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兩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九三閱兵秀軟硬實力 反法西斯敘事不被認可
中國本周三舉行的閱兵儀式以「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為官方敘事,但中俄伊朝領導人齊聚會場,引發西方對「專制同盟」形成並尋求建立替代性國際秩序的擔憂。
國際媒體熱議北京「閱兵」
媒體看中國
九月三日,中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規模盛大的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尤其是習近平、普丁和金正恩的同框出席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
普金會談:金正恩稱助俄是「兄弟義務」
金正恩與普丁3日在北京舉行「普金會」,談話超過2個小時。普丁讚許北韓派兵到俄羅斯協助作戰,並邀請金正恩再次訪俄;金正恩則表示願意「盡其所能」替俄羅斯做任何事。
中俄朝領袖同框九三閱兵 川普批「密謀反美」
北京9月3日舉辦中國近代規模最大的閱兵儀式,以紀念中國抗日戰爭結束80週年。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出席了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辦的活動。台灣總統賴清德則在臉書發文,強調台灣人「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
記憶的煙硝:80年後兩岸歷史教育如何談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之際,中國官方重申「抗日與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史觀,台灣則上演一場「終戰」與「抗戰勝利」的用詞之爭。這些爭議不只停留在政治攻防,也擴及歷史教育。DW採訪兩岸的高中生和歷史教育工作者,探討戰爭記憶如何被形塑。
納粹劫掠藝術品「現身」房產廣告 警方撲了個空
被納粹掠奪的一幅名畫在二戰結束後80年間無蹤可循,最近卻意外出現在阿根廷一宗房產廣告中,被「慧眼」識出。
川普想見的人都到了 普丁、金正恩出席九三閱兵
中國9月3日將舉辦「抗戰勝利80週年」活動,中國外交部28日公佈26國領導人將出席九三紀念活動,其中包含俄羅斯總統普丁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
媒體:日本呼籲外國政要不出席北京抗戰紀念閱兵
日本媒體稱,外交界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建議歐亞各國政要不要出席9月初中國舉行的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以避免為北京的歷史敘事背書。
客座評論:賴清德說「終戰」符合台灣人史觀
林冠瑜
賴清德以「終戰紀念日」稱呼8月15日引發爭議,有人認為中華民國總統應該堅持對日抗戰的歷史立場,也有人認為抗戰不符合當時台灣人所經歷的事實。DW中文客座評論員林冠瑜從台灣史的觀點出發解析,認為國民黨的「抗戰」一說還把台灣當作「亞細亞的孤兒」。
80年後的二戰反思:日本仍在與歷史糾葛
80年前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如今日本右翼團體持續推動歷史否認主義,淡化乃至否認犯下的戰爭罪行與暴行;中韓等國要求日本正視過去,以免重蹈覆轍。
二戰結束80周年 中日兩國紀念日卻不同?
二戰對日勝利紀念日(即「Victory over Japan Day」 簡稱「V-J Day」)在各國有不同的紀念日期。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日本與中國都將舉行重要活動紀念這一歷史事件,但時間和方式卻大不相同。
捷克通過新法:共產主義宣傳等同納粹
捷克共和國簽署刑法修正案,明確將宣傳共產主義與納粹主義等同視之。此舉引發外界關注,擁有數萬成員且在歐盟選舉中表現成功的捷克共產黨,未來是否將面臨被禁的命運?
《我的奮鬥》面世百年 極右思潮陰魂不散
1925年7月18日,阿道夫‧希特勒發表了他的意識形態宣言《我的奮鬥》。這本書被認為晦澀難懂,缺乏原創性。但它的意識形態遺產至今仍然危害甚廣。
9月3日天安門廣場將再次舉行閱兵
中國9月3日將舉行紀念抗戰及二戰結束80周年大會及盛大的閱兵式。習近平將發表講話。不到兩周前,美國總統川普在他79歲生日之際,在華盛頓舉行了美國幾十年來規模最大的閱兵式。
諾曼底登陸81周年:退伍老兵重返沙灘
本周五,退伍軍人齊聚法國諾曼底海灘,紀念諾曼底登陸(D日)81周年。這場在二戰中扭轉戰局的關鍵戰役,最終促成了納粹德國的垮台。美國駐歐非空軍副司令呼籲世人緬懷英雄,致敬倖存者,並以同樣的勇氣和決心,迎接當今的種種挑戰。
拆除二戰遺留炸彈 科隆疏散兩萬居民
周三,德國第四大城市科隆市中心的2萬名居民被疏散,因為發現了3枚二戰遺留的未爆炸彈,必須進行拆彈。這是戰後規模最大的拆彈疏散行動。
祖上曾是納粹 家醜也應外揚
二戰過去了80年,許多德國人依然不太瞭解家中的納粹黑歷史。德國攝影師Stefan Weger震驚地發現,自己的曾祖母也曾經有過不光彩的舉動。為此,他專門出版了一本影集。德國聯邦檔案館披露,如今每年仍有數萬人申請查閱和自己家庭有關的納粹史料。
秘密逃亡路線:納粹如何逃往阿根廷
阿根廷政府向西蒙‧維森塔爾中心提供了迄今未公開的文件資料。這是否會針對納粹戰犯如何逃往阿根廷提供新的線索?
川普:沒有我們 他們現在都在講德語
美國總統川普在卡達对士兵說,歐洲國家都在慶祝二戰勝利,美國卻沒這麼做,而美國是打贏那場戰爭的國家,其它國家只是幫了點忙。
長平漫遊:美麗的後花園
長平
丹尼爾和維多利亞來到他們未來的家,一眼就愛上了它那雜草叢生的花園……八十年前(1945年5月8日),歐洲二戰結束。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記錄了他在一個普通周日的閱讀和收聽經歷。
103歲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弗裡德蘭德逝世
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瑪格特‧弗裡德蘭德(Margot Friedländer)於5月9日逝世,享嵩壽103歲。
莫斯科如何將二戰勝利「工具化」
二戰中超過2500萬蘇聯人死亡。至今,戰勝納粹德國在俄羅斯仍作為家庭節日被紀念。但國家也利用這一天宣傳其意識形態。而在歷史上,這一天曾多年是「眼含淚水」的一天,是悲傷的日子,沒有任何閱兵式。
波羅的海國家關閉領空 斯洛伐克總理赴俄需新路線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想要周四前往莫斯科,出席俄羅斯的二戰勝利閱兵式。但立陶宛對他的飛機關閉了領空。菲佐表示,其它波羅的海國家也採取了類似限制。
長平觀察:戰敗日與解放日,打江山與坐江山
長平
八十年前的今天(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並獲得解放。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分析了中共的相關宣傳話術。
二戰結束80周年:美國遠離歐洲?
8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終結。美國此後提供安全保障,先是為西歐,之後也為東歐。但川普对這一保護提出疑問。
1945年5月8日:二戰後德國的零時刻
從1939年秋到1945年5月8日,六年的殺害、毀壞、驅逐與飢饉,終於在歐洲戰場上宣告終結。德國戰敗。此後,德國走過一條從分裂到統一的道路。
從廢墟到重建:二戰中德國被毀城市的今昔
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了六年,戰爭結束時,德國許多城市化為廢墟。比如,在科隆,95%的老城區被摧毀,科隆大教堂則奇跡般地幾乎完好無損。而在德勒斯登,著名的聖母教堂只剩一片廢墟。
納粹集中營殺人醫生門格勒如何逃過司法追究
奧斯維辛集中營的醫生門格勒戰後即受到盟軍通緝,然而卻數十年在阿根廷和巴西逍遙法外,直到去世。如今,德國媒體調查發現了一份流失已久的檔案,對於他如何逃脫司法追究提供了新的線索。
二戰結束80周年 納粹追責接近尾聲
99歲的納粹集中營前秘書受到審判、100歲的前看守受到指控:二戰結束80年後,對納粹罪犯以及幫兇的刑事追究已近尾聲。
習近平訪俄會晤普丁 台灣首度紀念歐戰結束
今年迎來二戰終戰80年,俄羅斯將舉行紅場閱兵慶祝「勝利日」。應邀出席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8日抵達莫斯科;同日,台灣政府首度舉行紀念歐戰結束的活動,總統賴清德的演說特別強調台歐應團結、反對威權集團侵略。
納粹投降 並不意味著亞洲的和平
對於亞洲國家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並非結束於納粹德國投降,而是在日本投降之時。而且,二戰結束並沒有給很多亞洲國家立刻帶來和平。有些國家很快又爆發了內戰,還有些國家則忙著抗擊捲土重來的西方殖民者、投入到了爭取獨立的反殖民運動之中。
二戰終戰80周年:1945年5月8日 戰後德國零時刻
從1939年秋到1945年5月8日,六年的殺害、毀壞、驅逐與飢饉,終於在歐洲戰場上宣告終結。德國戰敗。此後,德國走過一條從分裂到統一的道路。
習近平將出席莫斯科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慶典
在歐洲紀念戰勝法西斯、二戰結束80周年前夕,俄烏戰爭尚未實現停火,中國宣佈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俄羅斯舉行的紀念活動。
從納粹、東西德到兩德統一:女性生活如何
二戰後,德國經歷了獨一無二的進程:從分裂走向統一。這個國家的女性又是如何走過這一系列歷史的變遷?從納粹時期,到戰後從廢墟中重建的婦女,及至東西德不同的政治走向,女性的生活有哪些異同?
德國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 俄羅斯未獲邀請
德國聯邦議院將於5月8日舉行二戰結束80周年的紀念活動,屆時烏克蘭駐德大使將應邀出席,但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大使則不會受到邀請。
潘霍華:牧師、間諜與殉道者
潘霍華如今被視為德國最有代表性的神學家之一。他很早就對納粹的一些做法提出質疑,後來加入了反抗運動。在二戰結束前夕,他被納粹處死。
納粹集中營裡的 體育賽事
納粹德國的集中營裡也有體育活動。柏林體育博物館館長Veronika Springmann指出,納粹一方面利用體育來虐待集中營裡的囚徒,另一方面也借此來在囚徒之間塑造等級制度。不過,對於囚徒而言,體育活動也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美國防部長出席硫磺島陣亡者紀念儀式
美國國防部長黑格塞斯在日本硫磺島出席二戰陣亡者紀念儀式。他稱美日同盟「一直以來都是印太地區自由、繁榮、安全與和平的基石」。
提名貝爾博克為聯大主席後 批評聲四起
即將卸任的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將在聯合國擔任聯大主席,之前已經提名的女外交官只能讓位。德國政府的這種做法招致批評,而俄羅斯則尤其提到貝爾博克是納粹孫女的身份。
歷史陰雲籠罩慕安會 80多年前綏靖主義噩夢重現?
美國與俄羅斯就結束莫斯科在烏克蘭的戰爭展開談判在即,八十多年前歐洲國家對納粹德國採取綏靖政策帶來的慘痛教訓籠罩著慕尼黑安全會議。
80周年紀念:二戰結束前夕德勒斯登被炸成廢墟
80年前的1945年2月13日晚,英美盟軍開始轟炸德勒斯登,25000人葬身於火海。80年後的今天,這座薩克森州首府仍在尋找最適當的紀念方式。
80周年紀念:二戰結束前夕德勒斯登被炸成廢墟
80年前的1945年2月13日晚,英美盟軍開始轟炸德勒斯登,25000人葬身於火海。80年後的今天,這座薩克森州首府仍在尋找最適當的紀念方式。
俄駐華大使:習近平與普丁將於二戰勝利紀念日互訪
俄羅斯駐華大使莫爾古洛披露,習近平已接受邀請,將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 普丁也將出席9月3日在北京舉辦的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
奧斯維辛解放80周年 103歲大屠殺倖存者呼籲:「做一個人」
弗裡德蘭德已經103歲了。她的聲線已十分脆弱,然而,自90歲高齡以來,仍不斷堅持向人們、特別是年輕一代講述猶太人大屠殺的歷史。她提醒人們:「我們大家都是一樣的」,「做一個人」。德國最重要的晚間新聞節目以她開場。
德總理:打擊反猶主義 不管來自左派還是右翼
周一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80周年紀念日。回顧1945年的歷史,德國總理肖爾茨再次向德國民眾發出明確訊號:德國絕不容忍反猶主義。
連綿多年的柏林慰安婦紀念銅像之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佔領的東亞各國逾40萬女性被強征為性奴,成為了日軍的「慰安婦」。如今,全球許多地方都有慰安婦紀念雕像,但是日本政府卻在背後施壓,要求拆除雕像。德國柏林的一尊慰安婦銅像也在其中。
DW獨家:德國政府悄然停止資助以巴人權組織
持續一年有餘的加薩戰火,已經讓上萬巴勒斯坦人喪生,當地的大部分住房也遭損毀。與此同時,德國政界則反復強調,維護以色列的安全利益是德國的「國家理性」。在此背景下,德國政府悄然切斷了對當地若干家人權組織的資助。
事實核查:萬斯關於選項黨和納粹的說法是錯誤的
美國共和黨候任副總統萬斯稱,在德國過去最堅決抵抗納粹的地區,選擇黨取得最大成功。是這樣嗎?
德國提前大選,選項黨會從中受益嗎?
過去幾個月以來,反移民的選項黨一直在要求提前舉行聯邦大選。這一主張儘管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民意支持,但選項黨要想參與執政,至少目前看來可能性仍是微乎其微。
中國外長:2758號決議沒有灰色地帶 台外交部:中國應停止誤導國際視聽
中國外長王毅出席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既是歷史,也是現實」。他表示,聯合國2758號決議,「沒有灰色地帶,沒有模糊空間」。台灣外交部今日回應表示,只有台灣民選政府才能代表台灣,要求中國停止誤導國際視。
上一頁
第1 頁,共2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