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北京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京津冀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北京市行政管轄面積1.64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73萬。
跳轉至下一欄 即時新聞
即時新聞
2025年9月1日
2025年9月1日
中俄印領導人亮相上合峰會 北京彰顯地區核心地位
2025年9月1日
2025年9月1日
北京九三閱兵前夕 重慶大學城出現反共標語投影
2025年8月27日
2025年8月27日
川普希望中國參與核裁軍談判 北京拒絕
2025年8月26日
2025年8月26日
中國國航倫敦飛北京航班迫降西伯利亞
2025年8月25日
2025年8月25日
媒體:日本呼籲外國政要不出席北京抗戰紀念閱兵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深度報導
深度報導
德語媒體:團結一致 抗擊西方
德語媒體:團結一致 抗擊西方
德廣聯發表評論稱,聲勢浩大的北京閱兵式上,「普習金三人組」的並肩亮相最為引人注目,也標誌著一個反西方聯盟的出現。《日報》評論稱,此次極盡奢華的閱兵活動,既是中國民族主義的狂歡,也是北京爭奪全球領導地位的宣言。
媒體看中國
評論
國際媒體熱議北京「閱兵」
國際媒體熱議北京「閱兵」
九月三日,中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規模盛大的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尤其是習近平、普丁和金正恩的同框出席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
媒體看中國
評論
德語媒體:北京大閱兵 刻意挑戰西方價值觀
德語媒體:北京大閱兵 刻意挑戰西方價值觀
習近平在93閱兵式上說,中國人「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商報》分析其中深意。《南德意志報》評論:「這是一次與西方價值觀背道而馳的大國崛起」。《新蘇黎世報》文章認為, 「習近平的閱兵式向川普发出訊號:中國不再需要西方,但西方卻需要中國」。
媒體看中國
評論
金正恩「寶貴女兒」北京行引發繼承人猜測
金正恩「寶貴女兒」北京行引發繼承人猜測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攜女兒金主愛訪問北京,引發外界廣泛關注。這是金主愛首次在國際場合公開亮相,被視為北韓政權繼承佈局的重要一步。
客座評論:金正恩出席九三閱兵 北京與平壤的雙重算計
客座評論:金正恩出席九三閱兵 北京與平壤的雙重算計
在中國九三閱兵北京公佈的外國領導人名單裡,金正恩無疑是最受矚目的名字。時事評論員鄧聿文認為,北京邀請金正恩來觀禮,金正恩願意出席,背後均是算計。
鄧聿文
評論
德語媒體:對北京來說,西方已變得無足輕重
德語媒體:對北京來說,西方已變得無足輕重
對於天津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以及北京即將舉行的的抗戰勝利閱兵活動,《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稱,中國正在以「多極世界」的願景吸引眾多夥伴,而西方陣營的影響力卻在日漸衰落。《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川普的外交政策,正在促成中俄印的合作。
媒體看中國
評論
顯示更多
廣告
跳轉至下一欄 焦點話題
焦點話題
北京和川普:從禮遇有加到「奉陪到底」
川普上任時,中國派出了國家副主席韓正領銜的高規格代表團觀禮。然而,中美關係此後卻並沒有出現分析人士預測的改善,而是在貿易戰中針鋒相對。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稱,如今中國商務部、外交部的官員已經被要求取消休假,積極拉攏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美國。
向馬可波羅致敬:從威尼斯騎車到北京
騎行100天,從威尼斯到中國,沿絲綢之路前行!兩位勇敢的義大利人以此向700年傳奇的旅行家馬可波羅致敬。
中國11月經濟數據「喜憂參半」 專家:北京在為艱難時期做準備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月工業生產增速超出市場預期,但消費增速創三個月新低。德國專家在接受DW採訪時預測,最終今年的官方經濟增長率可能會落在一個接近但不到5%的水準,儘管官方統計的可信度已經越來越低。
川普上任後北京還有更多經濟刺激措施?
北京通過降准降息降低房貸利率,推動經濟,扶持房地產業,同時推出10兆化解地方債舉措,但對增長的效應有限。一位分析師表示,市場期待北京保留了一些財政措施,等待川普上任後使用。
中梵續約時限再至 北京有建交與否主動權?
2024夏秋之交,國際和海外中文媒體不乏對中共政壇的報導與分析——特別是圍繞年度北戴河會議和黨魁習近平的街談巷議更可謂是五花八。在眾多有關中國的新聞中,台灣在歐洲僅存的邦交國梵蒂岡正在低調但積極地推進與北京方面關係的消息,似乎並未引起注意。
解碼中國:北京如何將伊斯蘭教「中國化」
世界三大宗教沒有一個是起源自中國。統治者從很早起就開始將宗教信仰置於嚴格的控制之下。如今以無神論自居的中共政府依舊延續了這一傳統。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