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印度
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面積約328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3億,預計將在近年內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背棄印度?親中人士當選馬爾地夫總統
在第二輪選舉中,馬爾地夫親中人士穆伊祖擊敗了謀求連任的薩利赫,成功當選總統。這也意味著作為印度傳統友鄰的島國馬爾地夫很可能倒向中國。
德國躋身最受歡迎留學目的地第三名 僅次英美
德國越來越受外國學生的歡迎。根據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的統計,2022年秋季學期德國登記在讀的留學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37萬。而印度則取代中國,成為在德留學生最大的來源國。
要中國還是要印度?尋求平衡的尼泊爾
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訪問中國一周的時間裡,雙方承諾將增進貿易,促進旅遊,但他表示,尼泊爾不會加入任何安全聯盟。目前,印度是該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印度政府參與國外謀殺?證據源於五眼同盟的監控
印度情報機構在加拿大殺害分離分子?加拿大總理稱有可信證據,最新消息稱,證據源於五眼同盟對印度駐加拿大使館的監控。
疑主權爭議 印度運動員入境中國受阻
今年度的亞運會本周在杭州登場,不過最近卻傳出三名印度運動員由於簽證問題,無法入境中國參加亞運會比賽。印度對此提出譴責,稱不承認中方發放的「另紙簽證」,中國官方則表示:歡迎持合法證件的運動員參加杭州亞運會。
印度加拿大「暗殺」風波發酵 西方拉攏抗中陷兩難?
印度錫克教領袖疑在加拿大遭印度特工暗殺,兩國關係空前交惡。有論者認為,風波可能影響西方陣營拉攏印度、抗衡中國;亦有分析指,事件凸顯了雙邊一直以來的價值衝突,美國態度將是關鍵。
控印度涉暗殺錫克教領袖 加拿大驅逐外交官
加拿大下令一位印度外交官離境,因為情報資訊顯示印度政府人士可能涉及加國錫克教領袖的暗殺。但印度政府發聲明否認,批評加拿大的指控「荒謬」。
「三方經濟走廊」能否抗衡「一帶一路」
這個取名為三方經濟走廊的大型基建項目在很多人眼中是沖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而來。專家認為,關鍵是需要快速施工、快速投入營運。
印度喀拉拉邦爆發尼帕病毒
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爆發尼帕病毒,目前已造成至少兩人死亡。為防止病毒擴散,當局周五關閉了喀拉拉邦部分學校並限制公眾集會。WHO指出,尼帕病毒致死率高,而且沒有疫苗。
印度跨性別者對抗捐血禁令
印度政府在2017年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跨性別者捐血,為了有機會以熱血幫助身邊的人,一些印度跨性別人士向法院提出異議。
馬爾地夫總統大選:未來親中還是親印?
周六開始投票的馬爾地夫總統大選,受到印度和中國密切關注。這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場針對印度和中國在該國影響力的全民公決。
習近平缺席G20峰會的種種猜想
在過去十年裡,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是G20峰會的常客,但他卻缺席了本周末的新德里峰會。這引發人們的諸多猜測。
中智庫批印度借G20「夾帶私貨」破壞和諧
一家具有政府色彩的中國智庫在印度G20峰會開幕前發表文章,批評印度借著擔任G20主席國「夾帶私貨」的行為將阻礙國際社會達成共識,進一步製造分歧與裂痕。
G20宣言出爐 美推中東、印度基礎建設計劃
G20峰會召開首日就出人預料地通過了峰會宣言。因成員國當中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存在分歧,外界之前並不看好峰會就此達成一致。與此同時,美國表示,多國將簽下意向書,計劃在中東和南亞擴建鐵路港口,以加強與中東和印度的聯繫,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
G20峰會開幕在即 新德里全力以赴確保安全
儘管普丁和習近平雙雙缺席,但這次G20峰會對2024年大選之前的莫迪來說非常重要。隨著開幕日的臨近,印度當局採取了嚴格的安全措施,預計旅行和商業將受到嚴重干擾。
新德里藏人示威 呼籲G20關注西藏
本周末G20峰會在印度新德里登場之前,印度的流亡藏人舉行示威抗議中國的統治,要求與會領導人關注西藏問題。
印度為舉辦G20拆除貧民窟 上千人無家可歸
二十國集團峰會今年9月於印度舉辦,為了美化首都市容,印度政府拆除了德裡的貧民窟,數千人被強行驅逐而流離失所。
彭博:印度軍方正在研判如何參與台海戰爭
印度政府官員透露,印度正在研究中國如果對台動武,印度可採取何種反應。評估的選項包括充當後勤補給樞紐、乃至軍事介入的可能性。
德語媒體:習近平為何缺席G20?
本周一傳出的消息稱,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將不會出席周末開幕的G20峰會。雖然中國官方並沒有說出具體原因,但習近平上台後首次缺席G20峰會,仍引起了德語媒體的廣泛關注。
"巴拉特"總統宴請G20來賓,印度要改名?
印度總統穆爾穆向G20來賓發出的晚宴邀請,引發了印度即將易名的猜測。事實上,在印度國內,有關更改國名的討論已經由來已久。
G20峰會「缺習」:中印「龍象之爭」背後的盤算
印度首次主辦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將缺席,中印關係似乎因地圖事件再次惡化。有分析指出,印度有可能將「缺習」的G20峰會視為試圖帶領發展中國家的良機。
20國集團煤電碳排放仍在大幅增加
根據能源智庫Ember最新公佈的研究報告,自2015年以來20國集團燃煤發電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近7%。中國的人均排放量達到了3.1噸,是G20成員國人均排放量的近2倍,同時也是全球平均排放量的近3倍。
客座評論:習近平為什麼缺席G20新德里峰會?
習近平缺席G20峰會也讓外界關心起他會不會參加11月在美國三藩市舉辦的APEC峰會。本文作者認為,倘若連接缺席這兩場會議,拜習會在今年就只能泡湯了。
德語媒體:故意冷落莫迪的習近平
《南德意志報》與《商報》皆關注了習近平可能不會出席G20的消息。 《南德意志報》認為習近平藉由缺席展現自己的影響力,《商報》則指出,想與中國恢復交流的英國可能要再等等了。
探月一周後 印度首個太陽探測器升空
在實現無人登月一周後,印度首個太陽探測器「太陽-L1號」周六成功升空。近年來,印度不斷努力擴大在太空的足跡。
媒體:拜登未計劃在G20正式會晤習近平
日前傳出習近平可能缺席印度G20峰會,如今拜登據報也不打算在峰會上與習近平正式會面。與此同時,有專家認為,中國缺席印度G20峰會,可能是為了遠離西方主導的國際組織、並拒絕將「舞台」讓給印度。
路透:習近平或不出席新德里G20峰會
路透社援引熟悉情況的印度和中國的消息來源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不出席9月9日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G20峰會。俄羅斯總統普丁先前已宣佈他不會前往印度參加G20峰會。
習近平或將前往新德里,印度抗議新版中國地圖
預計習近平將出席下周在新德里舉行G20峰會,而印度外交部在此時針對一張中國地圖顯示的領土主張提出抗議。印度外長蘇傑生說:「對印度領土提出荒謬的主張並不意味著它就是中國的領土。」
研究:PM2.5仍是人類健康最大威脅 亞非空氣污染最嚴重
芝加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發表的最新空氣品質壽命指數(AQLI) 年度報告顯示,交通工具排放、工業排放、山火等帶來的PM2.5仍是人類健康最大的外部威脅。南亞是全球污染中心,中國在減少空氣污染方面取得了進展。
印度G20峰會後 拜登9月將赴越南
隨著中國在印太地區擴大影響力,美國致力於尋求區域盟友共同抗衡北京。今年9月,美國總統拜登除了將前往印度參加G20峰會,還會到越南與該國領導人會晤。
客座評論:金磚擴容 五國各自的考量與獲益
時評人鄧聿文認為,中國雖然在這次金磚峰會上表現相對低調,但獲益最大。 大量新成員國的加入,又是有怎樣的考量?誰又是此輪金磚擴容中的輸家呢?
孟買豪華高樓旁的危樓
活並不輕鬆。
「月船三號開啟新階段,印度還將探測太陽」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負責人索瑪納茨在接受德國之聲獨家專訪時表示,「月船三號」任務的成功極大地推動了印度的太空雄心,他們正計劃進行更多探索,其中包括對太陽的探測。
德語媒體:中國為首的威權者俱樂部
本周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閉幕的金磚國家峰會得到了德語媒體的廣泛報導和評論。對於該組織的擴大,《柏林報》認為是現有國際秩序的改變;《南德意志報》則指出,無序擴大可能產生「怪胎」。
金磚國家再增六國!美國淡化歷史性擴員
在南非的金磚國家峰會,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阿根廷、埃及和衣索比亞受邀加入這個新興國家俱樂部。在中、俄主張擴員制衡西方的同時,美國則試圖淡化金磚國家的歷史性擴員。
習近平會莫迪談邊境爭端 中印能否克服分歧?
在本周的金磚國家峰會上,中國帶頭呼籲擴大該集團的成員和影響力。然而同屬該集團的中國和印度仍存在重大分歧。24日,印度外長表示兩國領袖已在金磚峰會場邊會晤,談到了邊界問題,且雙方同意應盡快降低邊境衝突。
印度"月船三號"軟著陸月球成功!
印度"月船三號"周三成功登陸月球南極,該國由此成為美國、前蘇聯和中國之後又一個實現登月計劃的國家。
專家:金磚國家未超越像徵意義
抵達南非參加金磚國家峰會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東道主南非總統舉行了會面。目前有20多個國家表示有意加入金磚集團,這給5個成員國出了道難題。
拜登如何編織更大的聯盟網路
拜登上任後一直著力加強與歐洲以及亞太聯盟夥伴的關係。法新社的報導指出,雖未明言,但這些都是對中國做出的明確回應。大衞營峰會即是新的重要一步。不過,美日韓的結盟未來也有不確定因素。
南非金磚峰會 哪些內容值得關注?
全球南方國家抗衡富裕西方:是否應吸收更多國家加盟,如何應對俄烏戰爭引發的制裁措施,是本次南非約翰內斯堡金磚峰會上的主要議題。
血腥衝突三年後 中印希望避免激化
中印圍繞邊界爭議舉行第19輪軍長級會談。與此同時,印媒引述知情人士稱,印空軍向拉達克空運數萬名士兵及武器裝備,以加強"軍事威懾"。
印度「安全帽男」誓言守護騎士安全
在摯友因交通意外喪生後,一名印度男子走遍全國各地發放免費安全帽,希望守護印度摩托車騎士的生命安全。
脫鉤再加碼 印度將限制「中國製造」電子產品進口
據德國《商報》報導,印度政府有意在短期內對於電腦類產品的進口做出新的限制規定。這一限制規定將影響到蘋果、三星、戴爾等多個電腦品牌在印度市場的銷售。報導指出,新的進口限制主要對准的是中國製造的電子產品。
路透:印度數月來禁止軍用無人機使用中國產零件
據路透社報導,出於對安全漏洞的擔憂,印度近幾個月來已禁止國內軍用無人機製造商使用中國製造的零件。不過,在軍用無人機製造方面,印度仍面臨著成本高和缺少技術的障礙。
世衛警告:一款印度咳嗽糖漿受有毒物質污染
世界衞生組織發出全球警告:一款印度生產的咳嗽糖漿 「Cold Out 」被發現受到有毒化學物質污染,使用它可能會導致嚴重傷害或死亡。
德國對印度出口大增 仍無法媲美對華出口
讓印度成為政治和經濟上的中國替代選項?德國經濟部長上周對印度進行訪問,旨在推動改善雙邊關係。而最新數據也表明,德國對印度的出口確有大幅增加。
印度裸女影片後續: 憤怒的婦女焚燒了嫌犯的家
社群網站上流傳的一段影片顯示,在印度曼尼普爾邦,兩名婦女疑遭輪奸後赤身裸體遊街示眾。這段影片震驚印度上下,總理莫迪直言這是國家之恥。最新影片顯示,一群憤怒的女性抗議者放火焚燒了一名嫌犯的房子。
王毅喊話歐盟:警惕經濟問題政治化
德國出台中國戰略幾天後,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與歐盟高官在雅加達會晤時表示,要警惕將經濟問題政治化、工具化,讓「去風險」變成「脫鉤」。
高盛:2075年印度經濟世界第二?專家存疑
高盛日前發文預測,印度有望在2075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該國今年經濟增長預計可達5.9%。但有專家認為,十多年前,世界就曾對印度作出過於樂觀的預測,但並未能完全實現。
極端高溫加劇印度家庭暴力現象
最新的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引發的危機已經加劇了家庭暴力問題。南亞國家針對女性的家庭暴力案件增加與該地區出現越來越多的高溫天之間存在關聯性。而這一問題在印度尤為嚴重。
上一頁
第5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