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南周事件
《南方周末》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下屬的大型綜合性周報,在中國擁有較廣的讀者群,以獨立、深度報導知名。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牆外文摘:周傑倫新歌「辱華」,梁靜茹本名犯忌?
有評論指出,中共不缺製造文字獄的酷吏,也有很多有意無意熱衷於「高級黑「」低級紅」的幫兇和幫閒,結果荒唐荒誕荒謬層出不窮。在「聯想深挖」之下,有人無端飛來橫禍,躺著中槍,便在所難免了。
長平觀察:我的「改革開放四十年」紀念(上)
中國學者被禁止出境參加「改革開放40年」學術會議,感慨「恍如隔世」。時評人長平回顧在中國主流媒體撰寫紀念文章的經歷,發現自己從未停止表達對於「中國崛起」的質疑。
維權人士郭飛雄結束百日絕食
中國人權活動人士郭飛雄(本名楊茂東)獄中絕食超過100天後,已經正式結束絕食行動。
專訪杜導正:不能重蹈《南方周末》的覆轍
《炎黃春秋》雜誌被上級部門強行接管,原雜誌社團隊發布停刊聲明。這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這本歷經25年坎坷的「敢言」雜誌,將來又會有著怎樣的命運?93歲的社長、老共產黨員杜導正有話要說。
聲援《南方周末》活動人士被判有期徒刑
2013年在「新年獻辭」事件中組織活動,聲援《南方周末》的幾位活動人士如今被中國司法部門判處多年有期徒刑。
長平觀察:打壓媒體者仕途暢通
南方周末新年獻詞事件抗議對象庹震調任中宣部副部長。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當局強化輿論控制的又一個例證。
郭飛雄「聚眾擾亂秩序」案周五開庭
中國維權人士郭飛雄「聚眾擾亂秩序」一案周五開庭審理。
"南周事件"抗議人士郭飛雄被控罪
維權人士郭飛雄受到中國當局「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指控。
「當局恐懼街頭之火」
在「南周事件」一周年之際,廣東當局如臨大敵,控制和抓捕了多位活動人士。
《南方周末》2014新年獻詞
《南方周末》發表2014新年獻詞,圍繞創刊30周年,進入而立之年,強調該報一貫的新聞原則。
2013年12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中國人大廢止勞教、批准單獨二孩政策;「中國經濟不會在2028年前趕超美國」;誰出賣了「南周事件」的聲援者?;"凍結台獨黨綱"引發震蕩;德國博物館的非洲掠奪藝術品?
誰出賣了「南周事件」的聲援者?
日前《南方日報》做出對「南周新年特刊事件」聲援者不利的證明,多位記者挺身為聲援者作證。
「媒體審查有增無減」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班志遠表示,過去6個月來,中國媒體審查有增無減。
前南周閱評員去世引發悼念潮
因為揭露宣傳部門對媒體的審查內幕而被解職的前南方周末審讀員曾禮,於4月3日在廣東湛江去世,網民們紛紛表達悼念之情,並再次引發中國新聞審查制度的話題。
中國新聞檢查的貓鼠游戲
中國新的領導層從前任那裡繼承了一套嚴厲的新聞審查制度。鮮有跡象表明,這一點會發生什麼改變。
南周換總編迷霧未散
南方周末總編輯尚未正式去辭。重重管控之下,開明領導能有多大空間,讀者仍然存疑。
南周發更正聲明,誰動了新年獻詞?
《南方周末》最新一期刊出「編輯部」的更正聲明,對「南周事件」導火索「新年獻詞」中的幾處技術性錯誤予以更正。對此網友並不買賬,追問南周到底是誰動了新年獻詞?
南周事件、「境外勢力」與中國經濟
南周事件餘波未了,「境外勢力」仍在關注。中國經濟會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出路嗎?
2013年1月1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南周事件"餘波蕩漾;中國勞教制度亟待廢除;歐盟宣佈2013年為"公民年";柏林新機場啟用時間一再推遲。節目最後是德語媒體看中國。
德媒現場經歷國保帶走受訪者
德國記者採訪南周事件時,親眼目睹受訪者被國保架走的驚人一幕。
伊能靜傳遭大陸約談,陸委會聲援
伊能靜傳遭大陸約談
南周事件後續:該不該給公眾交待?
隨著《南方周末》新一期照常出刊,及「南周事件」導火索人物庹震公開亮相,官方釋放出事件已平息的訊號。本周末,部分民眾繼續在南方報業前抗議,與南方周末內部的沉默形成鮮明對比。
南周事件開始清場
南周事件引發的線上線下抗議活動仍在繼續,但警察明顯加大打擊力度。
南周事件是否進入新階段?
《南方周末》的公開抗爭告一段落,但社會公眾的抗議活動仍在繼續。體制內抗爭的策略和意義引發爭議。
《南方周末》恢復出版
南周事件與新領導層
「南周事件」引起德語媒體廣泛關注。周三(1月9日)的德語報刊在報導相關事件時強調,記者們集體抗爭,數十年來在中國還是首次,南周事件結局如何是對中國新領導層的一次考驗。
2013年1月9日德國之聲DW中文音頻節目
2013年1月9日德國之聲中文廣播晨間音頻節目\n\n 《南方周末》前評論員發文指責《環球時報》評論無恥;中共政治局常委俞正聲視察四川藏區,矛頭直指達賴喇嘛;中國社科院發表報告稱社會矛盾加深,衝突增加;日本政府十年來首次宣佈增加軍費預算;谷歌總裁施密特抵達北韓進行訪問。德語媒體看中國。
廣東省委書記介入南周事件
媒體人斥《環球時報》社論可恥
1月8日,《南方都市報》前評論員宋志標發表文章,斥中國官媒《環球時》就南周事件的評論是可恥的,《環球時報》在該篇社論中將事件引向「海外勢力支持」。
南周事件演化為社會抗議
一次報社內部對強化審查的抗議活動,經過揭露內幕、公開抗爭,已然發展成為2013年第一場公眾廣泛參與者的社會運動。
「南方「報」動,關乎憲政民主」
南周事件引發的網路輿論聲援、街頭抗議行動進行之時,香港《陽光時務周刊》特發聲明,認為南周事件至目前已經逐漸演化為一場籲請新聞自由和憲政民主的抗爭運動。
2013年1月7日德國之聲DW中文音頻節目
南周事件升級 薄熙來後續 德國記者在華受阻 台灣快訊
庹震,到了該你露頭的時候
「南周事件」直接曝光了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的醜聞,越發一波三折。
「南周事件」繼續發酵
網路輿論聲援南周抗議
南周記者紛紛罷工抗議,同時,他們也擔心可能會遭秋後算賬。
《南方周末》記者罷工抗議
「南周事件」再升級,多位記者為表示抗議而罷工。
南周事件升級 編輯記者醞釀罷工
程益中談南周事件
陽光衛視資深媒體人程益中撰寫的文章為南周事件再添助燃劑
陳光誠:中宣部,你是干什麼的?
「南周事件」持續發酵,媒體人、學者和網友相繼聯署聲援《南方周末》,及抗議中宣部門遏制新聞自由。旅美人權律師陳光誠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認為該事件將成為開年公民行動的導火索。
前《南周》記者公開信
前《南周》記者編輯發表公開信,要求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辭職
宣傳官擅改文章引抗議
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改寫《南方周末》新年獻詞,引發集體抗議
南周 「你的名字你的故事」遭「和諧」
《南方周末》新一期8個版面水災報導悉數被撤,隨後這篇題為「你的名字你的故事」的深度報導被網友大量轉發,公眾對官方隱瞞水災死亡人數和封殺報導發出抗議。
梅克爾將訪《南周》
梅克爾將訪問《南方周末》。就此德國之聲專訪了前南方報系媒體人長平。
《南方周末》2010"傳媒致敬"據稱被叫停
2001年,《南方周末》設立了"年度傳媒致敬",是對中國傳媒年度總結的獎項。然而,近日有消息稱,該報2010年的傳媒致敬已被叫停。德國之聲就此採訪了前任《南方周末》新聞部主編長平。
"一些人在一些方面做得很傑出,僅此而已"
廣州《時代周報》上周公佈100位最具影響人物之後,遭到整頓。這可能跟上榜人物中包括趙連海這樣的維權人士有關。
記者長平的專欄被叫停
長平本來就是一名遭到降職的記者,現在,他的專欄又被叫停。一向被認為言論相對寬松的中國南方報系做出這一決定,讓人們再一次失去對中國主流媒體的信心。
《南方周末》主編向熹專訪歐巴馬後被降職
中國《南方周末》主編向熹在獨家專訪11月訪華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之後被降職。此前,11月19日的《南方周末》僅刊登了十分簡短的歐巴馬專訪,而在該期頭版和二版各開了半個版面的天窗。一些媒體人和讀者認為,這是該報抗議相關採訪和報導遭受新聞審查的做法。
Chi1911 Obama Nanfang Interview
Obama-Interview auf der Nanfang-Startseite nicht zu finden: gibt es ein Verbot aus Peking?
chi0110 Milchpulver Roundup
有毒奶粉醜聞繼續在中國引起關注,越來越多的奶製品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中國最高領導人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就此發表了意見。而隨著有毒奶粉事件真相進一步揭露,另一個話題也開始逐漸浮出水面,那就是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隱瞞拖延,以及對於媒體報導的鉗制。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中國資深媒體人李大同。
司馬南砸缸-如何看南方周末提倡的「普世價值觀」
北京奧運前夕,數年前曾經在揭露法輪功行為中扮演過"英雄"角色的司馬南,又站出來,批評《南方周末報》和《南方都市報》兩家媒體鼓吹"普世價值觀",抹殺中國所作出的成績。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司馬南和前《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主編李大同,將他們的觀點報導如下。
上一頁
第1 頁,共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