設施。從那以後,西門子便努力在國外尋找買主。
在公開信裡,聯邦公民環保聯合會與黑森州環保聯合會也提出解決哈瑙核設施的另一個辦法。羅特凱戈爾說:「西門子當時花了好幾億建造哈瑙的核設施,從來沒被允許投入使用,他們當然想掙些錢。如果德國政府的目標是讓西門子通過出售核設施掙些錢的話,那麼我們環保聯合會提出的建議就是,德國政府自己應出錢來買下這套設施。」
目前,歐盟以及德國內部的各種審核仍在繼續。德國司法部去年12月出具了一項鑑定,認為沒有理由阻止向中國出售哈瑙核設施。德國環保組織所能做的也只是在公眾中傳播訊息,舉行抗議。羅特凱戈爾認為,如果這一買賣果真實現,聯邦政府的可信度將受到沉重打擊。
他說:「紅綠政府已經決定退出核能。如果把這樣一個在德國停止使用的核設施出售給另一個國家,以便使其得到利用,那麼政府在退出核能的事情上的可信性將受到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