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印度
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面積約328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3億,預計將在近年內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專訪:俄烏戰爭凸顯歐洲無能化解自身的危機
經過3天的年度聚會,沒有西方參與的金磚第16屆峰會發表了閉幕文件《喀山宣言》。就金磚組織對國際事務的看法、目前的狀態以及它的前景,德國之聲採訪了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者Günther Maihold教授。
發起魅力攻勢 德國總理及部長訪印度提升關係
德國總理肖爾茨周四啟程前往新德里,開啟三天的訪印之行。他將和多位德國部長一起參加與印度的政府間磋商,並出席德國經濟亞太會議。德國外交部表示,德國希望將與印度的戰略夥伴關係提升到一個新的水準。
習近平與莫迪會談:妥處矛盾分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三與印度總理莫迪進行了五年來的首次正式會談。習近平表示,兩國應該加強溝通和合作,妥處矛盾分歧。
德語媒體:中印緩和邊界衝突意味著什麼
金磚國家喀山峰會前夕,中印就緩和邊界爭端達成一致。《南德意志報》評論認為,警報並未就此解除。《法蘭克福匯報》文章指出,中印未來在金磚國家內的合作會容易些。柏林《日報》評論則認為,這一消息對台灣或馬來西亞來說卻是個壞消息。
德國若想去風險成功 印度是關鍵
雖然印度與德國的貿易額跟德中貿易額相距甚遠,但印度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增加。本周五,德印政府磋商會將在新德里登場。
超越中國 印度在德留學生數量登頂
目前,大約有13.7萬印度人在德國工作。但是急缺勞動力的德國需要更多的外國年輕人。在這一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印度學生來到德國留學,其總數已經超越土耳其、中國在德留學生,位居第一。德國聯邦政府也在今年10月出爐了吸納印度人才戰略。
搶在金磚峰會之前 中印達成邊境巡邏協議
2020年,中印軍隊在邊境爭議地區發生嚴重衝突,一場冷兵器搏鬥造成雙方人員傷亡。由此帶來的緊張局勢至今尚未平息。
喀山金磚峰會將臨,印度如何制衡中國?
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將於10月22日至24日於俄羅斯喀山登場。作為唯一一個與西方結盟以圖制衡中國的金磚國家,印度將如何利用這次機會?
德國推出30項新措施吸引印度技術工人
下周,德國勞動部長海爾將與總理肖爾茨以及其他高級政府代表一同前往印度訪問。在此之前,聯邦內閣通過了30項系列措施,旨在吸引印度技術工人來德國工作。
台灣在印度孟買開設辦事處 中國外交部提出嚴正交涉
台灣在印度孟買市開設了新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周三(10月16日)晚間,該辦事處正式揭牌,從而成為繼新德里和清奈之後,台灣在印度設立的第三個駐外機構。
客座評論:金磚組織面臨「成長的煩惱」 中印俄各打算盤
鄧聿文
金磚國家組織是否會繼續接納新成員?這關係到該組織今後的國際定位和政治能量。上次擴員之後,阿根廷的事後退出讓金磚頗為尷尬。中俄印度等金磚大國今後要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繼續發生?
德國藥品短缺問題嚴重:為什麼會這樣?
多年來,德國以及歐盟一直面臨特定藥品的供應瓶頸問題:從抗生素到退燒藥,甚至連生理鹽水都出現短缺,而找到解決方案並非易事。
在中印之間迴旋求援:馬爾地夫總統訪印度
馬爾地夫總統穆罕默德‧穆伊祖周一在新德里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會談。此行旨在修復自去年穆伊祖上台後一直緊張的兩國關係,讓馬爾地夫繼續獲得印度的財政支援。
拜登敞開家門迎四方領導人 深化印太合作
美國總統拜登在其家鄉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家中迎接澳洲、印度和日本的領導人,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象徵著他對個人關係和國際聯盟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其總統任期即將結束之際。
DW專訪孟加拉臨時領導人尤努斯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臨時政府首席顧問尤努斯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總理哈西娜任內該國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哈西娜已逃往印度。尤努斯表示,該國仍必須與印度保持良好關係。此外,他談到接收羅興亞難民以及由此帶來的挑戰。
世界氣象組織:中國和歐洲PM2.5指標有所改善
聯合國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由於同人類活動相關的廢氣排放減少,去年歐洲和中國的空氣微顆粒物污染有所改善。
德語媒體:莫迪基輔之行中的中國因素
俄羅斯發起侵烏戰爭兩年半之後,印度總理莫迪對烏克蘭進行了「歷史性的訪問」。分析家們認為,作為俄羅斯的傳統盟友,莫迪的此次基輔之行,同微妙的中印關係也有直接關聯。
基輔:第二次烏克蘭和平峰會應在全球南方國家舉行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本周二(8月27日)表示,與俄羅斯的戰爭最終將以對話結束,他將向拜登及其繼任提出一項計劃。基輔方面還希望,第二次全球烏克蘭和平峰會將在全球南方國家舉行。
印度成為俄原油最大買家 烏總統批印度支持俄戰爭經濟
印度今年7月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俄羅斯石油進口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與印度記者見面時表示,普丁的戰爭經濟由出售石油和天然氣,從印度、中國等國獲得數以億計的資金來支撐,他希望印度能考慮採取措施,阻止加強俄羅斯軍隊的資金流。
烏克蘭戰爭令印度「鑽石之城」陷入絕境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促使歐盟和七國集團(G7)禁止通過第三國進口俄羅斯鑽石,嚴重限制了印度鑽石產業所需關鍵原材料的供應。印度「鑽石城」蘇拉特的工人們正在承受這場戰爭帶來的嚴重經濟危機,有些人因此走到生命的盡頭。
美國印度裔會全力為賀錦麗助选吗?
無論賀錦麗 (Kamala Harris,也譯賀錦麗) 未來的總統競選之路如何,她的政治旅程都已開創先河。擁有印度與牙買加血統的她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這標誌著美國印度裔的政治影響力日益增大。她是否會得到美國印度裔的支持?
印度總理莫迪抵達基輔開啟對烏克蘭的訪問
本周五(8月23日),印度總理莫迪抵達基輔。這是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莫迪首次訪問烏克蘭。他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舉行了會晤。
澤倫斯基稱正在庫爾斯克「實現目標」 莫迪本周訪問基輔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稱,烏克蘭在庫爾斯克地區的軍事行動正在「實現我們的目標」。但俄軍在東部頓涅茨克地區的推進未能被阻擋。周一基輔宣佈印度總理莫迪將於本周來訪。
印度抗議繼續 全國醫生罷工
上周在加爾各答的一家政府醫院裡,一名女實習醫生遭到奸殺,引發了全國範圍的憤怒情緒,並激起了針對暴力侵害女性的抗議活動。
印度將在爭議地區克什米爾舉行議會選舉
克什米爾議會選舉將從9月18日開始,在兩周內分階段進行。然而,該地區議會的立法權力有限,僅在教育和文化領域擁有名義上的控制權。
印度女醫生在醫院遭奸殺 抗議浪潮蔓延全國
印度一名31歲的女醫生在其工作的醫院遭到奸殺,身體遭到殘酷折磨損害。這一惡性案件在印度全國引發極大的憤怒和抗議浪潮。
投資「未來領域」:印總理莫迪見富士康董事長
印度總理莫迪與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會晤,商談該公司的投資計劃。不久前,在中國有最大蘋果代工廠的富士康宣佈在河南投資10億元,包括佈局電動車製造和固態電池項目。
巴基斯坦的中國債務困局
常被中國民間稱為「巴鐵」的巴基斯坦多年來獲得了大量中國貸款用於提升基礎設施並打造中巴經濟走廊。然而,如何償還這些債務,成了伊斯蘭堡的大問題。分析人士認為,鑑於中國需要巴基斯坦對抗印度,因此會再次允許延期還債。
中印關係好轉?雙邊外長:儘早解決邊境問題
短短1個月內,中印外長第二度會面,重申解決邊境爭端對於雙邊關係正常化的重要性。近期中印關係似乎有所緩和;有消息稱,印度也在考慮鬆綁中國投資的限制。
IMF上調對中、印、歐經濟增長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了今年對中國、印度和歐洲的經濟前景預期,同時略微降低了對美國和日本的預期,對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為5%。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在接受本台採訪時也談到西方與中國雙向「去風險」的問題。
莫迪在莫斯科間接批評戰爭
俄烏戰爭爆發後首次訪問莫斯科的印度總理莫迪告誡俄羅斯,戰爭不可能解決問題,他說,任何無辜生命的喪失都是不可接受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發帖對莫迪訪俄表達深切失望。
莫迪會晤普丁 強調雙方是朋友
印度總理莫迪對俄羅斯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並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這次備受關注的訪問期間,莫迪與普丁互稱「親愛的朋友」,並強調了加強雙邊關係的願望。
普丁能否依靠印度推動俄羅斯的戰爭經濟?
莫斯科的坦克開進烏克蘭之後,俄羅斯對印度的石油出口激增。莫迪下周將與普丁舉行會談,而印度希望保持中立並促進與俄羅斯的貿易。
印度宗教集會踩踏事故造成逾百人死亡
印度北方邦的一場印度教宗教活動發生踩踏事故,已造成至少120人喪生。印度官員表示,死者多數為女性和孩童。許多人正尋找走散的親人,大量遺體仍未被認領。
流亡藏人用美食捍衛傳統西藏文化
50年代的政治動蕩,讓許多西藏人流亡海外。和逐漸被漢化的家鄉不同,流亡於克什米爾的藏人在努力保存傳統文化,傳統美食在其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美國務院:中國仍有數千人因宗教信仰遭關押
美國國務院發佈年度宗教自由報告指,中國政府對維吾爾穆斯林、西藏的藏傳佛教徒的跨境鎮壓持續,境內則繼續推動宗教「中國化」運動,並推出新法令要求宗教活動一律依循「黨的領導」。
莫迪能否推動印度經濟改革?
印度總理莫迪不出意外將開啟其第三個任期。然而由於在議席上僅獲得微弱多數,新一屆莫迪政府在推行重大經濟改革時可能面臨更多困難。
印度的崛起之路會成功嗎
印度正朝著成為領先工業國家的方向前進。印度已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新政府如何促進經濟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少貧困,印度可能會在排名中上升嗎?
德語媒體:三中全會將會釋放什麼訊號?
前不久中國官方正式宣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將於7月在北京市召開。按照慣例,三中全會通常要為未來的經濟發展指明方向,那麼此次被異常推遲數月之久的三中全會,又會發出怎樣的訊號呢?
印度大選之後,鄰國對新政府有何期待?
印巴緊張局勢會得到緩和嗎?中印關係能否發生重大改變?在印度總理莫迪準備進入第三個任期之際,德國之聲剖析了新德里最重要的鄰國關係以及它們在新政府領導下可能如何發展。
印度大選結果:莫迪雖勝猶敗?
印度選舉委員會周三(6月4日)公佈的官方結果顯示,現任總理莫迪如無意外將進入第三個任期。但是,他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得票遠遠低於預期。
非法芬太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美國
2023年,美國官員共查獲超過1.15億顆含有芬太尼的藥片。此種阿片類藥物通常被摻入街頭毒品混合使用,並與藥物過量相關。
印度:青年高失業率如何影響大選結果?
每年有數百萬年輕人進入印度勞動力市場,為他們創造體面的就業機會對國家領導層構成了最大的挑戰,也成為正在進行中的印度大選的主要議題。
親中疏印:馬爾地夫全部印度駐軍撤離
周五(5月10日),印度從馬爾地夫撤走最後的駐軍,從而按期完成撤軍。
「排外」導致經濟困境?拜登言論惹惱日本印度
美國總統拜登本周在選舉募款活動上稱,日本、印度因為跟中國和俄羅斯一樣「排外」才導致經濟陷入困境。日本和印度皆駁斥了拜登的說法。 白宮為拜登的言論「滅火」稱,總統只是想表達「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
德語媒體:習近平來歐洲幹什麼?
習近平即將前往歐洲訪問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三國。這是5年以來的習近平首次出訪歐洲,他此行所求為何?與此同時,亞洲大國印度是否會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工廠也成為德媒關注的話題。
馬斯克突訪中國 印度「很震驚」
馬斯克本周突訪中國,為特斯拉贏得了一些讓步。但他此前取消了對印度的訪問行程,印度因此感覺備受冷落,有評論員稱馬斯克此舉是對印度的怠慢。
網路攻擊和盜版仍是德國機械行業防範重點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公佈2024年度《工業安全和盜版調查》報告。報告指出,行業內需要應對的主要問題依舊是網路攻擊和防範剽竊盜版。據調查,大多數盜版案例仍然來自中國。
馬爾地夫親中政黨贏得壓倒性選舉勝利
馬爾地夫總統穆伊祖領導的親中政黨在議會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有分析人士認為,穆伊祖有了更多的籌碼和空間來推行更加平衡的外交政策。
印度貧富差距懸殊 富人多富? 窮人多窮?
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印度的富豪也越來越多,印度的億萬富翁已有119人,與此同時,社會發展嚴重不平等,該國的貧富差距也達到有史以來最高,富人到底有多富,窮人到底有多窮?
上一頁
第3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