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北約,是歐洲及北美洲國家為實現防衛合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最初目的是為與以前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國成員相抗衡。及至蘇聯解體、華沙條約組織宣告解散,北約就成為一個地區性防衛協作組織。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增至3萬兵力
北約將加強在歐洲東部的軍事部署,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政策。周五(5日),各成員國國防部長就增強兵力在布魯塞爾會面。
希臘戰鬥參與北約演習墜毀西班牙
希臘一架戰鬥機周一墜毀於西班牙東南部的的北約組織空軍基地,造成至少10人死亡。
北約結束阿富汗戰鬥使命
北約結束了其有史以來耗時最長、損失最大的軍事行動。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舉行的交接儀式宣告了在阿富汗長達13年的戰鬥使命結束。
北約否認對俄羅斯構成威脅
俄羅斯公佈的新版軍事學說中將北約視為對俄羅斯國家安全的威脅。北約則否認了這一說法。
突然撤軍對阿富汗安全局勢不利
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探望駐阿富汗的德軍士兵。在北約駐阿部隊任期即將結束前,她警告稱不要突然撤離阿富汗。另外,馮‧德萊恩還在駐阿軍營透露其父親——下薩克森州前州長去世的消息。
梅克爾:俄羅斯給一些東歐鄰國製造困境
梅克爾再次譴責俄羅斯,認為普丁總統阻止一些東歐國家向歐盟靠攏。
伊朗否認戰機參與對IS空襲
美國稱伊朗戰機首次直接參與了對「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空襲,但遭到伊朗政府高層否認。
俄羅斯放棄向東南歐供氣管道項目
俄羅斯宣佈中止向東南歐供氣的南溪(South Stream)管線項目,普丁總統指責保加利亞及歐盟需對項目取消負責。現在,俄羅斯將增加對土耳其供氣。
北約指責俄羅斯向烏克蘭邊境增兵
聯邦國防軍可能成為北約「矛鋒」
為了應對俄羅斯的挑釁,北約計劃為其快速反應部隊增添「矛鋒」。據媒體報導,在新的「矛鋒」快速反應部隊成立之前,德國聯邦國防軍將作為替代暫時發揮「矛鋒」作用。
戈爾巴喬夫轉體180度
為普丁辯護的戈爾巴喬夫在德國不會受到批評,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戈爾巴喬夫發話挺普丁
在參加柏林牆倒塌25周年紀念慶典期間,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表示支持俄羅斯總統普丁的烏克蘭政策,並向華盛頓發出了斥責之聲。
北約:俄羅斯在歐洲大量展開空中軍事行動
阿富汗總統加尼抵華訪問
在美國為首的國際阿富汗安全援助部隊年底前從阿富汗全面撤出戰鬥部隊的背景下,阿富汗新總統加尼10月29日抵達北京,展開為期4天訪華之行。
評論:土耳其是關鍵
在打擊「伊斯蘭國」問題上,安卡拉政府目前正廣受國際批評。德國之聲評論員Baha Güngör認為,作為北約成員國,土耳其正處於害怕與國際間的期待壓力之間,行動遲疑。
土耳其:麻煩的盟友
土耳其能夠在其邊界線上直接阻止伊斯蘭國的屠殺暴行。但是它為何按兵不動?
史托騰柏格上任
作為年輕的政治家,他曾反對北約。現在,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則擔任了北約最高的領導職務。這位挪威政治家將可以利用他與俄羅斯打交道的經驗解決當前的困難局面。
歐盟、烏克蘭議會雙雙批准「聯繫國協議」
2013年底,時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臨時生變,拒絕簽署已談判成熟的歐盟—烏克蘭夥伴關係協定,引發民眾抗議浪潮,並導致延續迄今的嚴重危機。本周二,歐盟議會和烏克蘭議會同時批准了該協議。
北約—烏克蘭啟動聯合軍演
烏克蘭危機局勢繼續緊張。美國和其他多個北約成員國周一(9月15日)在烏克蘭開始舉行大規模軍演。基輔稱,已從北約國家獲得軍事裝備。莫斯科激烈抨擊。
蘇格蘭求獨立為哪般?
本台評論員Christoph Hasselbach認為,歐洲並不需要一個新國界。而蘇格蘭獨立不僅會引出一連串問題,也會傷了自身元氣。
歐盟暫時推遲對俄實施新制裁
歐盟決定對俄羅斯實施的包括凍結賬戶、限制高官入境等新制裁措施暫時推遲實行,以此給莫斯科政府一些時間,或許能讓其轉變在烏克蘭危機上的政策。
你經濟制裁 我封鎖領空
面對制裁威脅,俄總理用或向歐洲民航客機封閉其領空予以回應。
土耳其或放棄中國防禦導彈訂單
土耳其近日宣稱,由於和中國無法達成一致,開始考慮把導彈防禦系統的訂單分配給其他歐美軍火商。
烏克蘭將得到北約國家的武器?
烏克蘭總統高參爆料,5個北約成員國將向基輔提供包括武器在內的軍事支持。但該說法受到美國方面的駁斥。
烏克蘭危機:維持停火 宣傳繼續
在停火協議生效後,烏克蘭東部地區目前看來似乎保持了平靜。不過叛亂分子和基輔政府相互發出指責,認為對方並沒有遵守該項協議。
評論:世界大戰難以為戒
當前的烏克蘭危機容易讓許多人拿歷史與其相比較,德國之聲評論員Trippe認為,這類比較並不合適。
北約峰會:剛柔並進
在與俄羅斯有關烏克蘭東部的衝突中,基輔方面獲得了北約峰會至少道義上的支持。不過,西方並不認為自己將扮演軍事角色。
北約在英國召開峰會
北約各國政府首腦參加在威爾斯舉行的北約峰會。此次峰會的核心議題是如何對待處理烏克蘭危機以及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
面對俄羅斯 西方不知所從
為阻止普丁,西方在烏克蘭危機上幾乎已打出除軍事手段以外的所有王牌,迄無成果。不過,評論員Christoph Hasselbach認為,如果因此陷入悲觀和絕望,就將鑄成大錯。
德國退役高級將領:「北約嚴重失策」
前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庫亞特(Harald Kujat)9月1日在接受德國之聲關於烏克蘭危機的採訪時,批評北約面對俄羅斯進退失據。他強調,為解決烏克蘭危機,必須對話。
北約將加強東歐防務
北約通過在其東部邊界增兵對俄羅斯進行「威懾」。9月3日和4日舉行的北約峰會將制定措施遏制俄羅斯在歐洲的軍事冒險。
分離勢力要求東烏克蘭獲「特殊地位」
本周一(9月1日)舉行的第二次烏克蘭危機聯繫小組會議上,親俄分離主義分子態度強硬。憑借軍事優勢,他們要求給予東烏克蘭以「特殊地位」。
從二戰中汲取的教訓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之聲主編認為,德國社會從過往歷史中汲取了教訓。
俄羅斯想要什麼?
俄羅斯總統普丁要求就烏克蘭東南部的"國家性"進行對話,但其發言人否認俄羅斯致力於烏克蘭的分裂。
監聽盟國—例常情報工作
德國聯邦情報局對待北約夥伴的方式,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對待德國的方法無異。德國之聲評論員Marcel Fürstenau認為,各國間互相猜疑,只是無人願意承認。
烏克蘭危機愈演愈烈
美國要求俄羅斯立刻停止「極其危險而挑釁的行徑」。此前,烏克蘭稱,政府軍「已部分殲滅侵入境內的俄羅斯軍事車隊」。
北約將制定網路戰規則
北約將在9月舉行的峰會上制定網路戰爭的新戰略,這關係到如何使國際戰爭法適用於網路戰爭的問題。
評論:北約需要新戰略
應如何繼續同俄羅斯打交道?北約需做出回答,而且要快。
北約尚未結束的阿富汗使命
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戰鬥使命結束之後,2015年北約將繼續向阿富汗派遣軍事訓練教官和軍事顧問。但是2016年之後是否還繼續這一使命,無論是北約還是阿富汗都無從回答。
G8回歸G7
「G8」重返「G7」機制,歐盟成為今天起在布魯塞爾召開的為期兩天G7峰會東道主,烏克蘭危機是中心議題。
北約防長會晤討論應對烏克蘭危機
北約試圖在咄咄逼人的俄羅斯面前保護好位於東歐的成員國,不過說到底北約還是希望能夠和俄羅斯變成關係良好的夥伴。
烏克蘭問題:美國嚴厲抨擊俄羅斯
圍繞如何看待和解決烏克蘭危機,聯合國安理會西方成員國同俄羅斯之間繼續嚴重對立
普丁「尊重烏克蘭民眾的選擇」
俄羅斯普丁把西方的制裁比作「迴旋鏢」,傷人傷己。
北約需要軍備升級嗎?
鑑於烏克蘭危機,北約秘書長要求軍備升級。然而很多歐洲國家不能或不願這樣做。
北約駁斥俄羅斯撤兵之說
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新的制裁。又有一些俄羅斯政府官員和相關企業被列入制裁名單。而俄羅斯國防部長有關俄羅斯已經從烏克蘭邊境撤兵的聲明,遭到北約的駁斥。北約表示沒有觀察到任何顯示撤兵跡象。
歐洲何時才能展現出團結?
德國之聲評論員Bernd Riegert認為,各國政府在烏克蘭危機中應該冷靜應對,歐洲民眾則應該拍案而起。
拜登訪問烏克蘭,只喊話不帶錢
大約一個月前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了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他的作用是安撫這些國家: 克裡米亞危機過後,這幾國的安全不會受到影響。美國和北約堅定地站在東歐盟友的背後。
全球軍費開支:下降中的增長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顯示,除了西方外,世界其他地區的軍費開支都在上漲。
褒貶不一的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
曾經被國民和國際社會寄予極大希望的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變得令西方難以揣測。雖然飽富爭議,但是卡爾扎伊任職12年來的成就不容低估。
無視俄羅斯反對 北約不排除繼續東擴
12個國家分別在5年、10年和15年前加入北約。烏克蘭/克裡米亞危機凸現的同俄羅斯之間的嚴重糾紛讓北約相信,東擴進程須繼續進行。
上一頁
第13 頁,共2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