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北約,是歐洲及北美洲國家為實現防衛合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最初目的是為與以前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國成員相抗衡。及至蘇聯解體、華沙條約組織宣告解散,北約就成為一個地區性防衛協作組織。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土耳其高官證實該國希望加入「金磚」集團
土耳其執政黨發言人9月3日證實土耳其希望加入金磚國家集團,但沒有說該國已正式申請加入。金磚國家集團將於10月下旬在俄羅斯喀山舉行峰會。普丁提議在這次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
德語媒體:中國對北約的另一種威脅
德語媒體觀察到,面對歐洲對電動車等產品的貿易限制,中國方面的對策包括:一方面,限制稀有金屬的出口,甚至可以威脅到德國和北約的軍工業。另一方面,繞開制裁,把車廠移至歐洲。
美國務院批准向德國出售600枚「愛國者」導彈
五角大樓表示,擬售的600枚「愛國者」導彈將支持德國的國家防禦以及更廣泛的北約防務。自2022年以來,德國已向烏克蘭捐贈了三套「愛國者」防空系統。
飲用水疑似遭投毒 德國關閉兩處軍事基地
周三,德國聯邦國防軍先後宣佈暫時關閉兩處位於德國北威州的軍事基地,原因是駐地的飲用水設施疑似遭人投毒。目前事件正在調查中。
德國防長到訪菲律賓 兩國加強軍事合作
德國防長皮斯托利烏斯8月4日在馬尼拉與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會晤,雙方決定深化兩國的軍事合作。這也是有史以來德國防長首度到訪菲律賓。兩國防長在聯合聲明中強調,海牙國際仲裁庭2016年就南海問題做出的裁決具國際法效力。
德國防長談中東和印太局勢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裡烏斯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在哈馬斯和真主黨領袖被暗殺之後,盡快緩和中東局勢已經成了當務之急,因為衝突繼續升級的後果不堪設想。
普丁警告美在德部署導彈 德國政府硬氣回應
俄羅斯總統普丁警告,美國計劃在德國部署新型遠程武器將導致俄方採取「鏡像措施」予以回應,可能引發類似冷戰時期的導彈危機。德國政府回應稱,不會被普丁的言論所嚇倒。
客座評論:第三次世界大戰可以避免
張俊華
學者張俊華指出:北約對中國的強硬口氣以及中國軍隊在白俄羅斯的軍演,儘管看上去殺氣騰騰,但未必會引起所謂世界大戰。而在目前,對北京用軟的手段似乎更有效一些。
澤倫斯基:德國的『愛國者』到了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周日晚(7月21日)在每晚的影片致辭中感謝德國交付第三套愛國者防空系統。他還在X發文,對拜登總統對烏克蘭的支持表示感謝,並希望美國繼續發揮強有力的領導作用。
德國外長:部署美國遠程武器確有必要
一星期前,德國決定自2026年起在境內部署美軍遠程武器,引發了廣泛爭議。現在,德國外長也就此表態,強調歐洲如今面臨的最大安全威脅就是普丁治下的俄羅斯。
客座評論:北約中國正式對立,警惕引來三戰
鄧聿文
政治評論員鄧聿文認為,北約和中國的正式對立,讓這個動蕩不安的世界又增添了一對危險的矛盾,不排除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
北韓譴責稱北約峰會《華盛頓宣言》「非法」
平壤稱北約於本周簽署的聯合聲明「是在全球範圍內鼓吹煽動新冷戰和軍事對抗」。北約峰會簽署的《華盛頓宣言》指責北韓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歐洲新一輪軍備競賽?美將在德部署遠程武器
美國計劃在德國部署遠程武器,這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首次此類計劃。德國左翼與右翼黨派均對出現新一輪軍備競賽發出警告。
客座評論:給習近平「戴高帽子」能成功嗎?
張俊華
學者張俊華指出:打了三年多、處於僵局的烏克蘭戰爭是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但鑑於普丁提出的無理的和平條件,談判很難會馬上發生。這時,有些國家自然想起了中國,並對習近平寄予不少希望。但這裡的可行性又何在?
德國總理:在德國部署遠程導彈是一項「很好的決定」
在北約峰會在華盛頓結束之際,美國和德國發表聯合聲明,宣佈計劃從2026年開始,重新在德國部署遠程導彈。這是三十多年來的首次此類計劃。莫斯科已對此發出警告。
北約峰會重砲批中國 匈牙利倒戈指「反華」
北約75周年峰會連續兩天以強烈措詞批評中國。美國總統拜登警告,北京將為支援俄羅斯以及在南海、台海的行動付出代價;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則表示「絕不接受」北約批評,稱中國為世界上紀錄最好的大國。
北約閉幕會不見蹤影 歐爾班私會川普
在華盛頓參加北約峰會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提前離會,前往佛羅里達會晤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此舉引起北約和歐盟成員國的批評,儘管歐爾班稱自己近期的一系列訪問為「和平使命」。
德語媒體:「北京、莫斯科、明斯克軸心」
中國與白俄羅斯舉行聯合軍演,位置就在白俄羅斯與波蘭邊境附近。這引發德語媒體的關注。
北約迎來75周年:問題多多 何去何從
北約領導人聚集在華盛頓舉行峰會。這次會議的議程不僅僅是慶祝成立75周年,還將討論對俄烏戰爭的應對措施,以及求索未來之路。
日本決心加強與北約及其夥伴的合作
北約峰會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接受路透社書面採訪時表示,日本決心加強與北約及其夥伴的合作,採取多國戰略維護國際秩序。
北約峰會彰顯實力 歐美政局均有挑戰
北約32國峰會旨在彰顯力量與團結。不過,歐洲仍有不確定感,其中也包括美國總統大選川普是否再次當選的因素。
北約峰會提中國議程 北京支持俄羅斯引批評
北約高峰會9日於美國華府舉行,俄烏戰爭也預期將成為峰會上的重要議題。與會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剛結束訪華行程的,立場格外引發關注。美國高階官員也透露,中國將是這場北約峰會的討論話題之一。
北韓稱成功試射新型導彈 韓國質疑
北韓官方媒體周二表示,該國成功試射了一枚新的戰術彈道導彈。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武器可能具備核能力。但韓國方面指出,成功發射的說法是「謊言」。
德國今年武器出口有望再創下新紀錄
根據德國經濟部公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德國武器出口已達去年全年總額的60%。如果這一趨勢持續至年底,德國武器出口總額有望創下新紀錄。今年上半年將近三分之二的武器出口至烏克蘭,已達到48.8億歐元的歷史紀錄高點。
美日韓「自由之刃」軍演後 北韓再試射兩枚彈道導彈
韓國軍方稱,北韓周一試射兩枚彈道導彈,不過其中一枚可能非正常飛行。此前一天,北韓誓言將對美韓日最新的軍事演習予以「進攻性和壓倒性」的回應。
義大利強化與日本軍事合作 派遣航母將參加聯合軍演
羅馬正將其旗艦航空母艦部署至印太地區,與日本海軍進行聯合軍演。義大利還與日本和英國合作研發新一代戰鬥機。
荷蘭「不粘鍋」將出任新一屆北約秘書長
北約秘書長的任命並未出乎意料,在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退出競選後,即將卸任的荷蘭首相呂特當選已是順理成章。
波蘭總統杜達訪華 同習近平談和平與經貿關係
作為北約和歐盟成員國波蘭的元首,杜達正在中國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波中雙方探討在歐洲實現和平的前景,同時希望加深經貿關係。杜達在京期間,中國宣佈對波蘭公民實施15日單方面免簽政策。
德語媒體:習近平並非普丁的真朋友
中國、俄羅斯、北韓的專制統治者不斷接近,引發了德語報刊的擔憂。《法蘭克福匯報》認為,中俄接近是出於共同利益,普丁無法指望中國會提供真正友誼。《勞西茨評論報》和《人民之聲報》則關注中國在俄羅斯北韓關係中的角色。
普丁時隔24年再訪北韓 北約關切「獨裁聯盟」
俄羅斯總統普丁18日時隔24年再度出訪北韓。隨著中國、北韓及俄羅斯關係深化,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指,俄烏戰爭正令普丁變得更「依賴」獨裁國家領導人。
科索沃戰爭結束25周年
1999年3月24日,北約開始對南斯拉夫進行轟炸。這是北約首次在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展開軍事行動 – 德國也參與了作戰任務。儘管此次轟炸最終於6月10日結束了科索沃戰爭,但爭議依然存在。
普丁公佈和談條件 烏克蘭北約同拒絕
普丁在瑞士和平峰會前夕公佈和談條件,要求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從被俄軍佔領的四個地區完全撤軍,俄羅斯也將「在同一時刻停火並開啟和談」。烏克蘭和北約均駁回了普丁的和談建議。
俄烏戰況:俄羅斯對基輔發動大規模空襲
周三凌晨,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了大規模空襲。美國將再向烏克蘭提供一套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未經證實的消息稱,俄羅斯總統普丁下周將訪問平壤。
普丁:俄羅斯沒有「帝國野心」
本周三(6月5日)普丁在一次對國際媒體的講話中,否認莫斯科有進一步的領土野心或要挑起與北約的戰爭。他強調了俄羅斯與中國的密切關係,還批評德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拜登默認烏克蘭使用美制武器襲擊俄軍事目標 德國緊跟
多家美國媒體周四報導稱,美國總統拜登已經默認烏克蘭可以使用美援武器襲擊俄羅斯境內目標,以捍衛哈爾科夫的安全。德廣聯本周五報導,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利烏斯表示,德國政府也已決定,允許烏克蘭軍隊使用德援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
烏克蘭戰爭推高全球軍事預算 破歷史紀錄
為資助大幅增加的軍事預算,不少政府都面臨增加債務和稅收以及削減公共部門開支等問題。北約歐洲成員國今年的國防開支將達到創紀錄的3800億美元,選民們可能不買賬。
解碼中國:北京與莫斯科肩並肩
俄羅斯總統普丁到訪中國,希望加強雙方經濟合作,也為其對烏戰爭尋找資助。專家對中國是否扮演調停者的角色表示懷疑。
德國防長訪問美國 將為烏克蘭購置三套海馬斯
正在美國訪問的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裡烏斯宣佈,德國將為烏克蘭購買三台"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皮斯托裡烏斯還向美國防長奧斯汀承諾,德國將進一步加強軍事參與。
普丁宣佈5月訪華 歐美再批北京援俄
距離上次造訪中國僅半年多,俄國總統普丁即將再度訪華。在他宣佈這趟旅程的同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正好在北京,向中方提出對其援助俄國軍工產業的憂慮。北約秘書長也罕見以較嚴厲的用詞要求中國停止援俄。
德語媒體:中國學者稱俄羅斯在烏克蘭必敗
《慕尼黑信使報》文章總結了北大俄羅斯問題專家馮玉軍在《經濟學人》上發表的《俄羅斯在烏克蘭必敗無疑》的文章。德國明鏡周刊文章寫道,大眾最大的銷售市場中國已成為該集團無法估量的風險。
向烏克蘭轉讓防空系統? 西班牙希臘承受壓力
周一,歐盟外交及國防部長會議召開前夕,各國進一步向希臘和西班牙施加壓力,呼籲上述兩國向烏克蘭移交其閒置的防空系統。一般認為,烏克蘭方面也將在此次會議上,敦促歐洲盟友擴大對該國的軍援力度。
智庫:中國軍費連年增 帶動鄰國增加防衛預算
瑞典智庫最新報告指出,全世界軍費支出總額增長創下近15年以來新高。其中,中國身為國防支出第二大國,也觸發其印太鄰國紛紛漲軍費。
德國先遣部隊赴立陶宛 二戰後德軍首次常駐海外
對德國聯邦國防軍而言,這可謂歷史性時刻: 德國派出先遣部隊前往北約東翼立陶宛,為常駐該國做準備,計劃在當地部屬5000軍力。這是二戰以來,德國首次在境外基地長期駐軍。
中俄齊抗西方制裁 王毅:反對「築牆設壘」
中俄外長會9日登場,在俄烏戰爭持續超過2年的當下,中俄兩國的密切往來再度引發歐美質疑聲浪。美國財長耶倫8日也在北京,警告中企不得提供物資支持俄國的戰爭;對於歐美制裁,王毅與拉夫羅夫怎麼回應?
德語媒體:拉攏中國還是遏制中國?
《世界報》就北約成立75周年刊評指出,自由世界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中國,所以軍事同盟北約必須將重心逐步往亞太地區轉移。《商報》則刊發前德國駐美大使的客席評論,認為被夾在美中爭霸中間的歐洲,應該利用中國焦頭爛額的時機來促使北京在歐中關係上讓步。
卡梅倫:北約應全力支持烏克蘭 而不是派兵
布魯塞爾北約外長會議上,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呼籲各盟友全力支持烏克蘭。但他同時表達了反對北約軍隊進駐烏克蘭境內的立場。
布林肯: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堅如磐石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布魯塞爾表示,烏克蘭將成為北約一員,美國對此的支持堅如磐石。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一天前也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一個「何時」,而不是一個「是否」的問題。
2分鐘告訴你:北約是什麼?
從1949年成立至今,北約已經成長為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最大軍事聯盟。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組織?著名的「北約第五條」有何含義?如今北約面臨哪些新的挑戰?
北約商討援烏五年計劃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建議制定一項價值一千億歐元的軍援烏克蘭五年計劃。與此同時,由於俄羅斯不斷擴大攻勢,澤倫斯基再次呼籲西方提供更多防空系統。
25年前,北約轟炸南聯盟
1999年3月24日夜晚,北約出動戰鬥機對南斯拉夫實施轟炸行動,目的是阻止塞爾維亞人在科索沃對阿爾巴尼亞人的壓迫。該行動沒有獲得聯合國授權。北約當時做對了嗎?
上一頁
第3 頁,共2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